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基礎教學實例分析論文

時間:2022-12-02 05:26:00

導語:計算機基礎教學實例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計算機基礎教學實例分析論文

【摘要】: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的應用范圍已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幾乎所有領域。培養學生計算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實際使用能力已成為高等職業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本文針對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論述了在當前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學方法的改進。

【關鍵詞】計算機基礎、高職高專、案例教學、集中實訓

計算機基礎課程是高職高專院校各專業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也是學習其它計算機相關課程的先導課。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并培養他們利用計算機技術來解決本專業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學生以后走向工作崗位奠定良好的基礎。

計算機基礎課程現狀分析

現今教學過程中有以下特點:

1、新生入學水平差異較大

我校是山東省一所高職院校,在這幾年的計算機基礎教學中,我發現新生的入學水平差別比較大。這主要是因為我國中學計算機及信息科學的文化教育地區不平衡。大致可分三個層次:少數學生已熟練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這類學生一般為中專生,在職高期間學過此門課,有時會感覺所教內容太淺,但他們的實際水平尚未達到大學計算機教學的目標。第二類學生家里有電腦,在入學前能初步應用計算機網絡,瀏覽網頁,QQ聊天,經常玩游戲。經常很容易滿足現狀,需要教師特別注意引導的對象。還有一部分學生接觸計算機極少,連打字都是一指嬋,可以說是計算機知識一片空白。對上課所講內容不能完全理解、消化,這類學生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注意特別輔導并注意方法,以免使學生產生自卑心理。

2、課堂理論教學達不到預期效果

部分學生眼高手低,看到教師熟練的操作演示,認為非常簡單,注意力不夠集中。部分學生課堂上能夠認真的聽課,練習也按要求完成,但不能活學活用,尚不能把所學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學生沒有做課堂筆記的良好習慣,上課時聽懂了,但經常是自己上機實踐時就忘記得差不多了。

3、學生上機實驗時面臨的誘惑比較多

機房實驗室的電腦上安裝了一些小游戲,而學生自己又沒有自制力。例如學生有可能玩游戲,偷著看小電影,看MTV等做一些與課堂內容無關的事情。這時,老師要正確的引導。

4、學生對本門課程重視程度不夠

很多學生認為和在初,高中階段一樣,計算機課程只是一門副科,用途不大,和自己專業沒有太大關系。造成學習態度不認真,學習主動性很差。需要教師及時的進行引導,教育,使學生改變這種觀念,從而端正學習態度。

教學方法探討

1、改進理論課堂教學方法

(1)轉換教師的角色。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的主動建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特別是在學生學習不夠主動時,給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去探究,然后進行交流和討論,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同時也能極大地促進培養學生的成就感。

教師講課要“精講。”就是在學習內容上圍繞當前和將來的使用精心選擇,堅決舍棄那些現在用不到、將來也用不著的內容,突出“技術應用性”,不過分強調學科的“完整性”。具體來說,在教學過程中,要少而精地將知識點講授清楚,多給學生思考問題的時間。盡量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交流,允許學生在課堂上向教師提出問題,將問題引入課堂。

(3)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利用多媒體教學,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提前制作出多媒體課件。多媒體教學具有生動形象、趣味性強、內容豐富等特點,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思維能力、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計算機基礎的內容在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學內容是很難用語言進行描述的,借助計算機進行輔助教學,再配合教師的講解,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公務員之家

2、突出實踐環節,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

計算機基礎課程作為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上機操作,不僅能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而且能使教師把握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時發現和解決學習中出現的問題。所以,一方面在教學中要保證上機實踐課與理論課有合適的比例,計算機基礎課程1:1的比例較為合適。另一方面在課程表安排上,盡量不要把理論課和實踐課的時間排的間隔過長,否則學生等到上機課時容易忘記理論課所講的內容,要趁熱打鐵。

教師應高效利用每一節上機課,在課前對上機實驗做出明確安排,明確每次實驗的目的、任務、內容與要求等,課后要求學生寫出上機實驗報告,主要讓學生掌握上機操作的步驟。例如在講解WORD文字處理軟件時,一些大家較熟悉的常用功能以上機練習為主,同時對一些既實用又不熟悉的高級功能及使用技巧,也要有計劃的進行講解,練習。如郵件合并功能,一般不會引人注意,但在實際應用中,如制作錄取通知書或者邀請函等,這些信件的主文檔相同,只是具體數據有所變化,教師在進行示范演示之后,讓學生自己練習。并讓學生利用這一功能給多個學生制作賀卡,加上一些藝術效果,得到自己滿意的作品。

3、任務驅動式教學

對于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這種實際應用要求較高的課程,任務驅動式教學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例如在講解WORD中表格的操作及屬性設置問題上,我們可以選取讓學生自己制作一個課程表或者學費收據這樣解決實際問題的典型案例講解。學生動手操作時會碰到具體困難,例如課程表中的斜線表頭是怎么繪制的?文字內容是怎么設置垂直居中的?學費收據中的橫向文字是怎么輸入的?帶著這些問題去學習新的知識,使學生直觀地、形象地學習相關的知識,還可以培養他們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4、集中實訓

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的實訓目的是提高學生對辦公軟件的綜合應用技能。使學生能熟練的進行WORD排版,制作電子表格報表,應用PowerPoint制作內容完整,結構清晰,具有動態效果的演示文稿。在學期末課程結束后安排一周的集中實訓,讓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制定好計劃,每一階段集中完成一作品的制作,解決實際應用中的問題。實現由知識到能力的轉化。

結束語

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是一項系統工程,面向社會需求,實際應用。只有在教材、學生、教學方法上多方位加強力度,才能使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的質量得以全面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