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語文審美教育論文
時間:2022-07-07 10:05:51
導語:高職語文審美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教師進行積極引導,對美學知識進行傳授和熏陶
為使高職學生能夠順利實現審美能力培養,有效接受審美教育,離不開教師的積極引導,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美學知識的傳授。在傳授美學知識過程中要注意,該目的是為了學生在美學思想影響下更好進行審美能力的培養,因此要從兩個方面加強注意:①高職語文教學中美學知識教育不是專業教育,該美育知識教學是輔助功能,因此美學知識傳授要以語文教材為基本依據,實現審美意識影響。②要以馬克思主義審美觀為根本,即美是客觀存在的,且美是人本質力量的感性顯現。人們在勞動中或社會活動中體現出的情感、力量等都是人的一種感性顯現,因此說美是具體的形象。在美學意識教學中,教師主要起到的作用是引導,而深入的美學意識還要學生自己進行挖掘。例如,在學習《阿房宮賦》時,雖然是文言文,但是其內在包含的美卻是不可忽視的。前部分表現阿房宮的雄偉壯觀、宏大寬廣,都是阿房宮的獨特美,使學生在腦海中形成壯美圖像,無論阿房宮最后怎樣的敗落,可它昔日的美是不可抹滅的。
二、充分利用教材資源,深入挖掘課文中美的因素
語文教材是一本包含諸多審美資源的教學寶庫。從教材所包含的課文題材和內容來分析,能夠體現出社會生活的多姿多彩,從多種形式的文學類型來分析,也體現出各種美的特征,無論是詩歌美,還是散文美。例如,郁達夫的《故都的秋》、蘇軾的《石鐘山記》、余秋雨的《白發蘇州》等等。不同類型的課文題材所體現出的美是不同的,在不同的美感中能夠激發學生不同美的感受,與作者達成共鳴的同時促進自身情感的激發,進而促進美學意識的培養以及審美能力的提高。要對高職語文教材中包含的審美資源充分挖掘和利用,通過這些美學資源進行教學和引導,促進學生對美學意識的培養,對美的形態的全面認識。在審美培養過程中能夠激發學生內在美的情感,促進學生情感抒發,提高語文綜合素養。
三、注重學生的審美體驗,促進學生情感的抒發和培養
高職語文教學實踐中發現學生在生活中對不同問題所產生的關注點不同,即關注的側重點不同,因此其審美視角和審美能力都是存在差異性的。在相同的教學環境中以及相同的教學引導下,學生的審美體驗不同,因此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審美體驗,以促進學生的情感抒發和培養。①教師要善于營造一個民主、平等、和諧、寬松的課堂環境,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獨有創見,讓學生有各抒己見、發表言論的安全感,實現學生審美個性的發展。②對學生在閱讀活動中所表現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教師要作出正確的辨析與評判。對切合實際的見解,教師在肯定其成績的基礎上,要引導其審美思維向縱深方向發展;對情感不健全、態度不端正的錯位見解,教師要適時地引導其對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倫理價值關系作出正確的選擇,以及時地認識自己,糾正自己。在充分尊重學生的基礎上能夠促進學生態度的修正以及價值觀的正確樹立,最后實現學生人格的升華。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職語文教學中,加強語文審美教育至關重要,能夠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促進審美能力的培養,對學生完善的人格培養和健全的人生觀培養都有著積極作用。在高職語文教學中,應用審美教育要注重學生的差異性以及教學的目的性,在符合高職學生培養目標的前提下實現審美教育有效實踐。
作者:許海紅 單位:江蘇省連云港工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 上一篇:大學生通識教育理念培養模式分析
- 下一篇:漢語言文學審美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