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體育活動影響綜述
時間:2022-04-15 10:07:00
導語:幼兒體育活動影響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群體是指人們按照某些相同心理和社會原則,以特定的方式組合,在統一規范指引下協同活動的人群,或稱人們的共同體,有時也叫團體。學校、班級、家庭、社團、工廠等都是群體。
幼兒園是個由幼兒為群體成員以班級為單位組成的群體。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把幼兒教育內容劃分為五個領域,其中,在健康領域中提出,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的和體育活動,配用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并要求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通過前階段在教學活動中對幼兒表現的觀察,經過觀察和分析,發現在幼兒園中存在著這樣一個問題:群體心理效應。長期的觀察發現群體心理對幼兒有著以下幾種影響:
一、群體心理對幼兒起一定的社會阻抑作用我平時注意到要與孩子多進行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班上的大部分孩子很樂意與我一對一進行交流。然而當我在體育活動導入時提出一些設想性的問題時,這部分孩子很少主動回答。對于這個問題我很是不解,就找機會與一些孩子交談,一些是因為自己的知識不夠豐富,不會回答;還有些則說:“我怕我回答的不對,其他小朋友會笑我。”終于明白了,原來孩子們處于這個群體中間,許多人在一起進行同樣的活動,群體的心理活動對個體的心理活動產生了阻抑作用。這個階段的孩子正處于身心高速發展的階段,如果現在不能正確的引導幼兒面對群體心理,會影響幼兒心理健康等多個方面的發展。
為了幫助幼兒解決這個問題,我在平時的交流中鼓勵他們上課多發言多提問,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適當的給予他們展示才能的機會。在他們提出有意義的問題時,我都及時的肯定他們的問題,再詳細地進行解答,直到他們明白為止。在他們出現答非所問的時候,我并不會因此投以他們責怪的眼神,而是對他們進行提示:“你聽明白老師提出的問題了嗎?”之后會引導他們找出正確的答案。幼兒的心理健康與掌握正確的文化知識是一個兩手并重的問題,不存在孰輕孰重,因此我們要找到正確的方式方法來處理這個問題。
二、群體心理讓幼兒產生從眾心理我在體育教學活動中發現,在班級這個群體中,幼兒時常會放棄自己的意見和主張。而且年齡越大從眾心里越嚴重,在小班的教學活動《萬花筒》中,組織幼兒三個一群五個一族的自由想像、創編圖形,在教師沒有講解的時候,幼兒能夠很好的發揮想象,創編出各種各樣的圖形,但是在教師指導、講解各組創編圖形的時候,其他組的幼兒都放棄他們創編出來的圖形,組成正在講解的圖形。經過多次觀察,我發現其實幼兒的從眾心理相對于中小學的孩子來說,有一定的區別:幼兒不像中小學的孩子,中小學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即使從眾,絕大多數也是表面從眾,內心拒絕;而幼兒的知識經驗相對于中小學生來說少之又少,他們的從眾往往多為表面從眾,內心接受。究其原因無非就是可能因為別人的行為使他覺得自己最初的判斷是錯誤的。
三、群體心理使得幼兒個性化退去綱要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力,尊重每個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幼兒身處班集體這個群體之中,時時刻刻都受到群體心理的影響。比如:我們班的周光瑜小朋友,在日常生活和其他的教學活動中,便顯出性格比較內向、乖巧機靈,但是在氣氛非常熱烈的體育活動中,他就像變了一個人,突然變得活躍異常,時常做出不符合課堂紀律的事情。究其原因,首先,他身處于這個群體當中,他覺得這個時候他就是一個匿名者,即使它違反了課堂紀律,教師也不會發現或責怪他,這樣就助長了他的冒險精神,做出平時不敢表現的行為。其次,他一個人違反課堂紀律時,往往會考慮到是不是會受到責怪,而和其他群體成員共同活動時,責任就會分散到每個人的頭上,即使責怪,也只會責怪一個群體,不會責怪一個人,于是他就不會表現出具有強烈的責任感,而任憑自己的行為由一時的強烈情緒所支配。在幼兒園這個由班級為單位組成的群體中,教師要把群體心理的積極作用充分的運用在我們教學活動中,正確的引導幼兒,處理好群體與個體的關系,克服群體心理對幼兒產生的不良影響,讓幼兒在這個群體中健康快樂的成長。
- 上一篇:幼兒嫉妒心理解析與指導
- 下一篇:中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