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英語學生職業能力探討
時間:2022-04-22 03:04:53
導語:商務英語學生職業能力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引言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要求職業教育要以就業為導向,職業能力的培養為核心,著力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職業能力。不斷滿足經濟社會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商務英語專業具有跨學科、通用型、就業面廣、應用性強、綜合性高等特點。社會和企業對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的需求是培養學生的根基。通過對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就業和企業需求的調查和總結分析,得知商務英語專業學生主要就職于外貿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外商駐華辦事處、船運公司、報關公司等中小型涉外企業單位,崗位群主要有三大類:1.從事商務接待基礎型崗位(涉外文秘/涉外行政助理/國際電話客服/涉外酒店服務人員)。2.國際業務操作崗位(外貿業務員/跨境電商員/跟單員/國際船務)。3.商務涉外營銷與管理工作崗位。企業對于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能力需求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1.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具有扎實良好的英語聽、說、讀、寫、譯等能力,并能根據崗位的需要靈活運用。2.商務業務技能,能夠在千變萬化的商務環境和情境中熟練運用各種商務專業知識(經濟、金融、外貿、管理、營銷、船運、文秘、電子商務、談判、公共關系、翻譯等)和技能解決現實問題。3.個人可持續發展能力(自我學習和管理的能力、跨文化意識和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環境適應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表達能力、抗壓能力、信息處理能力、統籌決策能力、靈活應變能力、開拓創新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辦公設備使用能力等)。
職業能力是一個在社會歷史發展的進程中處于動態發展的概念,它不是指具體的某個崗位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而是多種能力和品質特征的綜合體現,是個人適應職業生涯變數所需要的遷移能力。職業能力是人們關于職業工作的顯能、潛能以及精神狀態等力量的集合系統[1]。因此職業能力也常被稱為跨崗位、跨職業的能力,即能夠在千變萬化的環境中重新獲得職業知識和技能的能力。職業能力的一個重要內涵就是要求職業人具備應變性并善于運用創造性的方法,不僅能解決限定性的常規問題,而且能夠在未知的領域中發現并解決問題。職業是一種典型的德國式社會組織方式[2]。早在上世紀70年代,德國學者梅滕斯提出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并逐步發展成為職業能力,因此德國的職業能力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德國的職業能力結構可從縱橫兩個維度進行劃分:在縱向的性質結構層面上,職業能力分為基本職業能力和綜合職業能力。橫向的內容結構層面則包括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本文的討論主要是基于橫向的內容結構層面。專業能力是指在專門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有目的、符合專業要求的、按照一定方法獨立完成任務、解決問題和評價結果的熱情和能力。專業能力是和具體職業直接相關的能力,具有職業特殊性[3]。其是職業人勝任崗位職業工作,賴以生存的基本核心能力;是職業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基本條件。方法能力是指個人對在家庭、職業和社會生活中所遇到的發展機遇、要求和限制所做出的解釋、思考和評價并開發自己的智力、設計發展前景和方向的能力以及愿望。它特別指獨立學習、獲取新知識的能力[3]。如思維分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判斷決策能力、信息獲取能力、自我學習能力、開拓創新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制訂計劃能力等一系列能力,強調邏輯性和創新性。其是職業人個人發展能力的基本;是職業人不斷地在職業活動中提升自我的重要手段。社會能力是指從事職業的過程中處理社會關系的行為能力[3]。如人際交流能力、公共關系處理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團隊協調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群體意識和社會責任心等。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是獨立于具體職業崗位之外的、跨職業、可遷移、具有普遍適應性的能力,可使職業者適應不斷變化的崗位需求和職業變換,在日益復雜和不可預測的社會發展中獲取生存和就業機會。
三、案例教學提高職業能力
