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型高校學前教育人才培養思考

時間:2022-06-28 03:09:29

導語:應用型高校學前教育人才培養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應用型高校學前教育人才培養思考

一、引言

人才培養模式包括人才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舉措。人才培養目標包含人才培養的質量標準和規格要求,人才培養舉措包含人才培養的內容、手段、制度和評價等。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是應用型高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理性選擇。

二、應用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2018年以來,筆者綜合研究了山東省內39所應用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發現在人才培養模式方面存在不少問題。1.培養目標定位不太科學。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學前教育的功能和內涵不斷拓展深化。從事家庭教育、托幼機構教育、早教機構教育、幼兒園教育等工作,都要求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然而,許多應用型高校創辦學前教育專業的時間較短,文化積淀不夠深厚,往往照搬照抄研究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對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夠準確,對學生專業核心能力和職業能力培養重視不夠,導致人才培養質量不高。當前,應用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不盡如人意,個性不夠鮮明,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對幼兒教育人才的需求不太契合。2.培養規格不夠嚴謹。應用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指根據培養學前教育專業人才的教育目的與約束條件,對教育活動的預期結果,即對學生的預期發展狀態所做的規定。通過考察山東省內39所應用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文本表述,可以清晰看出,相當部分應用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規格與培養目標不完全匹配,存在培養規格雜亂、模糊、難以落實等問題。絕大多數應用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培養規格中出現了“創新精神”“實踐能力”“藝體技能”“教育理念”“教育科研能力”等描述,但沒有緊密聯系人才培養目標,層次不夠分明,可操作性不強,不能彰顯應用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特色與優勢。3.課程體系有待完善。課程教育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基本途徑。當前,各類幼教機構教師數量需求較大,培養合格的幼兒園教師成為應用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主要目標。為規范教師職前培養,教育部制定出臺了《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試行)》(教師〔2011〕6號),對幼兒園教師職前培養的目標和六大課程模塊進行了翔實說明,然而很多應用型高校在貫徹落實該文件精神的過程中出現了偏差。例如,有的應用型高校對“幼兒發展與學習”“幼兒教育基礎”等學前教育專業必修課程缺乏整合,重復設置,導致學生專業理論素養較低;有的應用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課程結構不合理,公共必修課學時過多,幼兒教育五大領域課程所占比例較小,無法適應新時代幼兒教育發展的需要。此外,應用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要彰顯應用性,構建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的實踐課程體系,包括專業技能訓練、學年論文、實習見習、社會調查等內容。然而,調查中發現,部分應用型高校實習時間安排存在問題,導致學生保教實踐能力培養效果不佳。4.人才培養機制不健全。應用型高校只有把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放到首位,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多元化需求。應用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需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備科學精神、人文素養,掌握良好的保教技能,實現人文素質與專業技能協同發展。當前,部分應用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在人才培養機制方面存在不足:辦學模式不成熟,利用社會資源不充分;選用的教材不能滿足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要求;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脫節,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有待改進;質量監測機制不健全。此外,盡管很多應用型高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社團活動、志愿者服務活動等,但這些活動多為參與面較廣的通識教育活動,彰顯應用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特質的活動較少,對全面提升學生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的作用不夠明顯。通識教育機制與專業教育機制銜接不夠緊密,畢業生的社會適應能力較弱。5.培養目標未反映出學前教育領域前沿發展趨勢。隨著社會的發展與時代的進步,學前教育領域正在發生著深刻變革。越來越多的研究成果表明,3歲以前是一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生長發育階段。另外,隨著三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相繼實施,我國幼教事業獲得快速發展。在公辦幼兒園教育發展提速的同時,大量民辦性質的幼兒園、親子園、早教機構、育嬰機構等不斷涌現,體現出學前教育機構類型的多樣化。同時,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改善和教育理念的轉變,幼兒家長對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需求強烈,如幼兒營養、幼兒行為干預、親子互動、嬰幼兒智力開發等。然而,許多應用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過多地關注3~6歲的幼兒,忽視3歲之前的教育,并且培養目標過于單一,沒能緊跟當今世界學前教育的發展趨勢,與社會現實的契合度有待提升。

