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健康教育實踐教學探索
時間:2022-09-07 10:37:01
導語:社區健康教育實踐教學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探索CBL結合PBL模式在社區健康教育實踐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踐的臨床醫學生140人,按實習時間分為兩組。對照組應用傳統教學方法;試驗組應用CBL與PBL結合模式進行健康教育教學。比較兩組教學效果。結果:試驗組教學后提高語言表達及交流能力、提高團隊協作能力、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提高對全科醫療的興趣、對健康教育技能的掌握等方面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學生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理論和技能考試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CBL結合PBL教學模式在臨床醫學生健康教育實踐教學中應用,有利于提高學生滿意度,提高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健康教育理論和實踐技能。
關鍵詞:CBL教學法;PBL教學法;健康教育;社區實踐教學
健康教育是社區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將學校所學健康教育理論轉化為實踐技能,并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患者和居民開展健康教育活動,是對每個醫學生的挑戰。CBL教學模式即案例教學法,其特點是結合典型案例,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和討論的教學方法;PBL教學模式是基于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師起引導作用的教學方法。兩種教學方法如單獨使用各有優勢和局限性[1-2],近幾年研究報道在臨床實踐教學中聯合使用兩種教學方法,可取得較好效果[3-4]。本中心自2018年1月將兩種教學模式相結合應用在臨床醫學生的社區健康教育實踐教學中,亦取得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踐臨床醫學生140人,2018年學生69人作為試驗組;2017年學生71人作為對照組。試驗組男27人,女42人;年齡22~23歲,平均(22.13±0.62)歲。對照組男26人,女45人;年齡21~23歲,平均(22.70±0.76)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方法:根據健康教育教學大綱制定教學計劃,2017年和2018年學生均分為12個小組,每組指定帶教老師。兩個年度教學師資和課時數相同。⑴2017年采用傳統教學方法:學生觀摩老師進行個體化和群體健康教育,老師講授相關知識,回答學生的問題。⑵2018年采用CBL與PBL結合模式教學:①教師準備:兩年度教學師資均為從事健康教育工作5年以上全科醫生和健康管理護士。全科教研室于2018年1月對師資進行CBL與PBL結合教學培訓,達到每名師資均熟練掌握此教學模式。個體化健康教育在實施前1周,教師將教學程序、方法、案例、健康問題等發給學生。群體健康教育實施前1周,教師將開展健康教育講座的組織管理方法及程序對學生進行詳細講解,指導學生選擇合適的題目并做好相應準備。此外,不論是個體化健康教育還是群體健康教育講座前,教師均要與參與居民和患者提前聯系交流,取得有效合作。②學生準備:兩個年度學生均隨機分組,每組5~6人,2017年學生按組觀摩及聽講,無須特殊準備。2018年學生分組后每組選出1名組長,學生根據老師提前下發的案例及健康問題收集資料,再通過小組討論制定個體健康教育計劃及實施方案,由組長做好準備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指導;群體健康教育前1周,各小組成員收集資料后進行小組討論,確定本小組健康教育講座題目、內容,制作講課PPT,由組長進行現場健康教育講座。③現場實踐:試驗組在開展個體健康教育時,各小組長對患者進行現場指導,帶教老師必要時進行引導。實施完畢,由教師、患者分別打分,患者離開后帶教老師進行總結評價,針對存在問題進行詳細講解;群體健康教育講座開展時,各組長依次進行現場講課,帶教老師和居民代表擔任評委,為各組進行打分,由帶教老師就講解內容的科學性及實用性、講者的技巧及交流能力、PPT的制作等方面進行現場點評。評價方法:①學生評價:根據社區健康教育教學大綱要求,自設調查問卷對學生進行測評,共發放問卷140份,回收有效問卷140份,有效回收率為100%。②理論和技能考核:學生出科時進行理論考試,試卷源自題庫抽題進行組卷,滿分100分,客觀題和主觀性試題各占50%;技能考核滿分100分,個體化健康教育和群體健康教育各占50%。優秀為80~100分,合格為60~79分,<60分為不合格。統計學處理:數據應用SPSS19.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學生社區實踐學習效果比較:兩組實踐前對社區健康教育了解和實踐學習期待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實踐后提高語言表達及交流能力、提高團隊協作能力、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提高對全科醫療的興趣、對健康教育技能的掌握等方面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兩組學生社區教學滿意度比較:試驗組感覺非常滿意及感覺學習目達到的比例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兩組學生理論和技能考試成績比較:兩組學生社區實踐結束后,試驗組理論(χ2=4.396,P=0.036)和技能(χ2=14.271,P<0.01)考試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討論
健康教育實踐教學是全科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學生書本上所學理論知識必須服務于臨床實踐。醫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對健康教育認識粗淺,注意力多放在醫療方面,意識不到健康教育對全科醫療、對醫患關系及自身崗位技能提高的重要性[4]。因此,如何提高醫學生健康教育實踐能力成為臨床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CBL結合PBL教學的試驗組理論知識及技能操作成績明顯高于傳統教學方法;而且學生對課堂活躍度、學習興趣及知識理解能力等方面的評分均明顯高于傳統教學。同時,聯合教學模式的試驗組學生對帶教的滿意率也明顯高于傳統教學法。綜上所述,CBL與PBL聯合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健康教育理論和實踐技能及綜合實踐能力。但該聯合教學模式在社區教學中的廣泛應用,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全科臨床健康教育教學模式的規范化、系統化,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等,這些均需要在教學實踐中進一步探索完善。
參考文獻
[1]劉亮,付農榮,周菊芳,等.CBL結合PBL教學法在臨床教學的應用和體會[J].世界臨床醫學,2017,11(21):209.
[2]劉志江,束波,范芳.CBL+PBL在心內科教學查房中的應用[J].繼續醫學教育,2018,32(4):47-49.
[3]溫秀芹,王凌云,韓琤琤.CBL聯合PBL模式在社區護理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醫學教育管理,2016,2(6):746-750.
[4]金秀紅,柳艷麗.“3+2”助理全科醫師全科教學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J].繼續醫學教育,2017,31(2):1-2.
作者:張鳴 溫秀芹(通信作者) 劉菊紅 韓琤琤 何志宏 單位:北京德勝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教研室
- 上一篇:社區教育與職業教育協同發展探析
- 下一篇:國有公司薪酬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精品范文
10社區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