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效與時效
時間:2022-11-30 08:21:58
導語: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效與時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新時期在高校學生思政工作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這樣可以使社會的科學發展觀更好地落實,推動高等教育改革、培養全面發展型人才,最終使和諧社會的建立更加容易。需要對思想政治工作進行創新,讓學生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在工作中的重要性,與此同時,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師生和諧關系的建立;構建網絡平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的水平。
關鍵詞:高校學生;思政工作;心理健康教育
同志曾經提出“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這兩點重要的理念,并在十七大的時候對其進行了推廣,由此可見“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對我國國情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可以使人們正確地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還可以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高校教育改革一直在實施中,得到的關注越來越多,因此在高校學生思政工作中引進心理健康教育這一理念的舉措,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因此,新時期這一舉措的實施變得刻不容緩。
一、新時期高校學生思政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之間的內在聯系
(一)有共同的人才培養目標。思政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是一樣的,都是對人進行素質教育,也是為了使人的全面素質得到提高。二者都是通過對學生進行幫助,從而使認知和情感等方面的問題得到解決,為社會培養全面發展的“四友”人才,并為社會主義的建設服務做出巨大的貢獻。高校思政教育是教育者,通過不同的方式與途徑,開展一系列對大學生來說有計劃和有組織的政治教育實踐活動,使得他們崇高的理想和偉大的理念得以樹立。心理健康教育是通過對心理學相關知識、理論和技術進行運用,并且依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對其有針對性地講授健康的知識,比如心理咨詢輔導等,對培養大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增強適應社會的能力很有幫助。這樣看來,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其實在對受教育者的最終培養方向和目標方面是一致的。(二)兩者之間互為前提。思政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不是毫無關系的。心理的基礎是思想,心理的影響制約思想的發展,思想也對心理活動方向有支配作用。所以,二者在具體的育人工作中是相互之間共同發揮作用的。首先,在高校中實施大學生心理健康活動時,可以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保障。因為只有一個人做到心理健康,心理素質比較健全,才有良好的控制情緒的能力,才能夠對自己有正確的認識,并且客觀評價自己,才能在這樣的心理基礎上對感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有正確的體驗。其次,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學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大學生通過不斷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正確認識社會,使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樹立得更加準確,從而與周圍人保持協調的關系,并且有積極向上的心理。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與心理健康之間互為前提、相輔相成。
二、思想政治工作及心理健康水平改善的措施
(一)對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改變。思想政治課不被學生重視,因此,學生對上思想政治課的積極性比較低。但是,從目前國情看,思想政治課程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可以教育我們正視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還可以對以后工作和學習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對思政課進行教學評價的過程中,除了對課堂教學狀況、課時量及學術科研情況等成績進行考核和評價之外,還要對學生對思想教育課程的重視度進行創新改變,例如提高學習興趣等,教師可以深入學生心理,然后一一進行心理疏導,并花費大量精力和時間,與學生耐心細致地交流溝通,在思政課中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工作。因此,重建以教學實效和心理健康教育結合為導向的教學評價體系是非常重要的。(二)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師生和諧關系的構建。任何活動開展的首要因素都是“人”,所以我們應對“人”的建設加以重視。在思政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時,有必要對教師的現有教育水平進行充分了解并不斷完善。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對學生是非常有幫助的。因此,思政教師需要緊跟時展的腳步,不僅要熟悉系統的思政理論教育知識點,還要學習平時生活中的思想教育知識,重視理論知識與實際相結合的教育。另外,教師在關注學生成績的同時,還要關心學生的心理教育,不斷關注學生的心理摘要:新時期在高校學生思政工作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這樣可以使社會的科學發展觀更好地落實,推動變化。“心情好的時候做事也會事半功倍”,因此教師還要了解人際交往的方法技巧等知識,并應用到教學中,從而使得學生和老師的溝通更親切,使學生和老師之間的關系更上一層樓,比如可以在思政課實施中應用一些比如說“我自己很棒”之類的語句,使學生的心情變得更好。和諧師生關系,學生學習時的心情快樂,不斷激發學習思想政治課程的興趣,提高思想政治課程的學習成績。(三)讓學生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做思政教育工作時,只有做到對每一個學生的心理情況都了解透徹,才可以保證學生個體的學習成果,從而提高整個學校的整體素質。但是對于所有學生來說,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一樣,因而每個人的心理情況都不一樣,使得思政課實施困難變大。其實每個人都需要進行健康的心理教育培訓,對以后工作有很大的幫助,因此針對每個人的心理健康情況指導也不一樣,我們要對癥下藥,也就是說做思政工作的時候要照顧到具體每一個人。以現在形勢看,大規模統一的課堂授課模式不太適應,可以采取小班化模式,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下進行討論和學習,讓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然后以小組方式針對問題一一討論,總結出解決方案。這樣可以使每一個學生的問題都能得到及時解決。除了在課堂上對學生個體的心理情況進行了解外,課外也可以繼續關注學生。比如思政老師可以對學生進行約談,在談話中慢慢對學生有全面的認識;老師在約談過程中還要讓學生感受到關愛,和學生不能只談學習,更應對一些生活小事加以關注和了解;其次,思政老師可以多去學生寢室轉轉,因為學生在寢室比較放松,談話更加放得開,這樣可以使老師更好地了解每一個學生個體。(四)避免心理測試量表濫用?,F在使用的量表多數是從國外引進的,如卡特爾16PF人格因素量表、EPQ人格問卷、SCL-90自評癥狀量表、大學生UPI健康量表等,雖經我國專家修改,但其適用范圍仍有很大的局限性,且只能反映被試者近期的情況,受環境變化等因素影響較大,難以準確地反映大學生穩定的心理健康狀況。很多年輕人都喜歡用心理測試表對自己或者朋友進行心理測試,以此看自己是什么樣的心理,看自己或者朋友的心理是否健康。應該對學生進行大范圍的心理測查和深入細致的研究分析,這樣才能如實準確地判斷大學生的心理現狀。
教育一般都有其規律可循,但是這規律卻不是一成不變的,思政課堂也是如此。因此,在新的發展時代,我們應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培養新時期全面發展的新型人才。雖然本文已經簡單地闡述了幾點措施,但還遠遠不夠。在以后教學中,更需要廣大思政老師集思廣益,對自己的新嘗試及新經驗不吝分享,從而使得高校思政課的教育水平更上一層樓。
作者:荊奧棋 單位:長春金融高等??茖W校
參考文獻:
[1]劉秀榮,于秋波.高校思政網絡建設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科技創新導報,2015,12(19):140+142.
[2]張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應用[J].經營管理者,2015(18):399.
- 上一篇: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分析
- 下一篇:思想品德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