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非稅收入管理探索
時間:2022-02-19 09:15:20
導語:學前教育非稅收入管理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幼有所育”是在強調優先發展教育事業背景下首次提出的重要目標和方向。從2015—2017年昆明市P區公辦學前教育收入的詳細統計中發現,昆明市政府對學前教育投入嚴重不足。伴隨著昆明市非稅收入總額以及教育類非稅收入總額穩定且不斷增長的趨勢,解決學前教育投入不足問題有了新的契機和方法。根據學前教育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以捐贈、土地租用金、土地出讓金、彩票、債券等非稅收入用于學前教育經費是切實可行的。
關鍵詞:學前教育成本分擔;非稅收入;土地出讓金計提;教育彩票;教育債券
隨著政府報告有關“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號召的提出,學前教育問題的重視程度被不斷提升。然而,個別地方政府對學前教育的投入心有余而力不足。學前教育的發展與非稅收入的發展并不是毫無聯系。地方政府非稅收入占財政總收入比重越來越大,且非稅收入管理方式也在不斷創新和發展,這些都可以為地方政府在學前教育經費投入問題上提供幫助。因此,以昆明市學前教育現狀為基礎,研究如何根據地方非稅收入的特點為學前教育提供更為廣泛的資金支持,以擴大學前教育的普及性、普惠性和社會福利性的特點,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文獻綜述
趙海利(2011)發現,在學前教育發達國家中,大部分都以政府和個人作為教育成本分擔的主體,且政府和個人的分擔比例綜合考慮了效率、公平和國際經驗等因素。“學前教育成本分擔研究”課題組(2015)通過對1998—2010年OECD國家中政府、家庭、私人間學前教育成本分擔情況進行數據整理和分析發現:政府分擔了絕大多數成本,個人負擔比例從0%到35%不等,平均只占學前教育經費總投入的18.5%左右。魏聰、王海英(2015)根據2012年對全國12個省市2358所幼兒園的調研發現,我國政府對學前教育的分擔比為40.48%,家庭分擔比為56.99%,個人承擔了較大的壓力。我國學前教育財政投入占GDP的比例始終低于0.05%,而學前教育經費總量占教育總經費的比例也長期低于1.5%,與發達國家的3.8%相比,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相比,都有較大差距。廖莉、袁愛玲(2015)把學前教育定義為具有很強外部性的準公共物品。我國在學前教育的投入方面存在著投入主體錯位、投入缺乏保障、投入結構失衡等問題。
二、昆明市學前教育及非稅收入現狀
(一)昆明市學前教育發展現狀。2015—2017年昆明市毛入園率分別為100.63%、101.76%、101.40%。但截至2017年,民辦幼兒園占比高達72%,民辦幼兒園在園幼兒數占比70%。因此,昆明市較高的毛入園率很大程度上是大量的民辦幼兒園貢獻的,而民辦幼兒園通常情況下存在著保教工作不規范、師資力量不穩定、管理機制不成熟問題。更重要的是,民辦幼兒園幾乎得不到政府財政性的補助,高昂的學費只能由個人和家庭承擔,這使得學前教育成本分擔的主體成為了個人和家庭,增加了居民生活負擔,嚴重影響居民生活水平和質量。(二)昆明市P區公辦幼兒園經費來源情況。從以昆明市P區公辦幼兒園2015—2017年辦園經費來源看,財政補助占總經費來源分別為75.17%、86.86%、85%。事業性收入作為重要的非稅收入一直保持穩定且較低的水平。從2016年開始,昆明市P區學前教育經費需求陡然上升,增加的部分幾乎全部由教育事業費撥款彌補。從中我們發現以下兩個問題。第一,學前教育經費的來源渠道單一且主要由財政補助承擔,辦學經費籌集被動,公辦幼兒園過度依賴政府性財政經費,政府財政壓力有逐漸增大的趨勢。第二,作為教育類非稅收入重要組成部分的教育附加費在昆明市P區學前教育領域的使用為零,而另一項本可成為學前教育經費主要來源的捐贈收入僅占總經費的0.054%左右,捐贈類型的教育類非稅收入渠道急需打通,管理體系亟待建立。而地方政府不斷增加的非稅收入對于幼兒園這樣的準公共產品的貢獻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三)昆明市非稅收入及教育類非稅收入現狀。昆明市的非稅收入逐年遞增,截至2012年底,全市非稅收入(包含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達426.86億元,超過一般預算收入的378.39億元,非稅收入占GDP比例達到14.18%。其中政府性基金占了很大的比例,非稅收入快速增長跟政府依賴于土地財政息息相關。昆明市政府性基金由政府職能部門根據規定征收,比如城市建設基金基礎設施配套費由市規劃局在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前按規定收取、教育費附加由地稅務局對繳納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等三稅的單位和個人按實際繳納的三稅的稅額2%征收。2015—2017年昆明市教育類非稅收入有所波動,整體而言卻相對穩定,三年的總額都超過了1.7億元。但隨著昆明市教育類非稅收入數額穩定且有增長的趨勢,稅源不斷擴大,地方政府卻一直沒有出臺相關的政策法規,將對學前教育的支持納入到非稅收入支出當中。
