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員工作與大學生養成教育

時間:2022-10-17 02:44:01

導語:輔導員工作與大學生養成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輔導員工作與大學生養成教育

摘要:本文以輔導員工作為視角,針對當下大學生在校的突出表現,強調對大學生進行養成教育的重要性。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對學生養成教育的培養,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輔導員;養成教育;習慣

一、大學生“養成教育”的內涵

中國傳統的“養成教育”,一般指對兒童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培養。今天我們所說的“養成教育”已經超越了兒童蒙養,成為一個教育學的范疇。“從簡單層面上看,形成良好習慣就是教育。”高校教育是有針對性、有目的地培養大學生,引導大學生形成自我約束力,進行自我教育與管理,切實提升思想與心理兩方面的素質,通過學習過程和實踐活動過程的教育,養成良好習慣,為今后的社會工作奠定扎實基礎。養成教育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第一,養成優良的學風。不僅要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端正的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應當將“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提升個人自主學習意識,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第二,高尚品行的養成。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為目標,主要教育學生要熱愛祖國,以國家發展為主,遵守國家制定的相關守則、文明守禮、具有無私奉獻的精神,將學生的自立自強自主意識培養作為重點培養目標。第三,養成良好的心理習慣。心理包含情緒、意志、自信等多方面因素,學生的身心健康是極為關鍵的內容,培養學生擁有健康的心理,培養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第四,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生的生活習慣體現在宿舍整理、作息、就餐、儀容儀表等多個方面,科學的生活習慣,是培養學生自立自強的重要基礎。第五,養成良好的人文素養品質。人文素養包含個人道德、團隊精神、健康體魄等多個方面,主要從校園文化入手進行培養。

二、輔導員工作的內涵

1.輔導員角色的定義。“一個國家國庫殷實,公共設施華麗,并不能說明這個國家就是繁榮的。真正繁榮的國家,公民的文明素養極其重要,公民的受教育程度,道德的高低都是衡量國家繁榮的關鍵因素。”大學生思想教育的關鍵在于輔導員,思想教育工作全部即包含了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責任教育等。輔導員工作的導向作用是要使學生有明確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行為規范。2.輔導員的實際工作內容。輔導員在把握國家對大學生教育的政策方針范疇之內,每天與不同學生接觸,又要有不同的工作方式方法。具體說來,輔導員工作的每個環節都會影響到學生的成長和教育。從新生入學教育、校紀校規學習、學習目標培養、課堂紀律要求、班級管理制度、班級干部選拔、獎助學金評定、貧困補助政策、學生黨建工作到學生課堂之外的宿舍文化建設、個人生活習慣養成、個人交往原則、個人安全教育等,再到學生個人心理問題疏導、解決與家長、家庭的矛盾問題,延伸到社會上的還有學生社會實踐、就業等問題。從學生生理方面到心理方面,從學生個人到學生與家庭、同學、社會之間的矛盾,輔導員都要求有較強的了解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輔導員實際工作內容與學生養成教育的關系。養成教育的內涵與輔導員工作的實際內容相結合,構建了良好的大學生養成教育的平臺。將行為訓練作為重點,再融入多樣化的教育,將學生的知識、道德、習慣進行全面鞏固,形成良好的道德習慣。比如,在大學生的行為規范養成教育上,尤其在職業類學校,是輔導員工作的一項重要但是困難的工作。學生沒有良好的生活習慣,早起床困難,到課情況不能保證。這就要求輔導員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我校為例,每天晚上輔導員老師主動查宿,督促學生早睡,早上七點鐘開始督促學生早起,進行早讀和課前準備工作。行為規范的養成需要一個過程,通過師生不懈的努力。在本學期,我校學生晨讀的效果明顯,學生到課情況良好。學生逐步養成的早睡早起,重視學習的習慣。養成教育是高校思想教育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良好的文明素養是正在成長時期的大學生最為重要的教育。教育方針實現全面貫徹,首要步驟是做好養成教育工作,培養出符合新時期發展的人才,這是發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必經之路。

