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言文學審美教育論文
時間:2022-07-07 10:08:11
導語:漢語言文學審美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站在一個擁有悠久歷史卻又緊跟時代腳步的專業(yè)角度來看,漢語言文學具有比較強的審美教育能力,它能夠通過專業(yè)的知識來反饋社會,同時也能夠展現(xiàn)自我價值,塑造學生的人格魅力,促進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源遠流長。但是在當前的漢語言文學教學活動當中,普遍存在著學生對漢語言文學的情感理解較差等問題。很多學生無法明確選擇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學習的價值,只是為了學習甚至考試而學習,卻忽視了漢語言文學的真正價值,使得漢語言文學課程很難在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內容,從而導致學生對漢語言文學的價值認知程度不足。
二、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審美教育的有效開展
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審美教育的有效開展,可以通過注重漢語言文學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漢語言文學教學中的審美因素,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等方式來開展教學活動。
(一)注重漢語言文學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漢語言文學教學活動中滲透審美教育,首先要對漢語言文學教學的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正如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所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漢語言文學教學活動當中,教師可以通過結合學生的實際性格特點及認知能力,進行適當?shù)慕虒W創(chuàng)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jié)h語言文學教學產生“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漢語言文學教學活動當中,可以通過將案例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等教學方式融入漢語言文學教學活動當中。
(二)挖掘漢語言文學教學中的審美因素,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
漢語文字本身便是一種美,是眾多文學作家智慧的結晶。在漢語言文學教學活動當中,教師不能僅僅的“照本宣讀”,要注意挖掘漢語言文學教學中的具體的內容和字眼,組織學生體會其中的內涵和延伸意義,觀察作品中所使用的文學表現(xiàn)形式以及文學作品內在的結構、所滲透的情感態(tài)度等等。比如在李白的千古佳作《行路難》當中“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边@句話當中,借助云帆、長風以及滄海等詞匯描述出了李白美好的愿景,云中忽隱忽現(xiàn)的云帆正在他眼中希望的影子。他相信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仍將會有一天要像南朝宋時宗愨所說的那樣,乘長風破萬里浪,掛上云帆,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教師要注意挖掘教學內容中的細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
(三)將漢語言文學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
漢語言文學作品是作者對內心思想感情的物化和外化。所以在漢語言文學教學活動當中,教師可以通過借助一定的事物或者情境,使學生能夠對漢語言文學產生深刻的理解,并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提升學生審美能力和觀察能力,真正達到審美教育的目的。例如在漢語言文學教學活動當中,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對課文中所寫的內容、所塑造的場景進行聯(lián)想,使學生能夠身臨其境,站在作者的角度進行遐想。
三、結束語
漢語言文學具有比較強的審美教育能力,在漢語言文學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能夠使學生充分展現(xiàn)自我價值,塑造學生的人格魅力,培養(yǎng)學生的正確價值觀和人生觀,促進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源遠流長。但是當前漢語言文學教學中,主要存在著教學方式較為單一、學生對漢語言文學情感理解較差等方面的問題。學校需要在明確這些問題的基礎上,通過注重漢語言文學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漢語言文學教學中的審美因素,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等方式靈活開展審美教育活動,將學生視為教學的主體,使學生充分感受漢語言文學的人文魅力,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具備良好的思想文化素質和審美情趣能力。
作者:陳琳 單位:黔東南民族職業(yè)技術學院
- 上一篇:高職語文審美教育論文
- 下一篇:小學語文審美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