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初級中學信息技術教育
時間:2022-01-11 10:15:33
導語:淺析初級中學信息技術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拋磚引玉,抓好導入環節
針對中學生的認知特點,面對已經具備一定信息技術知識的中學生,教師的主要教學任務就是引導和點撥,尤其是在導入環節,教師不應急于向學生陳述本節課的授課內容,而應由問題引出,讓學生在主動思考、主動探究中隨著教師走入教學的下一個環節。如,教學PowerPoint2000時,教師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如何才能去掉應用模板效果嗎?”學生聽到問題后,陷入深深的思考,紛紛在電腦上不斷地進行嘗試。教師看到學生一頭霧水,找不到方向時,則委婉地說道:“那就讓老師帶領你們走向下一個環節,或許答案就在里面。”學生們為了解答心中的疑點,非常專注地聽教師的講解,從前景圖案、背景圖案的具體設置講解到演示文稿、幻燈片的播放等等。掌握了初步的信息技術知識,教師讓學生再次進行實踐嘗試,看看導入問題如何解決。有的學生通過對前景圖案顏色與背景圖案顏色進行對比、交叉、融合等的設置,最終發現,如果圖案設置為白色,把背景設置為白色,最后就能去掉應用模板效果,但唯一的問題就是將圖案也設計成白色顯得有些困難。也有的學生經過演示文稿的幻燈片屢次點按、播放后,驚喜地發現在設置幻燈片背景時,窗口最下方有個選項———“忽略模板的圖案”,正所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只要點下這個選項圖案也就可以成為白色。在導入環節教師拋出問題,讓這一問題成為學生思維的主線,始終困擾學生,學生生出解決問題的急迫感,于是對教師的講解就會專注聆聽,對每一信息技術的知識則會不斷加強自我的認知和理解力,為最終解決問題積淀必要的知識基礎。
二、簡潔精煉,注重教學實踐
教師喋喋不休地講解信息技術知識,相信很快就會讓學生處于睡眼朦朧的無聊感中,尤其是面對當前最有廣闊發展前景的信息技術,學生急于知道更多、更廣、更深的信息知識,需要教師給予恰如其分的巧妙引導、精講啟迪,教師冗長的贅述剝奪了學生自我思考、自我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在信息技術授課環節中,教師一定要做到簡潔精練地講解知識,把時間留給學生通過上機實踐不斷進行自我探究、自我摸索、自我發現、自我體驗、自我驗證等,才能讓語言所講述的知識深深印入學生的腦海中。依然以PowerPoint2000為例,它有幻燈片瀏覽視圖、普通視圖、幻燈片視圖、大綱視圖和幻燈片放映視圖等五種視圖,五種視圖的功能和具體操作各有側重點,如何讓學生能夠對各個視圖進行熟練演示,并能夠自由切換,教師的講則是一種短而精練的語言引導,下設每一個小組完成其中一個視圖的操作,讓學生充分發揮自主性,在實踐操作中摸清每一種視圖需要使用的操作方式,不需要教師一個動作一個指令地去下達,而是將探究和解決問題的權力交到以小組為單位的學生手中,讓他們不斷嘗試,不漏掉任何一個按鍵,并將教師的引導運用到實踐中,成為一種方向的指引,讓學生成為發現者、探究者、解惑者。當學生歷經重重困難找到視圖顯示、運用、切換的途徑和方法后,學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會充滿心扉,從而成為完成下個任務目標的催化劑。
三、交流融合,集思廣益
信息技術教育是一堂生機勃勃的魅力課堂,教師在每一個環節都要鼓勵學生發揮自我的主動性,積極思考,執著探究,才能體會到信息技術的奧妙,感受其蘊藏的豐富內涵和無限的活力。信息技術的運用為人與人的交流提供了最便利的方法。教師可以將布置的作業放置于班級的“交流群”中,讓學生就相同的問題進行談論、探究,讓學生的思想進行融合,從而取長補短,為問題的解決提供多樣的、多元的途徑,并從這些途徑中尋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使得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越來越強,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信息素養。當然,課堂是進行信息技術教育的一個主要方式,而課外更是學生進行實踐的開闊舞臺,教師要組織學生去觀看和體驗先進的信息技術的運用和成果,鼓勵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跨地區進行多方面的交流,才能拓展學生的視野,讓信息技術成為學生熟練掌握的工具,并開動學生的思維,不斷創新信息技術,提高技能水平,激發創新火花。
作者:王元 單位:甘肅省蘭州市第十四中學
- 上一篇:高等教育學生管理探析
- 下一篇:數學課堂信息技術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