根據行業和企業對于商務英語人才能力需求的綜合化趨勢,職業崗位定向能力要求的復雜多元化,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運用案例教學可以有效地提高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一)案例教學提高專業能力。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在將來職業崗位上所表現出來的專業能力主要是根據商務英語專業三大崗位群的崗位需求和情況綜合運用英語的聽、說、讀、寫、譯等技能順利地完成崗位任務和履行職責,即英語綜合能力+x(指的是商務業務技能)。如第一類的從事商務接待基礎型崗位主要是英語綜合能力+文秘業務能力、管理業務能力、營銷業務能力、談判業務能力、公共關系能力和翻譯能力。第二類的國際業務操作崗位主要是英語綜合能力+金融業務能力、經濟業務能力、外貿業務能力、銷售業務能力、報關業務能力、船運業務能力、電子商務業務能力和談判業務能力。第三類的商務涉外營銷與管理的崗位主要是英語綜合能力+營銷業務能力和管理業務能力。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通過英語這個媒介去學習各種專業知識和技能有兩個層面的學習難度。一個層面是運用英語去闡釋和理解專業知識的概念和定義的過程。另一層面是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運用過程。單純的理論學習和傳統的“一言堂”課堂會放大學生學習的難度,使學習變得枯燥和無趣,甚至會讓學生逐漸喪失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案例教學是一種開放式、啟發式的教學,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以案例作為討論的起點和中心,教師組織和引導學生對案例進行閱讀、調查、思考、分析、探究和交流以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案例教學具有真實性、綜合性、趣味性、開放性和動態性的特征。由于案例具有真實性,真實地再現現實商務環境中會出現的商務場景和問題,包含了層層問題和錯綜復雜的意義事件,記錄了商業活動參與者面臨的眾多商業問題,具有遷移性。因此案例教學能夠極大地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以當事人的角色融入到案例中,使得學生更加投入到英語綜合能力+x的專業能力學習和訓練當中。由于案例教學具有綜合性,即案例解決方案的獲取需要學生綜合地運用多種知識和技能,能夠使學生意識到單一的知識和技能并不能很好地解決案例問題,引導學生積極學習各種專業知識和技能并積極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由于案例教學具有趣味性,能夠讓枯燥的理論學習變得立體化,幫助學生更好地克服學習的困難,更加主動地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案例教學具有開放性,即案例教學過程的開放性和解決方案的開放性。教學過程的開放性指的是教學相長和探索式合作學習的一種方式,能夠讓學生在一個輕松、民主、平等的環境中和同伴、老師一起分析案例、探討各種解決方案。各抒己見、求同存異、發揮創新精神。解決方案的開放性是指解決方案不是只有一個固定不變的答案。只要解決方案合乎邏輯、條理清晰、辯證有理,符合現實、具有操作性和實踐性,都是符合要求的。這種開放性能夠使學生更愿意深入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和積極研討。案例教學具有動態性,即案例解決方案的推進是處于動態變化當中,依靠的是學生和同伴組成的小組不斷地探討、論證、分析、質疑、排疑和搜集資料的過程。每個小組在尋求案例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軌道有可能是各異的,會產生很多不同的想法,會得出不同的解決方案。這種動態性賦予了學生主導性的角色,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偠灾?,案例教學將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習鑲嵌在案例當中,以解決問題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探討進而運用于實際,這種形式的教學能夠很好地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二)案例教學提高方法能力。案例教學的起始是教師向學生展示一個包含了疑難問題或者是典型商務情景的事件。學生首先需要經過運用英語進行案例信息提取的一個自我學習過程。學生一方面需要通過綜合運用自身的英語能力理解和闡釋案例內容,明白案例發生的前因后果。另一方面需要提取認知中的相關專業知識全面透徹地理解案例發生的脈絡、條理、存在的復雜關系和問題。在明確了案例內容之后,學生就要根據需要解決的案例問題進行解決方案的求索。在尋求解決方案的過程中,學生須分析案例中各種信息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其中某一重要信息對解決方案的推動作用,或是幾個信息層疊之后產生的效果。在專業知識認知的基礎上,結合案例中的各種信息進行比較、篩選、探討、論證、排疑和進行假設。案例教學通常是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在個人以及小組成員的認知都無法解決討論中出現的問題時,學生還需利用圖書、網絡或者其他文字資料去搜索缺失信息。