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學情感激發與培養技巧研究

時間:2022-07-17 10:23:29

導語:舞蹈教學情感激發與培養技巧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舞蹈教學情感激發與培養技巧研究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舞蹈教學在整個教育體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舞蹈教學對于學生氣質的培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想提高學生的舞蹈水平,首先要提高學生的舞蹈情感,將舞蹈情感的激發培養作為舞蹈教學的重要工作任務之一,提高學生的舞蹈情感意識和編導能力,從而讓學生在舞蹈教學中體會到舞蹈強烈的感染力,有效的提高了學生舞蹈表演的舞臺感染力。因此本文對舞蹈教學中情感的激發與培養的技巧做出了深入的分析。

關鍵詞:舞蹈教學;情感激發;積極意義;培養技巧

情感是人類特有的主觀意識,對于人具有能動的反作用,通常包括喜怒哀樂等情感,所以情感的作用對于人們的學習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舞蹈教學雖然是一種肢體教學,但是舞蹈的傳達也需要情感來襯托,舞蹈的編導也需要情感的融入,達到舞蹈以肢體傳情的主要目的。舞蹈藝術家通過熟練的舞蹈技巧和豐富的情感表達來實現舞蹈的情感表現,這種情感表達的方式跟樂器、美術作品相比更加富有生動性和感染性,從而達到舞蹈的最終目的。本篇論文運用經驗總結法和文獻研究法通過兩個方面進行論述,其一,教師無論在課堂還是課下都需要掌握學生的情感動向,通過引導的方式推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利用情感的驅動作用,提高教學質量。另一方面,教師通過一些有效措施和教學手段,改善學生的消極情感,培養他們如何去控制自己的內心情感,并能夠很好的把握和利用自己的良好情緒,從而提升教與學的總體效率。

一、舞蹈教學中情感激發與培養技巧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有效的開展舞蹈編導教學工作。舞蹈教學需要學生具有多方面的能力,所以舞蹈教師們要注重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培養,其中舞蹈情感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1]。在開展舞蹈編導教學的同時,舞蹈教師們會創新和豐富自己的教學模式,將情感培養滲透到每一個舞蹈編導教學環節當中,從而就能夠大大的調動學生學習舞蹈的興趣,因此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率。同時情感的激發和技巧的培養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學習舞蹈的熱情程度,讓枯燥無味的舞蹈基礎知識的教學變得更加的人性化和情感化,讓學生進一步體驗到舞蹈中所散發的魅力以及情感表達。從而有利于舞蹈教師更好的展開教學工作,提高舞蹈編導教學的效率和成果。(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舞蹈編導素養和舞臺表。現力情感的傳遞是舞蹈表演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影響因素,同時也是學生舞蹈編導素養和水平的一個關鍵因素。在舞蹈編導教學中對學生情感的培養和表達不僅有助于提升教學效率,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舞蹈表現力,豐富的面部表情和情感流露可以讓觀眾感受到舞蹈的感染力和穿透力,從而提高整個表演舞臺的舞蹈表演效果,同時還提高了學生自身的舞臺表現力,也在無形中提升了學生的舞蹈編導素養,有助于學生整體氣質的提高,從而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為社會培養優秀的舞蹈人才。

二、舞蹈教學中情感激發與培養技巧的影響因素

(一)舞蹈教學的模式對于單一化、傳統化。目前還有大部分的舞蹈教師在延用傳統的舞蹈教學模式和方法,認為舞蹈基礎的訓練和培養才是最重要的,缺乏對學生舞蹈情感的激發和培養,舞蹈教學的理念過于傳統和落后。從而導致學生缺乏對舞蹈中所蘊含的深厚情感認知和理解。其次還有的舞蹈教師的教學模式單一,沒有跟隨時代的發展潮流而進步,只是采用舞蹈動作示范教學的模式,缺乏舞蹈編導思維教學,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化,沒有將舞蹈情感的培養滲透到舞蹈教學當中,缺乏教學途徑創新和探索的意識,從而使得學生的舞蹈學習只是在枯燥乏味的環境中進行,缺乏一定的樂趣,打消學習積極性。(二)師生之間的情感互動較少,缺乏情感交流。有些舞蹈教師在教學的過程往往只注重舞蹈動作的訓練和教學,將大量的課上時間都放在基礎知識和動作的教學中,從而忽視了與學生進行真正的交流與互動,沒有了解到學生內心真正的想法,而教師在進行肢體動作訓練的時候又忽視了與學生思想的交流與互動,從而在一定程度使得學生的舞蹈學習變得僵硬和死板,缺乏情感的流露和表達[2]。與此同時,在舞蹈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會播放與舞蹈相關的音樂,但是教師對于音樂中的情感表達以及音樂的創作背景都沒有一個完整的教學,所以學生不能真正的了解所學舞蹈和背景音樂的真正含義和情感。

