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與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論文

時間:2022-08-02 03:57:00

導語:心理學與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心理學與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學

論文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實現思想政治工作科學化有很多途徑和手段,學習和運用心理學原理就是一個重要方面。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運用心理學的原理和知識,按照青年心理活動的客觀規律辦亭,可以使思想政治工作加強科學性和針對性,避免和克服簡單粗暴的方法與只憑經驗辦辜的經驗主義。

腦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腦的機能,是客觀現實的反映。心理與活動是統一的。人腦的結構和機能特別復雜。在外界刺激的影響下,它不但能揭露事物的生理學意義,而且能揭露事物的社會意義。它整合的一切內外活動,保證適應環境,并且創造科學,改造世界。心理是腦的活動的產物。腦的活動就是反射活動,心理的反射實質在條件反射的研究中得到了進一步確認。有關條件反射的研究提示,強化是形成條件反射的最主要的條件。教育中的獎勵與懲罰,就其生理實質來說就是強化。有關強化的性質、強化的時間、強化的方式和反應效果的研究,為思想政抬工作中有效地進行獎勵和懲罰提供了依據。例如:心理學提出,評價要及時,表揚和鼓勵往往比批評、訓斥更有效。而獎懲的效果又因個體特征的差異而不同。

心理是腦對客觀現實的反映。這里包含三層意思,即:客觀現實是心理的源泉;人的心理是社會的產物;人的心理是客觀現實的主觀映像。反映論原理對思想政治工作有很多啟發。它告訴我們,人的任何品質都是在現實影響下形成的,不是與生俱來的。所以我們應當積極地開展思想教育,培養他們優良的道德品質,而不能聽任青年去接受社會上不健康的思想和習慣勢力的影響。心理是社會關系的產物。對每個具體人來說,他所在的集體—家庭、學校,特別是所在的班級、班組和小組,對他的思想行為、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發展起著重要的決定性作用。因此我們做思想政治工作,不應局限于做大報告與個別談話上,而應該十分重視整個校風、班風,特別是宿舍、小組的風氣建設。因為它們會像染缸一樣染紅或污染學生的心靈。人的心理是客觀現象的主觀映像。人對現實的反映受到個人的生活經驗、個性特點和年齡特點的折射。這就要求我們做好深人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堅持個別對待、因材施教的原則。一切外部影響的心理反應都會受到內部影響的折射。因此思想教育的重點,應放在一個培養人的內部意向,進行人生觀和理想教育,幫助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上來。

心理與活動是統一的。這種統一性體現在:心理表現在活動中,活動受心理的調節,心理在活動中展開。只有通過人的行為活動,才能了解人的思想感情和個性特征。但由于人具有自我意識,人能夠有意識地掩飾自己的心理活動,甚至會做出一些不特合內心的表現來。因此,我們的觀測一定要全面、系統、有分析,以利于做出正確的判斷。不管一個人怎樣掩飾或偽裝他的內心活動,總會在行為中有意無意地流露出來。根據心理學的發展原理,要求我們做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僅限于口頭的宣傳與教育,而應當把青年組織到各種有益的社會活動中去,通過他們自身的積極活動,培養和改造他們的思想感情和道德品質。

青年期是從兒童向成人過渡的時期,也就是離開父母,要求個人獨立自主的時期,可以說是心理性的“斷奶期”。青年人的身體急速發展,性機能迅速成熟,在心理與行為上會具有一系列的特點。對他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注意把握心理特點。這些特點是:

—“閉絕性”。他們已經失去了兒童期的直率和天真。他們的內心活動不大輕易表露在外,但又希望別人理解。

—獨立性。強烈的思想獨立、人格獨立、行為獨立、生活獨立等要求。可以看作是他們否認自己是兒童、確定自己是青年的正常要求。在他們尋找獨立的過程中,又往往渴望別人的幫助和支持。

—性心理的成熟引起性表現的發展,產生了性的需要和意識。情緒容易激動,短暫而強烈,帶有明顯的兩極性,同時又開始帶有文飾和內隱的特點。

—思維獨立批判性顯著發展。他們不滿足于現狀,不再相信書本的解釋。但他們的認識常常有表面性和片面性的傾向,容易絕對化。公務員之家:

青年人的這些心理特點,向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一系列課題。如果忽視這些特點或無視這些年齡特征,不僅會事倍功半,甚至會出現事與愿違、適得其反的效果。例如,青年具有閉絕性,情感表現帶有文飾的特點。因此就不能依一時的言行舉止判斷他們的感情,更不能斷定是虛偽或表里不一。對青年的創造性不能壓制、斥責,而應鼓勵、支持并積極引導。青年性成熟和性意識的發展,給我們提出了正確進行性教育的問題。回避青年的性間題,只會使間題更尖銳。

自我意識的增強是青年心理變化的重要特點。青年時期自我意識的健康發展是人一生發展的關鍵。所謂自我意識,是人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特別是自我關系的認識和評價。白我意識使人進行白我監督、自我教育和自我修養成為可能。人的自我意識不是生來就有的,它有一個發展過程。兒童在活動和交往中,特別是通過言語的發展,才逐漸地把自己作為主體從周圍環境的現實中分離出來,認識到自己的存在,認識到自己與客體之間的關系,逐步形成自我意識。這個時期的心理特點是,他們往往特別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針對青年心理發展的特點,對他們進行表揚與批評要分外小心,力求全面。表揚優點時,要用適當的方法指出他們尚存的缺點;批評缺點時則不僅要指出改正錯誤和缺點的辦法,還要肯定其成績和優點,以避免他們自我認識的片面性。正是由于在他們學會認識白我的過程中,別人評價起著十分重要作用,所以我們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一定要慎重和恰當:既不能人為“拔高”和“上綱”,也不能隨意遷就和掩蓋。對他們的評價,不論是批評還是表揚,都應該是鼓勵和教育性的,而不是給他們下什么“定論”。正因為他們常以別人為鏡子認識和評價自己,所以我們應當表揚先進,樹立榜樣,為他們提供一面對照自己的正確的鏡子,為他們模仿和學習提供榜樣。為了幫助他們自我意識的健康發展,在鼓勵他們進行自我教育時,可以指導他們記日記,讓他們在日記中自我表露自己。自我表露和記載的過程,有助于他們學會評價自我的行為品質。

心理學的發展為我們做好新時期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科學的理論和依據。把心理學的原理運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為我們打開青年心靈的大門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讓我們把兩者更好地結合起來,為進一步做好新時期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