三、大學生教育缺失的主要表現

1.缺乏團體意識,個人意識過高。一些大學生受到各種外來文化的沖擊,慢慢失去了中華傳統思想的美德熏陶。表現出來的是個人的張揚個性,有極強的競爭意識,個人表現力意識過強。然而,過度的個性張揚常常使他們在集體生活中容易產生摩擦,缺乏有效的溝通和處理問題的辦法。一些學生不會顧及他人的感受,站在自身的角度看待問題,缺乏團隊意識,團隊協作能力極差。比如,在學校召開各種比賽時,有的同學認為自己的私事重要,比賽可有可無。同學們參與的積極性不高,以至于出現班級無人參加,輔導員需要做很多的思想工作才能有學生勉強參加。這種集體觀念淡漠的思想已經成為阻礙學生德育發展的重要因素,對輔導員工作的開展造成困難。再如,一些學生個性張揚,看見別的同學不順眼就惡語傷人,甚至圍觀群毆等。由于對自身重視度過高,所以做事情前都不會考慮到別人,認為自己想做,對別人的感受總是置之不理。2.缺乏科學、文明的生活與行為習慣。在大學時期,學生的培養內容必須要以生活習慣與學習習慣為切入點,自我養成良好的習慣對大學生來說極其關鍵。如果所有的事宜都根據學校的安排進行,連吃飯、睡覺、自習都是強制性的,那會顯得多么可笑。但是,當前的確還有很多大學生無法自我約束,個人生活安排性差,作息時間不規律,健康意識過低,還是過著學校推一步往前走一步的生活。主要表現在:宿舍衛生亂,學生休息時間不固定,吃飯時間不固定。可以說,學生當中經常出現通宵游戲,不出席早操,上課遲到、早退等情況。在公共場合中,一些大學生經常出現亂丟垃圾、隨地吐痰等不文明現象。有的學生拿公共財產出氣,破壞教室、廁所的墻壁與門,在桌椅上亂刻、亂畫,將圖書館的圖書拿來隨意撕頁等。3.學習態度淡薄,找不到學習的目標和爭取向上的動力。大學生經過了激烈的高考競爭,在進入高校學習過程中態度已經松懈,壓力無形中減小。久而久之,網絡游戲、交友等社會化的行為活動會占據大學生的學習時間。加之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對所學專業現狀和就業的不關注,導致學生學習沒有動力和目標,甚至出現逃學、厭學的現狀。在退學的學生中,由于厭學、學不會的原因退學的學生占據主要位置。筆者曾經在一個50人的班集體中做過調查:知道自己為什么選擇來到這個學校的學生有5人,是父母要求來的有36人,還有9人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會選擇到本校來學習。在一個人的成長中,目標就是燈塔,只有確定好學習的方向,才能勇敢地朝向它前進,否則只會在大海中盲目隨波逐流。4.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根據心理學發展的年齡階段劃分,大學的階段是學生心里逐步走向成熟的關鍵,在大學這個重要的時期,形成個體完整的人格特征是大學生學習的另外一面。但實際上,在競爭激勵的社會當中,大學生是有極大的心理壓力,加上自身本身的心理承受力不強,受到社會功利性質影響,希望取得成功的動機非常明顯。大學生情緒體驗波動大,容易產生暴躁的情緒。有的大學生戀愛觀不端正,人際關系處理不好,就業壓力大等。有的大學生抵抗挫折的能力極弱,面對困難時經常會非常緊張,表現出情緒低落、解決問題能力弱等現象。只要生活或者學習上遇到困難,一些學生的心理會出現負面情緒。

