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評價研究
時間:2022-12-26 08:25:36
導語:在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評價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心理健康”是一種充實生活的狀態,有能力應對生活中所面臨的挑戰,有控制感,并能夠承擔責任(世界衛生組織)。面臨各種挑戰的大學生們如何達到這種狀態呢?我國高校普遍采用教授《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方法,并通過紙筆測試大學生對這門課程中知識點的掌握(識記)情況來評價他們是否獲得。然而實驗研究發現,雖然該門課程掛科率遠低于專業課程,但大學生心理發病率卻在逐年增加[1]。我們有必要采用一種新的方式實施和評價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情況。本研究擬借助互聯網和信息通信技術探索大學心理健康教育實施和評價方面的潛在效用和可行性。首先分析提供基于互聯網心理健康教育的背景和合理性,然后介紹本研究開發設計的在線心理健康教育和評價平臺,該平臺作為大學現有面對面心理健康教育的補充,主要提供三類服務:心理咨詢、同伴討論和心理健康多媒體學習內容。
關鍵詞:校心理健康教育;評價平臺;建設研究
一、心理健康與心理健康教育
進入21世紀后,全球大學生中心理和精神疾病的發生頻率和嚴重性都有所增加,對心理和精神衛生服務的需求也相應增加。生活環境變遷和性別因素是近期激增的兩個影響因素。隨著經濟飛速發展,越來越多非傳統背景大學生有機會獲得高等教育,但常常被忽略的是他們可能比傳統背景同齡人需要更多支持[1-2]。與此類似,男性群體也是經常被忽略的群體,面對心理層面的不適狀態,男性更難說出口,即使說也是多與同性交流,而男性之間的相互建議通常是“男人就應該自己面對”“多喝幾杯(酒精)就好了”或“不管它,時間一長就會消失”。實際上年輕男子患精神疾病的比率在逐年增加[2]。既然這些群體都表現出了強烈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那么我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如何呢?雖然我國高校基本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相關課程,但課程名稱繁多、內容各異、評價單調。比如課程名稱包括《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保健》《心理衛生》等,內容則涉及自我意識、人際交往、情緒管理、學習與戀愛等方面,而評價方式仍以單一的紙筆測驗為主。甚至有些學校同時開設了幾門上述課程,但上課內容卻差別不大。雖然學生花了更多時間、獲得了更多學分,但實際上并未對自身心理健康狀態產生實質性幫助。
二、互聯網和心理健康教育
第4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指出,2019年學生在中國互聯網用戶比例中位居首位(26%,2.22億),比2018年增加了0.6%,而大學生又是該群體中的主力軍[3]。在大學,學生可以較便捷和高效地使用互聯網及相關工具,比如用互聯網服務于自己與他人的心理健康,包括搜索健康方面的信息、學習心理方面的知識等。實證研究發現,74%大學生會使用互聯網訪問此類信息,其中40%學生經常這樣做[4]。但由于互聯網信息過于龐雜,對于心理健康相關知識經驗薄弱且辨別能力不足的大學生而言,大多僅收獲心理安慰,而較少獲得實質性心理轉變或成長。高校有必要為大學生提供經過篩選驗證的高質量、高相關度的在線心理健康相關信息。許多大學網站都有信息門戶模塊,其功能之一是托管各種心理健康材料。比如,芝加哥大學為學生提供了廣泛的心理教育材料選擇。又如,雅典大學咨詢服務處向學生提供異步(電子郵件)在線咨詢和心理教育資料[5]。基于該平臺的長期追蹤研究結果顯示,該服務在41個月內收到了1384封電子郵件,其中女學生發送了64.1%的消息,平均用戶年齡為25歲。該服務在學生中非常受歡迎。其他大學也開發了功能類似的在線同伴支持平臺。同伴支持者是指那些為其他學生提供非專業、多功能、人際關系幫助的人[6]。在大學環境中,同伴支持者的角色包括單獨或在小組環境中與其他學生會面以聽取、建議、推薦、輔導和提供一般支持。威斯敏斯特大學在使用電子郵件進行在線同伴支持方面顯示出積極成果。倫敦大學則使用討論板建立了一個在線同伴支持社區。針對該社區的追蹤研究結果顯示,在第一年(2002—2003年)有142個人使用了該服務,其中33%用戶張貼和閱讀郵件、64%用戶閱讀郵件、3%用戶閱讀郵件標題,學生提出的最常見問題是學習困難、人際關系、抑郁悲傷、飲食問題和就業擔憂[6]。這些在線心理健康舉措的樣本研究展現了互聯網技術的優勢。比如,在線匿名直接減少了相關人際障礙和社會污名,同時有助于獲得在線支持的抑制作用;在線交互可以為行動不便和在某個地區無法獲得心理健康服務或時間限制的人提供服務,且其文本交互模式本身就具有寫作治療作用[5-6]。但它們也存在一些共同問題和挑戰,主要包括缺乏社交信號、對帖子郵件內容的誤讀、響應時間延遲、對計算機困難學生不夠友好、在學生表達犯罪意圖的情況下難以嚴格匿名、文化沖突、在線身份形成和披露、用戶和提供商的安全性以及法律和道德問題[5-6]。基于此,本研究擬開發一個在線心理健康教育和評價平臺,提供心理健康相關教育和評價服務,發揮互聯網優勢的同時減少其潛在問題。
