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時間:2022-02-27 10:35:10

導語: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一、團體心理輔導方法在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符合高職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近年來,在高職院校擴招的大背景下,從研究機構提供的心理健康測試趨勢數據中可以看出,面對學業壓力及身心成長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會發現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逐漸呈現出下降的趨勢。為此,團體心理輔導雖然與個體咨詢輔導存在形式上的不同,但總體上都是服務于提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并且在特定的情境下,利用人際交往關系及溝通效應的優勢,從而有效地幫助大學生打破自身心理障礙。此外,團體心理輔導還能有效地促進班級學生之間的交流,并激發學生之間的團結凝聚力,在符合其身心規律的前提下,提高學生群體總體的心理健康水平。(二)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有效性。除工作效率高、基本效果好等特點外,與傳統的個體高職心理健康輔導相比,團體心理健康教育不僅能大范圍地服務多名學生,還能集中心理健康問題類似的學生,統一地營造治療輔導情境,從而引導高職學生在自我認知的過程中提升體驗。除此以外,受高職學生特定的生理及心理發展階段影響,通過輔導員及專職心理健康教師的組織活動,與傳統的課堂壓抑氣氛不同的是,不同的成員在互相討論的同時,能夠有效地產生樂趣感及安全感,進而放松其內心的戒備,積極有效地參與到思考活動中。(三)促進心理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在當前的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因學生參與度不夠、校方領導不夠重視等因素的影響,長期以來均存在思想政治教育難以有效開展,學生政治素養及心理素質水平較低的現狀。為此,團體心理輔導不僅能有效地彌補這一缺陷,還能利用翻轉課堂、角色互換、平等交流、行為訓練等方式,實現心理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協調,并且站在高職學生的視角上,及時并深入地了解學生群體的內心想法,在第一時間內發現其潛在的心理健康危機。可以說,團體心理輔導模式的展開,既在表面上豐富了現有輔導形式,還為實際工作開拓了新局面。

二、高職學生團體心理輔導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基礎教學設施不完善,缺乏穩定的經費環境。就高職學生團體心理輔導的教學形式而言,為達到心理輔導的最好效果,應當構建專屬的心理輔導活動室,并配置相應的教學輔導設施。然而,就現有高職院校的團體心理輔導而言,由于部分院校的資金及教學設施建設有限,不僅難以有效地定期組織團體進行心理輔導,而且在正常教學計劃外的情況下,需要占用普通教室來進行輔導。客觀上導致預計的團體心理輔導氛圍環境出現一定的折扣,甚至還可能出現團體心理輔導活動難以有效開展的現象。(二)缺乏嚴謹的理論體系及具體的操作模式。針對高職學生之間存在的不同客觀因素的影響,為達到預計的團體心理健康教育目標,便需要在系統而科學的理論指導下,根據相關的操作模式去進行個性化的實際心理輔導。但是,出于高職院校行政級別及教師待遇方面的現狀,以至于正常的團體心理輔導只能由兼職教師根據大綱內容,在簡單的內容加工基礎上,以一種機械模仿的方式去進行簡單的指導。如此一來,不僅打消了存在心理健康問題學生們的熱情,還可能會因錯位的輔導,進而加劇學生們的實際心理問題。(三)師資隊伍水平較低,影響總體教學效果。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的能力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高職院校團體心理輔導工作的好壞,可以說,從初期的計劃到后期的組織活動,乃至于最終的執行階段,教師在其中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主體作用。但是,就現有情況而言,部分高職院校因專職教師人手不足或部分教師水平較低的影響,為全面覆蓋學生群體的團體心理輔導工作,便采取了壓縮課時或活動內容的代價,其結果便是輔導效果難以滿足實際需求。另一方面,出于教學管理機制及經費緊張的原因,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很難能爭取到外出進修的機會,不得不在“關起門來做研究”的情況下,進行內部學習交流,嚴重地制約了高職學生團體心理輔導工作的開展。

三、關于提升高職學生團體心理輔導的相關對策

(一)整合相關教學資源,做好團體心理輔導教學設施建設。在社會輿論不斷關注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勢下,高職院校出于培養人才的目的,更應該作出相關的資金計劃,為團體心理輔導工作的有效展開提供基礎。比如說,通過構建團體心理輔導會場、采購心理輔導專用教具等形式,為需要心理輔導的學生們創設基本的教學環境。此外,為有效解決部分高職院校“經費難”的問題,還需要通過整合現有教學資源,科學二次分配的方法,再展開相關心理輔導活動的同時,構建一系列的科學有效的心理輔導教學體系,讓具體工作“有所依據”,并且更好地開展。(二)提升現有師資隊伍建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輔導。通過前文所述,發現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的數量缺乏及能力較低,是影響當前高職學生團體心理輔導工作開展的主導因素。在此情況下,只有采用有效方式提升專職教師的專業能力,制定輔導員技能培訓工作,才能有效地緩解目前“輔導難”的問題。不僅如此,除擴大專職教師隊伍及搭建進行培訓體系以外,還應當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勢,利用制定教案設計、主題班會活動、培養固定受眾群體等有效方式,為開拓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融合開拓新發展、新途徑。(三)發揮輔導員及學生干部作用,切實提高心理輔導工作水平。輔導員及學生會干部作為高職院校管理機制中的重要環節,以及學校政策的主要執行者,在團體心理輔導工作中應當占據不可缺少的作用。他們的工作能力、工作效率以及自身心理健康狀況,都可能影響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和成效。為此,還需通過一定的培訓方式,來幫助輔導員及學生干部們了解團體輔導的結構和技巧,思考開展工作的新方法。同時老師們在團體活動的參與和體驗中,分享感受和工作經驗,緩解工作壓力,共同探討在高職學生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四、結語

團體輔導作為一種有效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具有自身的特點、規律和相應的專業要求,在高職院校開展團體輔導應結合高職特點和需要,做到制度化、規范化、專業化、針對化、長期化。高職院校之間也可以加強合作,彼此交流經驗、共享資源,共同探索服務高職教育的團體輔導方法。

【參考文獻】

[1]王月琴,李海燕.團體心理輔導對改善大學生人際關系的效果[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4,22(9):1401~1404

[2]毛智力.團體心理輔導在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運用[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0,8:173~174

[3]吳磊,鐘國芳.談團體心理輔導與高職院校班級德育工作[J].教育與職業,2006,30:63~64

作者:宋琳 單位:延安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