四、拓寬大學生養成教育的平臺

1.構建完善的規章制度,提升育人管理力度。在大學生養成教育的過程中,管理是必要的手段。管理必須以科學完備的規章制度作為基礎,學生日常管理的規章制度包含學生的教室、宿舍、日常行為等多個方面,與大學生的生活、學習都有緊密聯系。因此,輔導員應當制定科學完善的班級管理制度,并不是將規定強制性的壓到學生身上。要充分考慮大學生的身心特點、個性特征、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制度構建的過程必須讓學生加入其中。例如,宿舍內部的衛生管理,可以讓學生自行制定,讓學生明白哪些行為屬于不規范的,哪些行為是要積極倡導的,將制度當成是自身需要遵守的必要守則,從傳統的輔導員要我做的形式轉變為我主動要做的形式。2.養成教育必須懂得把握時機。不管習慣是好還是壞的,一旦錯養成后想要改變就相當難的。所以,剛入學的階段是教育最為重要的時期,也是今后教育取得成功的基礎。通過以往的教育經驗,筆者總結出,要切實使得大學生養成教育,就必須從剛入學時就開始抓起。新生入學所接觸的所有第一次都必須要非常重視,相關的禮儀、品質、意志、觀念的培養都必須特別注重,為學生的大學四年學習以及今后的工作奠定扎實基礎。學校要定期開展座談會、課外活動,促進新生的角色轉變,使新生養成獨立自主的好習慣,獲取更多有效的學習方式,使其在大學的學習生活更加順利。3.養成教育必須要重視輔導員的作用。新生入學首先接觸的是輔導員,輔導員在新生教育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輔導員必須要起到引導效用。“學生的知識吸收以及思想進步,都離不開教師的指導,教師對學生產生的影響是巨大的。”教師必須在教育過程中起到表率作用,以身作則,影響學生的思想、道德、學風等多個方面。在大學時期,與學生接觸最多的當屬輔導員,輔導員的一言一行都會在潛移默化當中影響著學生,對養成教育的成效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輔導員必須要不斷提升專業技能與道德修養,以此在學生養成教育過程中起到積極作用。輔導員要用講道理的形式教育學生,關注自身的言行舉止,用個人魅力熏陶學生,在各個方面都做到表率作用。4.養成教育要重視與家長加強溝通和協調。大學生在學習習慣、生活習慣、文明道德習慣等方面,都會通過行為的觀察、模仿、嘗試逐漸形成思想觀念和行為習慣。學生在校內校外保持行為習慣的一致性,這需要家庭這個重要的教育平臺對學生起引導作用。輔導員要經常性的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改變家長刻板的、片面的認識,改變家長認為學生只要學習好,其他行為習慣差點沒關系等的看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家長的教育作用必須要發揮到最大限度,起到帶頭作用,引導孩子走向文明的道路。學校通過家庭教育的平臺進一步促進學生養成教育,對校內教育起到延伸和保障的作用。5.養成教育需要輔導員付出長期的堅持,具備堅韌的毅力。根據相關研究得出,人的大腦需要用21天構建一條新的神經通道。經過21天的新理念、新行為的影響,人們會漸漸養成新習慣,經過3個月的重復,會形成穩定的習慣。因此,我們的養成教育需要學生在比較長的時間內重復某種固定的理念或行為,才可能達成一定效果。輔導員的工作就是要在學生行為習慣養成的初期給予心理疏導和鼓勵,同時在后期要不斷地進行習慣的監督和要求,以此將行為持續下來。輔導員在學生養成教育過程中所起到的督促作用,是一個長期工程,需要付出超過一般工作所需的時間和耐力,才能有較好的效果。大學不僅是學生思想和心理逐步走向成熟的階段,更是學生良好的習慣的養成的重要時刻。與中小學相比較,大學的養成教育更多的就是培養學生優秀的品德、健康的人格、全面的素養等。在大學注重養成教育,是對學生人生長路的負責,更是為國家培養人才的重要步驟。輔導員擔負的使命決定了要努力培養學生全方位發展,在日常的工作中將養成教育的內容滲透、教導、升華,使學生受益匪淺,成為優秀人才。

作者:魚璐 單位:商洛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邢國忠.把大學生養成教育作為高校育人的重要途徑[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

[2]龐然,等.大學生養成教育的實施途徑芻議[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

[3]彭鳳飛.養成教育——高校輔導員工作的著力點[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0

[4]張曉華.自強不息,大學生養成教育之我見[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