學生科學教學實踐論文

時間:2022-11-30 10:29:48

導語:學生科學教學實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生科學教學實踐論文

科學教學離不開實踐?,F在的教育對象大多是獨生子女,往往生活經驗貧乏,而這種生活經驗又是學生情感體驗的基礎。因此,在科學教學中我們應注重學生的實踐體驗,多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問題情境,來填補學生經驗的貧乏,從而促進學生對科學知識與技能的掌握。下面筆者對科學教學中如何強化學生的實踐體驗進行詳細的分析。

一、課前引導學生進行實踐體驗活動

在正式上課之前,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了解,以便找出符合學生實際的實踐案例;其次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認知水平,分層安排實踐體驗活動任務,如綜合能力較強的學生進行實踐難度較大的體驗活動;最后對學生進行小組劃分,并將已經準備好的實踐體驗任務分配給每個小組,引導學生開展實踐體驗活動。例如,教學“植物”時,教師可先弄清學生對各種植物的了解程度,以便找出符合學生實際及能激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實踐案例,然后根據植物的花、葉、果實和種子的不同,結合教學目標確定學生的實踐體驗任務,如觀察植物生長處的土壤及植物的花、葉和果實的結構等,最后帶領學生到附近的公園實地考察,以為后續的科學教學奠定實踐基礎。課前實踐活動的這些指導及探索措施還可應用于“顯微鏡下的世界”和“植物的種子”的學習。

二、課中同步引導學生進行探索實踐活動

在科學教學中,教師要實現實踐活動與課堂教學的同步進行,讓學生有內容可研究,有知識可憑借。這樣的活動,學生有興趣,也不會感到困難。教師還要積極引進生活實踐案例,因為缺少生活實踐的科學課是乏味無趣的,也是紙上談兵的。對此,教師應盡可能地挖掘與課堂同步的探索實踐活動,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科學教學質量。例如,教學“綠色植物的繁殖”時,教師可就教學內容———扦插方法、植物繁殖時花的作用以及促進植物生長的途徑等,直接帶領學生到校園中的樹林處,觀察并實施教學中提到的方法,如“為樹澆水,以促進生長”等,以實現實踐活動與課堂教學的同步進行。又如,在教學“排除電路故障”時,教師可出示生活實例:兩個燈泡串聯在電路中,當開關閉合時,發現兩燈均不亮,電流表示數為零。要求學生根據已有知識判斷電路故障。學生都能判斷出電路為斷路,但電路哪兒斷路,怎樣排除這一故障,學生無從下手。對此,教師組織學生分組展開討論。經過討論,有小組提出電源接觸不良或是已損壞,應更換電源。有的小組提出電流表接觸不良或壞了,有的小組則認為某一導線斷了……學生的答案五花八門,究竟哪一個正確呢?又怎么一一解決呢?教師讓學生討論并動手實踐排除故障,學生的思維異?;钴S。

三、課外延伸引導學生進行綜合實踐活動

教師首先要鼓勵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進行實踐體驗。課外與課前及課中一樣,都是學生實踐體驗的好時段,所以教師不要用理論作業霸占學生課外實踐體驗的時間,而應是鼓勵并帶領學生積極參與實踐體驗活動。其次,給予學生更多的課外實踐體驗的時間和空間,課外實踐活動教師不能過多干預學生;最后,有針對性地設計一些課外小實驗,讓學生自己設計和操作,進而加強學生對科學知識的認識,最終提高科學教學的質量。例如,上完《水的凈化》一課后,可帶領學生到自來水廠進行參觀學習,這樣學生既可聯系生活實際鞏固所學科學知識,又能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如:在寫字時不小心將圓珠筆油粘到衣服上或點蠟燭時不小心將蠟油滴在衣服上,由于學生有過課后實踐的經歷,所以他們知道應用“同一溶質在不同的溶劑里的溶解性不同”這一科學知識解決問題,即用棉球蘸酒精或汽油可很快地將圓珠筆油和蠟油洗去。生活是豐富的、多側面的,只要我們注意在教學過程中將課內和課外的生活資源加以整合,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活動,學生就能通過對科學知識的搜集與整理,牢固掌握知識,提升綜合能力和學科素養。正如專家所說的那樣:“給孩子們一些權利,讓他們自己去選擇;給孩子們一些機會,讓他們去體驗;給孩子們一些困難,讓他們自己去解決;給孩子們一個問題,讓他們自己去找答案;給孩子們一些空間,讓他們自己向前走?!敝挥羞@樣,才能使學生在寬松、有序的實踐體驗中得到能力提升與發展。

作者:錢蘭俊 單位:浙江義烏佛堂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