三、國內外的經驗
(一)日本:多渠道籌集學前教育經費。日本政府將2015年度消費稅的增收額全部作為社會保障財源,其中95%用于充實和穩定社會保障,5%用于充實兒童及育兒經費,并將兒童及育兒追加為社會保障對象。在非稅收入方面,日本彩票也是教育經費的重要來源,除了作為中獎者的獎金,用于彩票印刷、販賣以及日本彩票協會的宣傳費用以外的收入,都作為地方政府的收益金,用于公共事業投資。以北海道札幌市財政局的一份資料為例,在2004年彩票收益(總計62.6億日元)的支出情況中,中小學和幼兒園用房的增建和改建工程支出為23.6億日元。(二)香港:非稅收入轉移支付優惠非牟利幼兒園。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采用直接資助方式對非營利性幼兒園的教師工資進行專項資助,其初衷就是為了讓那些非營利性幼兒園在無須大幅提高學費的情況下,能夠聘請足夠的幼兒園教師,以符合政府所訂定的最低合格幼師比例,并且把政府的資助全數用于支付教師的薪金。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相繼制定了《發還地租》、《非牟利幼稚園租金發還計劃》等政策,旨在對符合資格的非牟利學前教育機構發還租金、差餉及地租。(三)美國:多種形式的教育類稅收及非稅收入。美國也通過彩票收入為學前教育提供著源源不斷的支持。包括加利福尼亞州、伊利諾斯州、密歇根州、新漢普郡、新墨西哥州、紐約州在內的11個州發行彩票專門用于學前教育,其中有些州發行的彩票就直接稱作教育彩票,相關立法也稱作教育彩票法。同時,相關法律一般都規定,彩票收入是對已有教育資金的補充,而不是替代。除了彩票以外,美國各州還采取了許多形式的非稅收入用于支持學前教育。例如,亞利桑那州將土地收入指定用于學區建設;加利福尼亞州學區得到的額外地方收入來自納稅人批準的宗地稅、地方銷售稅、地方使用者付費、私人支持學校基金等;明尼蘇達州的比賽門票收入;新漢普郡的賭博收入等。
四、啟示及政策建議
(一)明確預算內教育事業費中預算內學前教育事業費。所占比例以學前教育發達的部分國家為例,除韓國、澳大利亞外,其余匈牙利、法國、捷克、墨西哥、德國、意大利、愛爾蘭、荷蘭、奧地利、英國、葡萄牙等11個國家的教育預算中學前教育所占比例均超過6%。因此,在以預算內教育事業費作為財政性教育經費為主要部分的情況下,昆明市應該將其基準線設定為8%左右。(二)明確教育費附加用于學前教育比例基準線。我國部分地區已經在這方面有了實質性進展,浙江省、陜西省咸陽市已提出教育費附加不低于20%用于學前教育投入的政策要求。據昆明市地稅局數據,2010年,入庫教育費附加8.4164億元,同比增13.1%;入庫地方教育附加2.7379億元,同比增23.4。從昆明市政府政策的角度明確教育費附加中不低于20%比例用于學前教育投入具有一定可行性。(三)明確土地出讓金收入中計提一定比例用于學前教育。根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大財政教育投入的意見》(國發[2011]22號)的規定,從土地出讓收益中嚴格按照10%的比例計提教育基金,作為各地區地方財政性教育經費的來源之一。2018年6月,昆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1.9%,比上月提高1個百分點,漲幅在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排名并列第11位。在2017年中國地級城市土地出讓金排名中,昆明市以450.9億元居全國地級城市第14位,同比增長137%。若按照學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規模進行劃分,新增土地出讓金是新增教育經費的來源之一,作為昆明市非稅收入重要組成部分的土地出讓金收入中應有不低于2%的比例用于學前教育。(四)開發以非稅收入為主的支持學前教育的手段。昆明市可以效仿上文中所述國內外政府做法,通過開設教育彩票或者根據已有的從彩票收入中劃撥轉款專項使用的方法,以設立專項資金的方式充分利用彩票收入支持學前教育發展以及學區建設。同時,昆明市還可以根據自己的應稅財產評估價值,發行債券以支持幼兒園新校舍建設。
參考文獻:
[1]“學前教育成本分擔研究”課題組,李宏堡,王海英.OECD國家學前教育成本分擔現狀及其啟示[J].學前教育研究,2015,(3):26-37.
[2]王福蘭.日本學前教育財稅支持新政及借鑒[J].稅務研究,2016,(6):84-88.
[3]張雪艷.教育類事業單位非稅收入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審計與理財,2017,(11):45-46.
[4]羅曦.昆明市非稅收入管理流程再造[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14.
作者:張格彬 單位:云南大學
- 上一篇:抑郁癥患者健康教育研究
- 下一篇:遠程教育教師專業素養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