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子商務背景下商務英語人才培養
時間:2022-11-19 02:50:44
導語:跨境電子商務背景下商務英語人才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智能移動技術在世界范圍內的推廣,跨境電子商務已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之一。跨境電子商務實現了與市場的無縫對接,對我國的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提出了新要求。目前我國在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上存在諸多弊端,已成為電子商務發展的阻力。預計未來五年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人才缺口將不斷增大,這為商務英語專業提供了很好的人才吸納機遇。商務英語專業應創新培養思路,發揮語言優勢,為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注入新活力。
關鍵詞:跨境電子商務;商務英語;人才培養
一、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概覽
隨著互聯網、電子支付等智能移動技術在世界范圍內的推廣,國際市場的貿易競爭日益加劇,跨境電子商務獲得了長足的發展。跨境電子商務主要是指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貿易主體借助于智能移動及其他信息平臺達成交易。市場研究公司尼爾森(Nielsen)的報告顯示,2013年全球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達1050億美元,五年內有望增長至3070億美元。與傳統貿易不同的是,跨境電子商務是利用互聯網進行的全球性貿易往來,具有交易虛擬化的特點。它直接面對國際消費者,進行全天候、不間斷的貿易營銷,形成制造商和消費者的共贏局面。最近的商務部數據顯示,在阿里巴巴、京東、亞馬遜等貿易平臺上開展跨境電子商務的主體中,中小企業和個體商戶已超過20萬家。呈現兩大趨勢,一是個體商戶居多,占八成左右;二是江浙和廣東的中小企業居多,獨攬半壁江山。毋庸置疑,全球新型供應鏈的發展為跨境商務的騰飛奠定了基礎。
“就目前而言,中國跨境電商運營模式可分為傳統跨境大宗交易平臺(大宗B2B)模式、綜合門戶類跨境小額批發零售平臺(小宗B2B或C2C)模式、垂直類跨境小額批發零售平臺(獨立B2C)模式和專業第三方服務平臺(代運營)模式四種”(謝曉瓊,2015)。本文主要探討跨境電子商務的B2C和C2C的微貿易模式,亦有學者稱之為“訂單碎片化”貿易。上述兩種模式的優勢在于適銷對路,大大減少了中間環節,從而實現產品和市場的無縫對接。作為新興產業,跨境電子商務日益受到國內外企業和個體商務的青睞,在此背景下,如何培養適應跨境電子商務市場需求的商務英語人才愈發重要和緊迫。
二、跨境電子商務的人才需求分析
跨境電子商務對人才需求呈現四大特性:(1)通曉電子商務專業知識,能夠獨立進行電子商務的運營和管理,熟練掌握國際物流、網絡營銷、跨境支付等相關技能。(2)具備全面的國際營銷能力,能夠通過個性化的廣告和互聯網大數據,分析并整理消費者的需求數據,全方位地提升售前和售后服務。(3)熟練掌握國際物流操作技能,能夠在復雜的國際環境中靈活應對,優化采購、訂單和物流管理,了解各類制單過程、訂單報價和物流方式,提升客戶體驗度。(4)具有嫻熟的外語溝通能力。跨境電子商務需要的是國際性商務人才,除了必備的電商專業知識外,跨境電商人員應具備扎實的語言功底和高效溝通的能力,能夠熟練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外文網站的開拓、平臺產品的英語描述、商務英語談判和商務英語營銷等,并熟知消費者所在地的文化、法律、風俗。
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潛力無限,目前我國不少應用型高校也看到了這一機遇,加快了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步伐。從近幾年的發展來看,我國在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上出現諸多弊端,已成為制約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和阻力。主要表現在:電子支付的安全隱患、物流配送的滯后效應、跨境貿易的信用問題、跨境爭端解決的諸多不規范處等。上述問題其實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社會對跨境商務人才需求的新動向。長期以來,我們在傳統跨境人才的培養上側重提升他們的國際貿易基本理論和技能,注重講授國際貿易政策和法規。當然,上述能力的培養在今天看來依然十分必要,但是面對跨境電子商務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我們要在人才培養上著力解決好跨境電子商務在支付、物流等環節出現的諸如安全性、適時性和信用等問題,培養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應該能夠敏銳捕捉市場發展的新動向,具備獨立分析和解決國際貿易爭端的綜合能力。
三、跨境電子商務人員的能力需求分析
