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心理教育路徑綜述
時間:2022-04-15 09:45:00
導語:幼兒心理教育路徑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依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針對幼兒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分析與實施,從而采取有效途徑促進幼兒健康人格的形成,為人的一生心理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幼兒中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
幼兒心理健康問題主要是指幼兒在身心發展過程中,由于生理機能失調,環境適應不良或心理沖突等導致的心理障礙及不適應行為。幼兒中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心理健康問題:社會行為問題,包括愛發脾氣、說謊等;性格和情緒問題;神經功能障礙,包括排泄機能障礙、睡眠障礙等;不良習慣,包括吸吮手指、眨眼等;學習上的問題,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等。
二、幼兒不良情緒心理健康問題的癥狀與鑒別
(一)心理與行為表現不符合年齡特征年齡特征是一個年齡階段中心理發展的典型特征。如果幼兒的認知、言行舉止等心理行為表現基本符合他的年齡特征,就是心理健康的表現;如果某個年齡常見的、正常的行為到了另一個年齡階段仍然存在,則可能是行為異常、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二)心理與行為表現比較異常任何兒童在其發展過程中,都可能出現一些特殊的心理和行為表現,如行為有點古怪、易怒、膽小、注意力不集中等。這些行為隨著年齡增長就會自然消失,不必太在意。但如果某種特殊行為長期保持,幾個月以后仍然這樣,就應特別關注了。
(三)心理及行為表現與環境不適應幼兒如果不理會現實,忽視周圍環境,某些心理表現或行為在不適應的情境中產生,而在適宜的條件下卻不發生,這就有可能是心理健康問題。如莫名其妙緊張或在悲傷時大笑、在歡樂時反而大哭等。對幼兒心理和行為上表現出來的問題,它們有一些共同的行為特征:一是行為不足,如幼兒不會穿衣服和自己吃飯等;二是行為過度,如活動時思想不集中等;三是行為不當,即某些行為表現在不適應的情境中產生,而在適宜的條件下卻不發生等。
三、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一)養成教育法養成教育法包括以下幾種具體方法:(1)情境教育法。即讓幼兒以表演的形式表現出在不同的社會情境中如何作出有效的行為和對策。這種方法能增強其社會適應性;(2)榜樣示范法。該方法通過給幼兒一個榜樣的形象,讓他們模仿,使其逐漸養成與榜樣一致的行為習慣;(3)行為實踐法。讓幼兒對已學習過的行為及技能進行反復的練習,在具體實踐中加深對他們的理解和掌握,從而形成穩定的行為習慣。
(二)補償性教育法較常用的有以下幾種:(1)行為矯正法。這種方法是根據學習的原理運用獎罰的方法去改變或消除不良行為或癥狀,并教給幼兒順應社會的良好行為;(2)游戲矯正法。為幼兒創設一個特別的游戲室,通過游戲,讓幼兒自發地、自然地將自己的心理感受與問題充分表現出來,獲得情緒上的放松,最終認識自我,并在幼兒教師的指導下學會控制自我。此外,家庭支持矯治法,團體訓練法,社會治療法等均能收到較好的效果,可依據幼兒具體情況而有選擇的靈活運用。
四、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途徑
(一)樹立現代幼兒教育觀,促進幼兒健康人格的形成科學的兒童觀和教育觀是幼兒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教師要善于設身處地體驗孩子們的所作所為,耐心細致地觀察、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以真誠、熱愛和關懷的態度去對待每一個幼兒。
(二)創設和諧的教育環境,促進幼兒心理健康成長優美,整潔的物質環境能喚起幼兒對生活的熱愛,充實幼兒的生活內容,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讓他們在自由的探索中發現周圍世界的奧秘。心理環境包括幼兒生活、學習和游戲的全部心理空間,特別是幼兒的學習、活動及生活的氛圍。和諧的氛圍有助于培養幼兒積極進取、奮力向上的個性品質。
(三)以活動培育幼兒健康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生活游戲活動。主要是結合日常生活和游戲活動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如:“表情牌”活動,我們為幼兒準備了三種不同面部表情的進園牌,稱“表情牌”,分別放在三個小桶里,幼兒每天進園要在自己的名字下掛一塊進園牌。幼兒如果今天很高興,就選一個快樂的表情牌掛在自己名字下,如果不高興,就選一個沮喪的表情牌。心情一般,就掛一個表情一般的牌子。幼兒心地純真,他們不會掩飾自己的內心世界,教師如果發現哪個孩子連續幾天不高興,就會和家長一起尋找原因,設法改變孩子的情緒,讓幼兒心情愉快地生活。
(四)建設良好的幼兒班集體,促進幼兒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幼兒作為特定的社會成員,從群體意義上講,首先要歸屬于幼兒園的班集體,所以幼兒教師初建班級體時,應堅持正面教育和集體教育的原則,使幼兒個體的才能在集體中得到充分表現,逐步使幼兒產生自信和自主感。
(五)重視幼兒的問題性教育,提高其心理素質與能力在幼兒教育的實際工作中,應當注意抓住實際正在發生的沖突實例進行更具體、更直接的方法指導,并讓幼兒實踐、運用這些方式,這就是問題性教育。問題性教育要求教師要注意發揮幼兒的主動性、獨立性,注意引導幼兒自己思考解決沖突的多種方法。
- 上一篇:幼兒心理教育含義與實踐對策
- 下一篇:幼教心理健康維護措施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