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在素質教育中的必要性

時間:2022-08-24 04:00:29

導語:舞蹈在素質教育中的必要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舞蹈在素質教育中的必要性

一、舞蹈能夠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培養學生的道德意識和道德感知

高尚的人格、高雅的情操、豐富的精神世界是舞蹈藝術追求的終極目標。舞蹈對于培養人的道德意識和心理特征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情感特征和意志特征的形成和發展。通過舞蹈教育可以幫助學生陶冶情操,加強對真善美的認知。舞蹈教育通過優美的旋律、優美的舞蹈動作組合,塑造出美好的形象,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學生在平時的訓練和表演中受到美的熏陶。同時,舞蹈還可幫助學生塑造良好的儀態。通過學習民間舞蹈,可以讓學生感知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強對我國文化的認同感。舞蹈可以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舞蹈本身就是對人意志的考驗,在舞蹈訓練過程中,學生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同時,長時間訓練一項動作會讓學生感到厭煩,克服這種厭煩情緒也是對學生意志的一種磨煉。舞蹈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人際交往能力。舞蹈是一種集模仿、訓練、排練、演出于一體的教育活動,要求學生在行動上要嚴格劃一,要有“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集體觀念,有助于使學生克服散漫、拖拉的壞習慣,培養嚴格的紀律觀念,有助于形成團隊意識和團結合作能力。當今社會,獨生子女居多,他們個性突出,缺乏團隊意識和團隊精神,通過學習舞蹈,能夠有效幫助他們克服這些壞習慣,和集體保持高度一致,同時也能夠塑造出良好的個性。

二、舞蹈能夠增加學生的知識積累,提高人的智力水平

目前,各大中小院校都開設了舞蹈課,舞蹈作為一門藝術,受到了人們的普遍重視。舞蹈本身就具有很豐富的知識和教育內容,對學生開展舞蹈教學,可以傳授給他們專業的舞蹈知識。舞蹈教學不僅使中國傳統的舞蹈知識得到了傳承,而且還能使和舞蹈相關的其他知識內容得到傳承和發揚。比如:通過民間舞蹈的教學,不僅使學生學習到舞蹈方面的知識,還使學生學習到中華民族的自然、歷史、人文、地理等知識,在提高他們欣賞能力的同時,也增加了知識積累,拓寬了知識面,促進了他們大腦的發育,提高了他們的認知能力。同時,通過學習舞蹈,還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培養他們集中學習一項技能的能力,心理學上認為,注意是心理活動的凝聚和志向,要學習一項技能,沒有注意力就無法專注精神,結果事倍功半。在教學過程中,孩子通過模仿可以集中注意力,提高記憶力和觀察能力。中國人常說,大腦越用越靈活,通過學習和排練舞蹈,可以鍛煉人四肢的協調能力,促進人中樞神經及大腦皮層產生興奮狀態,改善神經系統的靈活性,增強大腦的分析能力和機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學生在做出各種舞蹈動作時,他們的神經系統直接支配身體,同時身體中的神經也會將這種刺激傳入大腦,使大腦的反應更加靈活。特別是當舞蹈和音樂配合時,就會對神經系統產生更加強烈的刺激,從而更加有效地改善大腦神經系統對機體的調節作用,使學生的大腦更加靈活,智力水平進一步提高。

三、舞蹈能夠增強人的體質,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舞蹈與體育在增強人的體質方面作用是一樣的。學生通過學習舞蹈意識,可以塑造良好的體型,特別是形體訓練課,能夠幫助學生塑造完美的身材,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同時,通過科學的舞蹈訓練,有助于增強學生身體各部位的協調性,促進骨骼發育,增進食欲,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同時,接受過舞蹈訓練的孩子一般都樂觀自信、積極向上,這會為他們以后的待人接物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舞蹈能夠增強學生對美的感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舞蹈集音樂與動作于一身,舞蹈離不開音樂,音樂與舞蹈相配合,才能充分釋放舞蹈的美感。在對學生進行舞蹈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播放音樂,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聽覺和視覺,使他們置身于一個賞心悅目的世界,優美的音樂配上優美的舞姿,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美的教育。同時,通過舞蹈的學習,還可以培養學生對美的感知,提高他們的審美意識和能力。

五、能夠發揮學生的想象,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同志說:“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舞蹈教學過程中,學生積極參與模仿、訓練、排練和演出的每一個過程,從中獲得感受、體驗、鑒賞舞蹈的美的經驗,同時,通過學習舞蹈,學生還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根據所學的知識,自己去編排舞蹈,從而使自身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得到培養,為將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朱文萍 單位:焦作市職業技術學校

參考文獻:

[1]王偉.舞蹈意識在少兒素質教育中的作用[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2(4).

[2]夏旭.淺談舞蹈欣賞在藝術教育中的地位[J].吉林教育,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