三、舞蹈教學中的情感激發與培養技巧研究

(一)在舞蹈編導的過程中滲透情感激發的培養。舞蹈編導的過程是一個集表演、動作于一體的綜合性專業,需要較強的創新能力和表演能力,同時編排的舞蹈還需要流露出濃厚的情感,所以說加強舞蹈教學中編導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以及舞臺的表演能力,并且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編舞的過程中能夠充分發揮學生創新和探索的思想。舞蹈編導中應用到的舞蹈類型有很多種,其中包括現代舞、民族舞和古典舞等等,在這些舞蹈類型中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知識和素養,每一個舞種都表達了一種特殊的情感,因此舞蹈教師可以將這些舞蹈類型有效的融入舞蹈編導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們可以在舞蹈課上進行舞蹈編導的活動,讓學生們自愿組成幾組,然后教師再設定一定的要求[3]。比如舞蹈的舞臺銜接、舞臺動作、基本舞種、情感表達等方面,通過這些條件的設定,讓學生進行自主編排,在舞蹈編排中去細細思考和品位舞蹈動作與舞蹈情感的聯系,從而增強學生在舞蹈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意識,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編舞能力和創新能力,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舞蹈水平。(二)利用舞蹈的背景音樂來激發學生的情感認知。舞蹈具有綜合性的特點,所以舞蹈的學習和教學應該包括多方面的知識,其中舞蹈背景音樂的教學和學習就是非常重要的,它對于學生對舞蹈情感的理解和學習有著重要的輔助作用。因此舞蹈教師在編舞教學中可以將音樂情感的教學滲透進來,比如在編舞教學的過程中放一些與舞蹈契合的音樂,并在舞蹈教學的同時對背景音樂加以解釋和教學,讓學生充分的認識到背景音樂的重要作用以及其中所表達的情感,從而達到激發學生情感的教學目的。例如,在最近流行的《麗人行》的舞蹈編導教學中,舞蹈教師就可以利用背景音樂來滲透這支舞蹈所要表達的情感。麗人行是目前較為流行的一支舞蹈,它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所做的詩詞,描述了唐代女子的體態之美以及唐代服飾的華麗,但是所反映的時代背景是當時統治者的荒淫之舉。現代人將詩詞改變為舞蹈,并得到了廣泛流行。因此舞蹈教師在進行麗人行的教學時,可以播放《麗人行韻》這一首音樂,通過音樂的韻律來加深學生對舞蹈的理解,從而激發學生對于舞蹈的情感認知,認識到唐代女子的婀娜多姿以及統治者的荒淫無道。(三)在舞蹈編導教學的過程中增加與學生的互動與交流。互動與交流是教師進行舞蹈教學的前提條件,也是激發學生舞蹈情感的有效途徑,因此舞蹈教師們要在教學的過程中與學生進行充分的互動與交流,在了解學生內心想法的基礎上去有針對性的提高學生的舞蹈思想的感悟能力[4]。對此,舞蹈教師在編導的過程中也要與學生充分的交流,積極的聽取學生的有效建議,并將建議有效的滲透到舞蹈編導中,這樣就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并且主動的與教師溝通和交流。與此同時還可以采用提問式教學,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對舞蹈內涵進行思考,從而啟發學生的舞蹈情感。

四、結語

總之,通過對舞蹈教學中的情感激發與培養技巧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與研究,我們發現舞蹈情感的培養對于學生的舞蹈發展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對于舞蹈編導教學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舞蹈教師要在舞蹈編導的過程中滲透情感激發的培養,利用舞蹈的背景音樂來激發學生的情感認知,增加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參考文獻:

[1]張大鳴.試論舞蹈教學中的情感激發與培養[J].大舞臺,2017,(04):189-190.

[2]劉紅云.試論舞蹈教學中的情感激發與培養對策[J].藝術科技,2018,(06):340.

[3]汲艷蕊.試論舞蹈教學中的情感激發與培養[J].北方音樂,2017,(18):217.

[4]韓俊澤.舞蹈教學中情感的培養分析[J].北方音樂,2017,(18):185.

[5]張大鳴.試論舞蹈教學中的情感激發與培養[J].大舞臺,2010,(04):189-190.

作者:劉胥杉 單位:懷化學院音樂舞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