從《中國跨境電商人才研究報告》中可以看出,我國現有企業在跨境電商人才招聘時具有如下傾向:大多數企業傾向于選擇外語能力較強的商務英語專業或國際貿易專業的畢業生(約占聘用人數的70%以上);對畢業生的學歷層次沒有太高要求,本科學生(約占聘用人數的89%)較受用人單位的歡迎,碩、博學歷僅占受聘人數的11%。在跨境電子商務環境下,產品的英文描述能力位于能力需求的頂端,這主要包括英語聽說能力(78%)和翻譯產品資料的能力(45%)。英文書面溝通能力次之,這主要包括處理外貿函電,進行詢盤、報盤和還盤(40%)。傳統跨境電子商務的招聘較側重于電子商務專業,但從近幾年跨境電商的發展來看,隨著跨境業務流程的不斷變化,商務英語專業的核心能力作用日益突顯,越來越多的企業將視野聚焦于商務英語專業,這一人才招聘的新態勢為商務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新要求。
縱觀我國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其語言結構和商務技能還遠遠不能滿足跨境市場的新要求。對于上海以及江浙地區的應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其英語專業的設置多為“英語+商務方向”,其目標定位主要是與特定的商貿崗位相匹配,其人才培養的共同點是致力于培養具有扎實的語言技能和商貿理論知識、能夠進行有效的外貿操作和涉外溝通的人才。這類人才可以在現實的外貿活動中從事談判、文秘、翻譯等工作,但從跨境電子商務的視角出發,這類人才尚未具備全面的電子商務知識和網絡運營技能,無法勝任互聯網上的方案預設、單證繕制、貿易結算、市場開拓、跨境管理等工作。
四、商務英語人才與跨境電子商務的融合與對接
跨境電子商務涉及國際間的貿易往來,跨國界、跨地域的交流必不可少。在跨境電子商務的人才培養上,應注重把握區域經濟的特點,選擇適合當地經濟和市場發展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
(一)調整專業結構,推行模塊化體系
以上海市為例,應充分發揮上海市經貿發展的優勢,大膽改革。目前,一些上海市應用型高校取消了英語專業,取而代之以商務英語專業,在商務英語專業下增設跨境電子商務方向,并確立相應的培養目標、修訂教學大綱、調整課程體系、創新教學模式、優化課程評價體系。具體說,跨境電子商務的人才培養可以從以下四大模塊入手:模塊一是外語語言能力。在課程設置上,繼續強化學生的語言技能,尤其是商務聽說能力,削減語法學和文學等課程。模塊二是商務知識和實踐能力。在強化經濟理論學基礎知識的同時,采取拿來主義,將電子商務課程中的骨干課程融入到教學體系中,讓學生能夠多接觸管理學、營銷學、商品學、國際貿易等課程知識。模塊三是電商平臺的操作能力。跨境電商所涉及的通關、物流、支付、結匯、退稅等環節,均需網絡和軟件技術的強大支撐。此外,數據庫的建立、店鋪運營、廣告展示等均離不開熟練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因此,只有具備扎實的電商平臺操作技能才能確保跨境貿易的順利開展。模塊四是學生的國際視野。在跨境電商的人才培養上,我們應多與歐美等高校展開合作,某些商務類課程可以考慮由歐美方教師承擔,在發揮其語言優勢的同時,拓展學生跨境商務的新視野,達成共同培養的目標。
(二)推行“訂單制”,建立校企合作的孵化模式
跨境電子商務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操作性,在人才培養上我們應更新理念,積極尋求與企業的對接。方法一是走出去。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成為各類電商企業的頂崗員工,以接觸到跨境電商的真實場景,掌握電商網店的運營和管理知識。此外,小組成員在討論和合作中可以不斷優化其電子商務的操作技能。對商務英語專業而言,可以通過一系列的大學生創新項目,加強與阿里巴巴、亞馬遜、京東等大型電商之間的合作,并參與到它們的網上項目中,進行短期的上崗操作,通過過程化和多維度的評價機制對其成果進行考核和評估。方法二是請進來。拓寬校企合作的渠道,引進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的專業人士和業務骨干,讓他們傳道授業解惑,培訓師資,一對一或一對多,使得一線教師能夠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深入了解跨境電商平臺的實際操作技能,從而能夠系統地、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
相較“985”、“211”高校,上海市應用型本科院校在跨境電子商務的人才培養中,其目標設定還應遵循多元化、特色化的發展思路。在我國高等教育日益普及的現實背景下,我們倡導的復合型人才應該是在一定范圍之內的,鼓勵的理想型通才也應該是在一定限度之內的。就商務英語人才培養而言,應適應跨境商務發展的新態勢,結合各高校的優勢學科,形成各自的跨境電子商務的專業特色。只有這樣,才能延續“文脈”,擴張“枝葉”,更好服務于市場,并促成學校的進一步發展。伴隨著傳統的國際貿易方式的轉型和升級,“買全球,賣全球”的跨境電子商務時代已經到來,預計未來五年里我國的跨境電商人才缺口將不斷增大,這為商務英語專業提供了很好的人才吸納機遇。對于商務英語而言,應發揮語言優勢,創新培養模式,為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注入新活力,輸入更多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鄂立彬,黃永穩.國際貿易新方式:跨境電子商務的最新研究[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14,(2):22-31.
[2]王穎.跨境電子商務從業人員英語應用情況調查分析[J].現代商貿,2015,(19):42-43.
[3]謝曉瓊.適應跨境電子商務的商務英語人才需求分析[J].遼寧高職學報,2015,(9):44-47.
作者:周進 單位:上海商學院
- 上一篇:工業遺產景觀文創產品設計方法
- 下一篇:產品設計工坊式教學意義探析
精品范文
10跨境電商網絡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