三、應用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應用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應探索完全學分制改革,以學生所修學分來測量其學業進度,以修滿規定的最低總學分作為完成學業的標準,推行融選課制、導師制、學分績點制、彈性學制等為一體的教學管理制度。同時,應用型高校要以課程體系建設和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為抓手,構建學生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1.合理定位應用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應用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要科學清晰,對學生應具備的知識、技能和素質提出明確要求,對課程體系建設發揮統領作用。應用型高校要堅持專業培養、特色培養、全人培養三結合,研究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學前教育專業發展前景?;谝陨嫌^點,我們認為,應用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是:面向學前教育行業和區域經濟社會幼教一線需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擁有國際化幼教視野、科學精神、人文素養和健全人格,熱愛并尊重幼兒的新時代學前教育工作者。圍繞上述目標,完全學分制下應用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應注重對學生進行個性化培養,強化學生專業優勢,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一方面,重視對學生進行博古通今、學貫中西的通識教育,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另一方面,注重專業教育,培養學生專業自信,使學生能夠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游刃有余??傊瑧眯透咝R箤W生成為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綜合素質較高,能夠勝任幼兒園、早教機構、學前教育科研機構、教育咨詢與培訓機構等兒童教育部門的教學、研究、管理與服務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2.細化應用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規格。筆者認為,應用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規格主要包括思想品德、業務能力與身心素質三個方面。應用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應強化學生科學精神、人文素質和師德的培養,這是人才培養規格最基本的要求。另外,應用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要彰顯本校辦學特色,細化人才培養規格,使得學生專業知識博、專業理論優、專業技能強、身心健康、綜合素質高。3.科學設計應用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體系。應用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體系由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和教育實踐課程三大類組成。基礎課程主要包括思政類、語言文字類、自然科學類、人文社科類和工具類等課程,開展通識教育,旨在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備良好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形成健全人格,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專業課程主要包括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核心課,旨在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兒童觀、幼兒教育全面發展觀,熟知現代學前教育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規律,擁有教研結合、理實結合的能力。教育實踐課程主要包括教育實踐(幼兒園實習、見習等)和社會實踐(軍訓、勤工助學、社會調查、志愿者服務、藝術創作展、畢業論文與畢業匯報演出等),旨在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4.構建應用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綜合素質培養體系。應用型高校通過標準化管理、規范化運作與科學化學分認證,構建人才綜合素質培養體系,切實保障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質量。一是強化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推進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建設,引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幫助學生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二是注重心理素質教育。采取設立心理健康宣傳月、舉辦心理健康社團活動等方式,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三是打造校內培訓平臺。引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積極參加迎新生晚會、專業技能匯報演出、歌唱大賽、戲曲大賽、話劇大賽、演講比賽、辯論賽、舞蹈大賽、健美操大賽、手工作品大賽、書畫大賽等文體活動,全面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四是打造校外實踐平臺。應用型高校聯合政府、企事業單位以及社會組織定期開展教學技能大賽、公益志愿者服務等,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提供潛能開發、展示自我的空間,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總之,實現“課堂培養+社團活動+校外實踐”一體化育人,突破時空限制,校園文化、文體活動、社會服務、頂崗實習等多個領域協同促進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綜合素質提升。5.增強應用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現實性與前瞻性。應用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旨在培養學生具備現代學前教育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為學生畢業后從事學前教育教學、培訓及研究工作提供學術支撐和智力支持。因此,應用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一定要立足于學前教育發展需要,在課程內容上精心選擇學前教育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特別是要把0~3歲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等內容納入課程,使學生與時俱進,不斷更新完善知識結構。6.健全應用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考核評價機制。健全人才考核評價機制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必要條件。一是采用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專業核心能力、職業技能達標、專業理論水平、社團活動組織能力、活動競賽水平、實習見習成效、社會實踐業績等進行評價。二是積極推行“學歷證書+多種職業資格(等級)證書”制度??己嗽u價體系中應明確要求學生在取得學歷證書的同時,還需獲得教師、心理咨詢師、育嬰師、營養師等多個職業資格證書,以及計算機、英語、普通話等必要的等級證書。三是建立學生學業預警機制。安排學業導師對應用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全過程進行監控,及時對學業進度不達標的學生進行預警,對學生學業規劃提出改進建議并指明發展方向,激發學生內在學習動力,積極設計適合自身發展的學業路徑,有效調控自己的學業進程,最終圓滿完成學業。

[參考文獻]

[1]劉澤坤.教育管理的法則和藝術[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5.

[2]黃小麗,任仕君.學前教育專業本科人才培養規格現狀與存在問題分析[J].學前教育研究,2012(6).

[3]李麗娥.“應用型”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實踐探索[J].經濟研究導刊,2017(21).

[4]黃翠華.應用型本科院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思考[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1(8).

[5]徐躍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目標研究[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10(5).

[6]徐興林,趙梅蓮.學分制下應用型民辦高校人才培養方案的創新優化[J].教育與職業,2018(1).

[7]蔣宗珍.應用型本科院?!叭Y合式”人才培養模式構建——以學前教育專業為例[J].中國成人教育,2016(22).

[8]王麗娟,鮑麗.地方本科學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與探索——以安康學院學前教育專業為例[J].陜西教育:高教,2017(6).

[9]徐媛媛,徐興林,王金躍.基于完全學分制的高校課程建設[J].教育與職業,2016(23).

作者:徐興林 單位:青島黃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