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音樂課堂教學模式分析

時間:2022-04-11 11:02:23

導語:學前教育音樂課堂教學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前教育音樂課堂教學模式分析

摘要:近些年來,我國的學前教育對人才的需求大,更是出現了供不用求的情況,現在部分高校將培養學前教育人才當成是培養的重點。學前教育的課程很多,與藝術類專業有明顯區別的地方就是,學前教育所學的內容更多,更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能力,音樂美術都要學習。音樂課程是學前教育的重點課程,對于學前教育的發展有作用。本篇文章主要是講述了在音樂課堂上的教學模式以及內容。

關鍵詞:學前教育;音樂課程;教學模式;教學內容

最近三年是我國學前教育發展最好的時期,國家以及教育部大力的支持學前教育的發展,為起提供特殊的通道,甚至是設立專門的資金用于發展學前教育。希望通過這些措施能使我國學前教育發展的更好。藝術教育是學前教育的核心,而音樂又是藝術教育的關鍵,因此在促進學前教育發展的時候,應該重視音樂教育。

1學前教育的特點

1.1教學戰線長:它是初中起點的三年制大專教學,與其他專業相比,它更具有連續性和系統性。

1.2學生年齡小,可塑性很強:初中畢業生正處在身體和心智發育階段,可塑性非常強,接受能力和理解力都很好,有利于我們采用靈活多變的課堂教學形式。

1.3課堂教學形式靈活多樣,實踐教學所占比例較大。

1.4課程設置技能性大于理論性:學前教育的學生不需要高深的理論系統知識,他們的學科知識強調的是“能學、夠用、工學結合”。

2學前教育音樂課程教學的目標

培養能唱、能彈、能跳;能編、能導、能演;特別是會教的,具有初、中級音樂素養的教育人才。這對于學前教育音樂課程內容的設置,教學模式的選擇更具有啟發性。我們培養的幼兒教師應該是實踐應用型人才,因為他們教學的主要任務不是“傳道授惑”,而是幼兒音樂興趣的引入和智力開發。所以“會教”這種教學法的傳授就決定了學前教育音樂課是以“實踐課”為主,“理論課”為輔,“舞臺表演”為補充的課程設置模式。具體而言:(1)聲樂———能應用正確的歌唱發聲方法演唱簡單的幼兒和兒童歌曲。(2)鋼琴———能彈奏簡單的樂曲;能為各種風格的兒歌配上風格相宜的簡單的即興伴奏,并且能自彈自唱。(3)舞蹈———能跳一些中國的民族、古典的、現代的舞蹈,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對兒童舞的創編能力。(4)器樂———能演奏一些簡單的、常用的樂器,比如葫蘆絲、口琴、鈴鼓等。學前教育的音樂課堂傳授一定的藝術技能是必須的,但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愛崗敬業高度的責任心、耐心和愛心。如何組織好幼兒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這不但需要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做有利的引導,而且還需要學生參加工作后不斷地摸索和積累經驗。

3音樂教育的教學模式

3.1集體授課:音樂課教學模式主要是集體授課,而小組課是輔助的方式,設立個別的課程解決教學中的困難。集體授課主要是讓學生在課堂上通曉樂理,聯系合唱,為學生普及鋼琴以及聲樂等其他的知識。而且在集體課堂上,教師教授最多的就是理論知識,而且要保證講解的很透徹,例如在聲樂課上,要更正學生唱歌的狀態還有學生的氣息問題。同時也要注意設計教學情景,集體課程講究的是實踐性,在教授的過程中,讓學生知道兒童的心理,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技能。