三、在線心理健康教育和評價平臺
(一)設計原則。為什么在線學習方式有效呢?其背后的教育理論是建構主義學習[7],它允許個人獨立地尋找和使用資源、控制學習速度和方向、以及與他人交談和咨詢。此外,在線社區不只是發生,還可以由人們創造。早期研究主要是被動觀察已有在線社區的特點和成果,而近期研究則是主動構建有效的在線學習社區,并已證實需要某些因素來幫助社區開始和成長,比如主持人的存在就是一個核心因素。除了主持人的角色外,在線社區的核心特征還包括:一個共同的目的和目標,通過積極參與來激勵成員互動,信息、資源和支持互惠互利[4-6]。在大學中建立一個用于學生心理健康的在線教育和評價平臺,既要考慮所采用的技術類型,也要針對其發展的合理原則。靜態網站提供了大量技術解決方案用于建議和信息、同步(實時聊天)和異步(電子郵件)通信工具以及獨立的軟件和視頻會議。在線社區需要涉及動機、參與、互動和有效的節制等問題。針對精神衛生服務社區的特殊性,則需要考慮安全性、危機管理、信息準確性和服務交互協議等細節的開發和實施。(二)開發與實施。本研究開發的在線心理健康教育和評價校內網頁依托于懷化學院門戶網站。學生成功注冊后,系統會向學生發送密碼。然后,用戶可以使用其用戶名和密碼登錄,這是為了確保用戶安全并謹慎履行職責。這樣在緊急情況下可以跟蹤用戶,并為后續面對面干預提供信息。該網頁包含三個主要功能。首先,它是一個信息門戶,托管著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電子學習內容和評價量表。比如“心理健康常見問題”部分提供了大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的癥狀描述、解釋和調適方法;“心理健康常見量表”部分則提供了信效度較高的常見心理測評量表和測評結果的簡單分析。這些內容由心理健康教育一線教師和學生咨詢服務處專業人員共同確定,所提供的所有信息都是準確且適合受眾大學生的。該系統的第二個功能是異步(電子郵件)在線咨詢,用戶可以通過該在線咨詢向咨詢員發送消息。系統將保留提交內容,直到咨詢服務將其檢索并答復為止。然后將原始提交和回復實時到網站上。頁面使用簡單表格對用戶進行說明,學生首先選擇一個主題,然后在該主題下諸如抑郁、進食問題等具體信息。學生提交信息后會即刻收到一封網站確認電子郵件。閱讀提交內容并對其進行回復后,該內容將在網站上,同時學生再次收到一封提示郵件。使用異步咨詢模式的原因包括兩個方面,首先它是一種大學生熟悉的互聯網交流方式;其次,雖然本網站試點提供同步在線咨詢,但在人力資源匱乏時異步在線咨詢的管理更加輕松和靈活。第三個主要功能是討論板。該大學已經建立了心理健康同伴支持網絡,由接受過基本咨詢和幫助技能培訓的學生組成。這些學生運用受訓技能充當在線對等討論板的主持人,可以使用網頁中多種工具,包括在線轉移、對等支持等。該模塊未選擇同步(實時聊天)交互,因為這可能對單個同級學生支持者造成超負荷負擔。通過使用討論版中不同資源,學生可以參與有關心理健康的學習并獲得支持。由于社區是由專業人士針對特定受眾協議開發的,因此涉及安全性、危機管理、信息準確性和服務交付。所有注冊到系統的學生都必須同意使用條款和條件,然后才能進入系統。該系統上的所有信息均由學生咨詢服務處專業人員進行質量控制,學生提交的材料會被機密閱讀并由專業人士回答,同時平臺會對所有信息進行內容管理和評估。鑒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多樣化需求,本研究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以往在線教育實踐研究基礎上創建了一個心理健康教育與評價平臺,使用戶可以便捷尋找和使用各種高關聯度的高質量的心理健康資源。學生可以依據身心狀態和心理接受程度掌控學習的速度、方向和獨立性(獨自、與同伴或與專業人員一起創建學習事件)。這些經驗既促進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又有助于提升在線學習經驗,為終身學習提供了支持。
作者:隆舟 任悅 單位:懷化學院教育科學學院
- 上一篇: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課程研究
- 下一篇:高職班級管理方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