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下作文教學措施
時間:2022-01-12 08:58:18
導語:人文教育下作文教學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新課程教育的推進,人文教育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在新課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育的人文化被教育界人士廣泛關注,作文是語文教育中較為重要的一個部分,在教學過程中也需要實施人文化的措施。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重視作文教學的人文化,對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語言組織能力與寫作水平都有很大的益處。
【關鍵詞】人文教育;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措施
對于小學教育來說,小學語文教育中的作文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內容,教學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對語文的興趣以及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水平。對于小學語文教師而言,如果想將人文化融入課程教學之中,需要的不只是對學生有足夠的人文關懷,還要將語文作文教學中的人文思想傳授給學生。因此,在人文化的教學視角之下,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做更多嘗試,完善自身的教育手段,理解人文精神,使學生在進行作文學習時體會人文精神,提高學生作文寫作能力。
一、在情感寫作之中融入人文精神
對于小學作文而言,其優秀的判定標準有兩個,一是要內容真實、生活化,二是要有學生自己的情感體驗,若一篇文章能滿足以上兩點,那么這篇文章就可以說的上是小學模范作文了。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要鼓勵學生在作文中寫出自己的感受,使學生的作文更具真情實感,同時,教師要教學學生進行作文寫作時寫出自己的真實事跡,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以保證在作文中學生能融入自己的情感。小學生思想單純簡單,比較容易引導出學生的真實感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小學生的特點,引導學生以生活中的片段為主題,創作出具有真情實感的作文。例如,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可以布置一篇主題為“我愛我的班級”的作文,讓學生感受到融入班集體的重要意義。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班級將會陪伴其在學校的大部分時間,學生認識到班級的意義十分重要。因此,教師要讓學生體會到同學與同學之間、同學與教師之間的感情,有效地幫助學生融入班集體。學生在作文中表達與同學相處時的快樂、對教師的感激以及集體相處的感受,體現出學生的真實情感,具有較高的人文意義,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更能體會班級中的情誼,同時也可以表達出對教師的情感,增加班級凝聚力,感受到人文主義精神。
二、在多媒體教學中融入人文精神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在教學過程中起到越來越大的作用。對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而言,積極進行多媒體教學實踐是一種提高教學效率、拓寬學生寫作思路的有效策略。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多媒體教學可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多媒體教學還可以拓寬學生的寫作思路,使學生能夠更加高效地進行作文寫作。此外,多媒體教學的多樣性也可以拓寬學生視野,多媒體教學具有多種模板,給小學生提供更多更具體的作文素材,能夠有效鍛煉小學生的思維以及想象能力。多媒體教學展示給小學生更加真實具體的作文情境,方便了學生的寫作。例如,教師在布置一些景象類題材的作文時,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相關景象的圖片以及視頻,再現場景,使學生對要寫的作文主題有一個集中的觀察。如教師在布置“四季”題材的作文時,就需要積極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向學生展示四季的不同與特點。小學生對于一年四季的特點與差異有一定的理解但還不夠清晰,通過觀看視頻的方式,學生可以進一步了解四季。同時,教師還可以對不同地區乃至不同國家的四季進行展示,拓寬學生視野,同時也讓學生的寫作思路更加寬闊。
三、在日常寫作中融入人文精神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一個重要要求就是作文寫作要聯系實際,而小學生的生活還是比較平淡的,如果學生覺得生活實際中沒有教師要求的題材,就會開始編造故事,甚至開始抄襲作文書上的事跡,這樣無法使學生在進行作文創作時融入自身情感,自然也不能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的培養。因此,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實際生活,幫助學生養成熱愛生活、關注生活的習慣,使學生能主動去發現生活中的事跡,感受生活中的情感,體會人文精神。同時,教師在進行教學傳授之后也可以留給學生分析討論的時間,讓學生能夠得到更多的寫作靈感。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在課余時間帶領學生去看望老人、參觀烈士陵園以及參與義務勞動,豐富學生生活經歷,使學生在作文寫作中更容易找到素材。在帶領學生進行活動之后,教師鼓勵他們進行討論,使他們認識到這次活動的意義,并將其寫成作文,學生有了這些經歷,可以提升人文素質,同時增加人文關懷。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的作文教學中,應將人文教育這種情感教學手段充分地融入其中,這不僅可以使學生寫作更具備真情實感,還能增強學生作文的真實性,使學生較好地感受到人文精神。對于一名優秀的小學語文教師而言,在傳授教科書上的知識之外,還要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將人文教育與語文教學相結合,讓學生體驗到人文精神的意義,使學生在進行語文學習的同時能夠促進身心發展。
作者:徐尉僑 單位:江蘇省鹽城市濱海縣第二實驗小學
- 上一篇:高職英語人文教育論文
- 下一篇:高中政治教師人文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