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樂藝術教育對大學生素質教育的作用
時間:2022-08-24 04:04:03
導語:管樂藝術教育對大學生素質教育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管樂藝術教育是通過對音樂作品的賞析、演奏和創作,從而達到審美教育的功效,是國家實施素質教育的一種有效途徑。大學生的培養和提高,不但可以依靠第一課堂教學來實現,第二課堂的訓練和社團活動也是一種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徑。
一、管樂藝術教育可以拓展團隊協作精神
管樂藝術在表演過程中,不但有個體的單一演奏,還有多人的合奏與重奏。管樂合奏是通過多件樂器間的相互配合來演奏不同的聲部,這就需要多人來協作完成。如果沒有團隊的協作精神,各自為政,那么演奏出的音樂將失去旋律的優美、節奏的統一、音色的和諧,從而失去人們精神的愉悅需求。高校大學生可以通過管樂團隊訓練活動,通過不同聲部的演奏、人與人的共同協作,在完成音樂作品演奏和再創作的同時滿足他們對實踐操作環節的好奇心和興趣。管樂藝術教育是一種具有創新性、趣味性、挑戰性、思想性的素質拓展訓練活動,大學生可以通過管樂的訓練、演奏和創作,拓展團隊協作精神、提升學習成績、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也使人際關系更加和諧。
二、管樂藝術教育是高校美育工作的需要
國家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就審美教育做了大量的工作,出臺了大量的文件。管樂藝術教育作為美育的一種重要形式。大學生在欣賞、表演和創作音樂作品的過程中,要對作品進行分析,并從中獲得相關的人文信息,通過眼睛、耳朵、嘴、手的相互配合使用,使自身的羅輯思維、感性思維得到發展。高校教育不但要重視理性的理論教育,還要重視感性的感情教育。既進行了學科知識傳授,又培養了大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管樂藝術教育以優秀的音樂作品為載體,使作品中蘊含的思想因素,通過審美實踐活動,提高了大學生的思想素質;通過淺層顯性的教育環節,挖掘和開發了對大學生深層隱性的教育;通過素質的拓展訓練,促進大學生德、智、體、美全面協調發展。管樂藝術教育在審美教育中具有了一定的優勢。相對于鋼琴、弦樂等藝術種類來說,管樂的學習周期較短,完全可以從零開始,通過一至兩年的學習,就可以掌握一些基礎的演奏技能,演奏一些簡單的音樂作品。所以在高校中普及管樂藝術,能夠使大學生在短時間內獲得成功的愉悅和美的體驗。
三、管樂藝術教育可以幫助大學生成長成才
高校的審美教育直指大學生的心靈、情感,關乎生命狀態。目前,社會各界對高校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持有一定的懷疑態度,一些高校在課程設置上又有一定程度的不合理,許多普通高校都處在轉型期間,育人環境令人擔憂。目前,高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處于一種不容樂觀的態勢,特別是大一學生適應不了與高中截然不同的大學生活,容易產生情緒郁悶低沉、缺失奮斗目標、自控力不足等負面現象。管樂藝術教育不僅是掌握一件樂器的演奏,或是一首樂曲的表演,而是通過學習實踐的過程,進行情感體驗,通過演奏過程展現自身的良好風貌,體現精神美與行為美,幫助學生在藝術活動中進行審美體驗,產生愉快的心情、良好的精神狀態,尋找自信心、自尊心,糾正一些不良的的身心行為。
四、管樂藝術教育是高校團學工作的需要
當前,是“互聯網+”的時代,高校大學生都沉浸在互聯網的虛擬世界中,人與人的交際變為了人機互動,對現實社會活動缺乏融入感。高校通過組建管樂表演團隊,開展演出交流活動,給予了大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正確的導向和幫助,幫助大學生逐漸融入社會活動,豐富文化藝術生活,為藝術展示提供舞臺,讓其成為推動國民藝術教育的生力軍和骨干力量。綜上所述,國家大力開展審美教育、素質拓展教育,其目的就是通過高校教育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的人才,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審美觀和世界觀。本文中分析了管樂藝術教育對大學生素質教育拓展的作用,希望高校在對大學生素質拓展的教育中能加強對管樂藝術的關注,使之成為美育的一種重要形式。
作者:何錫鋒 單位:紅河學院
參考文獻:
[1]何哲弦.高職院校管樂教育對大學生素質拓展的作用[J].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3).
[2]林華.音樂審美心理學教程[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5.
- 上一篇:舞蹈在素質教育中的必要性
- 下一篇: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問題與促進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