然后做出判斷、制定解決方案并考查實施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由于案例解決方案具有多元化的特征,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答案,只要論證充分,邏輯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和實施性,都是值得鼓勵的。因此學生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從不同的角度,各個方面來思考解決方案。每組在案例解決方案獲取后,還需以報告、PPT演示或角色扮演等形式向全班進行成果展示。為了使解決方案更易于被全班同學理解和呈現出更好的展示效果,各組學生在準備的過程中會經歷信息篩選、對比差異、綜合比較、邏輯排列、區分因果、關聯順序、組織結構等一系列的思維活動,并需要掌握制作PPT的方法以及演講的技巧。其他組在聽取同伴組展示時還須記錄感到困惑或希望深入了解的信息點以便在同伴組展示完畢后和該組的成員進行更深入的探討,最后評價該小組的成果。在全班小組展示完畢后,每個小組對本組的案例解決方案還要進行進一步的檢驗、反思、補充、完善和修訂以產出最優解決方案。在明確案例信息-尋求解決方案-展示討論結果-提出疑問和評價其他組的解決方案-反思本組解決方案-優化本組解決方案的過程中,學生的信息提取能力、思維分析能力、判斷決策能力、獨立思考能力、邏輯論證思維、反思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表達能力、靈活應變和開拓創新等方法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和提高。(三)案例教學提高社會能力。案例教學的實施是以小組的形式開展的,組員之間進行合作式學習。大量研究表明合作學習可以培養學習者對所學知識的興趣和積極態度,提高他們的交際能力[4-6]。這種合作式學習采取不固定小組的模式,即每次的案例學習小組都是隨機組成的。以4-6位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為一組,不同英語水平和專業知識水平的學生混合搭配,輪流充當組長。研究表明,低水平學生能夠從高水平學生處得到更優質的語言和專業知識輸入,而高水平學生同時獲得更多的語言和專業知識輸出。這種隨機小組的模式可以鍛煉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每位同學在每次合作時面對的是不同性格、不同處事方式、不同思維方式的同伴。在案例學習和討論的過程中以及在獲取了解決方案進入成果輸出的階段中,小組成員內部分工合作、群策群力、集思廣益、收集信息、意見交流、商討辯論、質疑分析、學會傾聽。在出現和自己不同意見的時候,學會對組員的意見進行思考和分析,尊重他人的意見,并學會恰當地提出自己的意見。組長還要統籌安排、管理組員、解決沖突、調節意見、掌管全局。在這過程中,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人際處理關系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群體意識等社會能力得到很好的鍛煉和提高。
四、結語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需要高職商務英語專業人才體現操作型、應用型、復合型的綜合能力。在人才的培養過程中,職業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是高職商務英語學生就業的一個基本保障。案例教學是注重能力培養的教學方式,是讓知識有效地轉化為技能的教學方式,是教學相長、平等互動式的教學方式。案例教學的運用能夠有效地提高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提高學生的就業機會。
參考文獻:
[1]肖鳳翔,張弛.企業對于職業教育利益訴求的合理性分析—基于職業能力視角[J].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6(3):233-237.
[2]DostalW.OccupationalResearch[M]//In:RaunerF.&MacleanR.eds.HandbookofTVETResearch.Dordrecht:Springer,2008:162-169.
[3]姜大源.當代德國職業教育主流教學思想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93-96.
[4]Johnson,D.W.,Johnson,R.T.,&Smith,K.TheStateofCooperativeLearninginPostsecondaryandProfessionalSettings[J].EducationalPsychologyReview,2007,(1):15-29.
[5]Springer,L.,Stanne,M.,&Donovan,S.EffectsofSmall-GroupLearningonUndergraduatesinScience,Mathematics,Engi-neering,andTechnology:AMeta-analysis[J].ReviewofEducationalResearch,1999(1):21-51.
[6]Varvarigou,M.“Ioweittomygroupmembers...Whocriticallycommentedonmyconducting”:Co-operativeLearninginCho-ralConductingEducation[J].InternationalJournalofMusicEducation,2014(1):1-15.
作者:楊秋怡 單位:廣州城市職業學院
- 上一篇:紅色文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
- 下一篇:校園氣象站作用與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