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心理學原理和方法上好思政課

時間:2022-04-20 10:07:00

導語:運用心理學原理和方法上好思政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運用心理學原理和方法上好思政課

在教學過程中,師生雙邊活動要雙贏,心理戰術是制勝的法寶。心理戰術是按照學生心理活動規律運用各種教育教學手段引導一些學生改變其惡劣的學習態度和不良的行為習慣。

1知己知彼,出奇制勝

開學初,我對所任教的學生進行全面了解、綜合分析,主要將其分兩大類:學習型和厭學型。一個班的厭學學生盡管是少數,但破壞力相當大,如果教師不能及時糾正某些學生的學習態度,也許將會嚴重影響以后的正常課堂教學秩序,也會傳染更多的厭學情緒。因此,我會根據不同學生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態度對待。一些學生認為思品課教學“枯燥無趣”、“學而無用”,他們趁機鼓噪,故意搗亂。學生越是制造矛盾,作為教師越要保持冷靜的心理素質。首先,了解“雙差”學生的思想狀態,多數“雙差”學生是因為聽課沒興趣而被困在教室,他們壓抑、厭煩,尋找機會制造矛盾,發泄情緒。因此,對待這種“雙差”學生,我做好充分準備,精心備課,整理材料,把當年一些熱門、大家都關心的、特別與學生實際生活有關的一些話題,如“整治低俗網絡文化”、“維和部隊”等,通過多媒體等手段作一個簡單、全面、綜合的介紹,引發學生學習九年級思品課的興趣。

我不僅在學生面前樹立一個博學多才的良好的教師形象,而且調動學生對國情教育的好奇,轉移“雙差”學生的注意力,減少矛盾的發生?!靶睦響稹敝苿俚囊魂P是打響第一炮,它為教師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爭取了主動權。其次,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只是知識的引導者,課堂上的主角是學生,教師應設計相關的教學問題讓學生思考、討論、參與活動。例:如何認識校園網絡文化?如何理解“雙百”人物評選活動?明星改國籍是否愛國?什么是愛國行為?什么是民族精神?通過這些學生好奇且有興趣的問題,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討論,充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但在眾多學生中,會出現一些對學習無法提起興趣的人,會在教學活動中故意講話、搗亂、破壞課堂紀律、干擾他人上課。針對這類學生,教師利用班上的正氣打壓邪氣,利用學生輿論的壓力,這類學生不想被他人孤立,于是停止制造事端??释谕瑢W中表現自己、認同自己的中學生心理特性得到充分的利用。

2投其所好,投桃報李

在教學活動中,“雙差”學生的課堂表現反反復復,時好時壞,嚴重影響課堂教學效果。針對這種情況,我認真分析這些學生的心理,他們的個性比較突出,表現欲較強,但由于長期定位為“差生”,被孤立又缺少關注,他們多數自暴自棄,無心向學,但又想引人注目,特別是得到老師的關注。因此,他們的行為表現反反復復。根據這種心理需要,我經常與他們聊天,了解他們的生活背景和學習狀況,耐心地幫助他們解開心結;平時多讓他們幫助老師、幫助班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課堂上,我關注“雙差”學生的表現,培養他們學習的信心,樹立他們的良好形象,讓他們重新感覺到自己是班上的重要一員,確立他們的集體責任感。這就是心理學常研究的需要律。需要與人的心理關系非常密切,心理學認為,需要是激起人活動的“內驅力”,等于是人的一切活動的發動機。了解這類學生的當前所需,投其所好,他們不能不改變態度,投桃報李。

亡羊補牢,尚未晚矣在教育過程中,“雙差”學生的課堂紀律表現有了很大的進步,但由于他們學習基礎差,學習意志不堅定,學習成績成了他們的心理障礙。在課堂上,他們經常發呆成了一種習慣。我曾經教過一個班,其中有幾個學生上課不愿動腦聽課、不愿動手筆記,對學習毫無興趣,但有點小聰明,喜歡搞小動作。為了調動這些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這種不良的行為習慣,我首先制作精美的課件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在課堂上引導他們積極參與熱點問題的討論,并鼓勵他們亡羊補牢,尚未晚矣;然后幫助他們制定具體的學習計劃和學習目標。從低要求低目標開始,由易到難,由死記硬背到理解記憶。例:根據父母家人的收入情況聯系所學的理論觀點:為什么父母家人會有多種職業和收入來源?正因為我國實施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才能為公民施展才干提供了極大的活動舞臺和發展空間,為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提供有力的保障。通過理解記憶,他們感到國情內容不再枯燥,不再事不關己了,我們的衣食住行、教育、醫療衛生等切身利益問題都與國家的制度、政策、路線、戰略措施息息相關。一個學期堅持下來“,雙差”學生的筆記本也寫滿了一大本,他們開始有意識地去看書、背書和筆記。他們開始懂得閱讀書本,能運用相關的理論理解分析實際內容,能正確地表達對社會現象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