3.2小組授課:音樂技能教授應該是具體的教學,而且在教學的時候講究系統性,盡管技能傳授較為復雜,但是也要為學生建立一個正規的音樂系統,經過長期的磨合,提高學生的教學技能。在集體課上學生不能全部掌握音樂知識,在小組課上可以繼續消化這些知識,使學生能牢記以及鞏固所學的專業知識。小組課的人不向集體課程那么多,最少的時候有5名學生,最多的也不會超過20人。學生的數量少,這樣教師也能及時的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不同的情況查缺補漏。因為人數少,在合唱的時候,教師能知道是哪一位學生發生出錯,有利于學生糾正錯誤。

3.3個別課:個別課程是除上述兩種之外的又一教學方式,而且這種課程更有針對性,一般針對學習非常好的學生,幫助她們提高自己的能力,培養出更好的人才。使其有更多更好的發展方向。而另一種是針對學習非常差的學生,這些學生能力差,可能是在課堂上不專心,也可能是因為對音樂不敏感,因此要設立個別課程,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中困難,使其能夠盡快的完成學習任務。

4音樂教學的內容

音樂教學必須有教學的內容,而且在設置內容的時候,應該注意,學前教育的音樂與專業的音樂不同,教學方式不同,教學的內容也不同。因此在設置教學內容的時候,要擺脫專業的框架,要為學生構建基本的音樂素養,這一問題是設置音樂教學內容的基本問題,也是普遍存在的問題。音樂專業畢業的學生,擁有較強的專業知識,但是因為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學習系統的教學方法,而不能承擔起中小甚至是幼兒音樂教育,而且這些學生,在教課的時候,沒有愛崗精神。幼兒是好動的,在學習的時候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有限,而且很多時候不能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部分學生在教學的時候很急躁,對學生沒有耐心,這都影響教學效果。為了解決以上的問題,就要重新的設置教學內容。

4.1自彈自唱:學前教育學生在要有一定的能力,而且會自助的學習,學生在上聲樂課以及演奏課的時候,使用的都是簡單的教材,學生在學習基本的音樂知識之后,就可以自彈自唱教材中的歌曲。教師也應該培養學生自助的能力,給學生布置任務,每學期要完成一些歌曲,而教師也要隨時的檢查學生完成的情況。

4.2情景教學:教師應該為學生創造一些教學的機會,可以讓學生多參加實踐,有或者是為學生建立一個場景,讓學生在這個場景下教學。通過多次的訓練才能讓學生有教學的能力。一名學生一個學期要完成幾次情景教學,而且每一個教學,教師都要在現場觀摩,為學生指點做錯,幫助學生成長。

4.3兒童歌舞音樂的創編:愛跳、愛唱是孩子們的天性,簡單的兒童歌舞音樂的編配也一個是學前教育學生必備的音樂技能。教師應該要求每個學生每個學期都要參與5至10個歌舞音樂的創編,并定期組織觀摩與講解。

4.4其他音樂興趣課程的開設:如葫蘆絲和二胡等樂器的演奏課、器樂合奏、節目展演等。

4.5這里我們要特別提到的一種應該長期開設的課堂教學與藝術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形式是—“合唱”教學。學前教育學制較長,人員建制對穩定,有利于合唱隊的建立。合唱有利于鞏固學生的音樂知識和音樂技能,還能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集體主義精神。

5結束語

學前教育在教學的時候有著自身的特點,就是這個特地決定著學前教育與其他專業的不同,尤其是在音樂課程的教學上,應該多樣化,無論是教學模式還是教學內容都應該采用多種的方式。在教學的時候不只是講究靈活性,還要注意實踐。學前教育的音樂課程還需要有能力以及有專業知識的人開展教育。

作者:文靜 單位:信宜市職業技術學校

參考文獻:

[1]鄭堯.粵東地區高校學前教育音樂技能課程反思與重構[J].北方音樂.2014(17)

[2]劉媛媛.淺談音樂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發展[J].學理論.2012(26)

[3]余紅霞.音樂課堂教學的音樂有效性及其策略(上)[J].樂器.2011(11)

[4]林春菲.我國學前音樂教育發展探析[J].文史博覽(理論),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