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思想現狀分析
時間:2022-03-10 02:34:49
導語:幼兒教育思想現狀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前中國由于獨生子女的現實而使家長與社會更加重視幼兒教育,但傳統的幼兒教育思想已失去了魅力與指導意義。本文就目前流行于中國的蒙臺梭利、裴斯泰洛齊和洛克等幾位西方幼兒教育思想家的思想作了介紹與分析,希望找出與中國教育現狀契合的結合點。
【關鍵詞】幼兒教育;蒙臺梭利;裴斯泰洛齊;洛克
當代中國幼兒教育的主要問題皆來源于獨生子女的教育與成長。但是傳統的教育思想已遠不能適應新的教育對象,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從學界到家長開始了幼兒教育思想新的探尋,主要集中于三大領域,一是西方的教育思想,以蒙臺梭利、裴斯泰洛齊、洛克為代表,二是中國傳統的蒙學,三是近代中國的教育思想。本文集中評析西方的幼兒教育思想。
一、愛與自由:在中國的蒙臺梭利
與舊式的教育方式相比,學者與家長一致發現解除幼兒的束縛最為重要,于是意大利的蒙臺梭利教育思想便成了首要之選。蒙臺梭利提倡以兒童為中心,尊重兒童的想法與要求、發展兒童的天賦,這樣就徹底否定了中國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基本指導思想。蒙氏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幾部分:首先應該重視兒童的天賦,關心兒童自主個性的自由延伸。兒童用未經世的心靈感受世界和關系,從而確定愛憎親疏,這是兒童先天自發能動力的基本體現,稱之為“精神胚胎”;其次,兒童的天賦主要由行為舉止來表現,所以應該重視兒童的活動。蒙氏認為作為思想最直接的體現,活動具有了生命自我運動的意義;第三,兒童的成長在于發展,成人不得限制、環境不得限制、思想不得限制、活動不得限制。只有得到充分的自由,兒童才會發展出健康的性格。自蒙氏教育進入中國,其兩大思想元素受到了關注:有準備的環境和幼兒與教師的關系。在蒙氏的教育設計中,幼兒賴以生存和生活的環境至關重要。兒童需要在順應天性發展的環境中生活,必須摒棄帶有成人意味的設計。關于幼兒與教師,更寬泛的定義——幼兒與教育者。蒙氏教育要求教師與家長完全脫離,教育屬于教師。教師必須具備敏銳的觀察力,能夠及時準確的發現每個幼兒的個性與發展水平,且不再以講授和管教為手段,要對幼兒施之以愛,保護幼兒的天性。蒙氏教育中國化的過程就是中國人思索如何教育獨生子女的過程,也是向傳統教育模式挑戰的過程。
二、完善的人:裴斯泰洛齊的教育指歸
瑞士的裴斯泰洛齊也是中國人較為鐘情的教育家之一。裴氏教育的核心思想“一切為了孩子出發”,以幼兒為中心來構建教育思想,發展教育模式。教育適應自然,此為裴氏教育思想的一大關鍵。教育應順其自然,順應大自然、順應小自然。人性只有在順應自然中才能完成塑造。另一方面,教育必須依人之本性而進行,教育的目的就是激發幼兒的天性,促進天賦能力的發展。這與中國傳統的教育完全不同,后者提倡教育改變人之本性,人性可以通過教育由惡向善,也可以通過不成功的教育由善進惡。與蒙教育類似,裴氏也極力倡導愛的教育。裴氏之愛,涵蓋多層含義。作為一種動力與工具,愛可以激發天賦,愛同時又可以是信任。只有教育者與幼兒之間相互信任,才可以建立一種真誠的關系,而一旦這種關系建立幼兒就會體驗到幸福。在實施愛的教育中,裴氏與傳統中國教育有一點契合之處——母親的重要性。愛源于母親之愛,母親本能的照顧與保護是幼兒幸福快樂的根本。裴氏教育的終極目標——培養完善的人,人的各方面都得到發展,強健的體魄、智慧的大腦、高尚的品行等。如何培養完善的人?裴氏認為有兩大途徑,一是三育并行,二是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結合。父母通過家庭環境直接導致幼兒身心的最初塑造與道德啟蒙。但單獨的家庭教育無法完成教育的所有內容,學校教育就承擔了這一角色,彌補了家庭教育的不足。
三、尊重兒童:洛克紳士教育
在西方的教育思想界中,英國人洛克較多的涉及了尊重兒童的問題。尊重兒童就應當關注兒童的精神存在,關注兒童理性的發展,鼓勵兒童對自尊、正直和誠實等品質的追求。洛克倡導“紳士教育”,認為英國社會需要能夠活躍于上流社會的貴族,因此教育必須以培養紳士為目的,尊重是培養紳士的基本保證。洛克的紳士培養計劃大致有以下幾方面:首先是重視幼兒的身體健康。為此,他制定了詳細的方案,對幼兒的衣食住行及生活細節都有嚴格要求;其次,必須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洛克認為對幼兒必須加以管束。否則,幼兒就會流于溺愛,本性隨之發生變化,更甚者在成人后不會運用理智。洛克思想之所以被中國人所引進直至接受,主要是他所倡導的“尊重兒童”的思想。在傳統的中國教育觀中,幼兒/孩子/子女是不被尊重的對象,而是被加以管制約束的。但一味的放縱與約束都是片面的教育模式,任何一種都有可能造成幼兒教育的嚴重后果。所以,洛克的“尊重兒童”也僅為一種浪漫的構想,在實際教育實踐中無法落實和完成。但其中有一點值得我們借鑒,那就是“紳士教育”中的健康計劃。洛克認為身體健康的標準并不是沒有疾病,而是適應各種惡劣的外部環境,這樣個體才可以幸福,國家富強。所以洛克要求對兒童實施近似于殘酷的體質訓練。而這一點我們可以以此來彌補獨生子女身體素質教育中的一些不足。
作者:鄭玲 單位:寧夏大學后勤集團幼兒教育服務中心
參考文獻:
[1]羅蘭英.蒙臺梭利兒童教育思想及其對我國幼兒教育的啟示[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15):238.
[2]劉文,林紅霞.蒙臺梭利教育模式中國化探索[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3,(6):37-42.
[3]鐘文芳.試論裴斯泰洛齊“一切為了孩子”的教育理論[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1996,(2):67-71.
- 上一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創業教育的思考
- 下一篇:幼兒教育中的誤區及發展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