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英語教學策略探析

時間:2022-12-09 03:04:29

導語:幼兒英語教學策略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幼兒英語教學策略探析

1引言

為了提高幼兒英語教學質量,教師要不斷采取更加完善的教學模式,從而才能激發幼兒學習興趣,以進一步為幼兒發展提供有效助力,下面具體分析。

2幼兒英語教學對幼兒教育的影響

2.1能促進幼兒語音和語言能力的發展。雙語活動教學中,教師應當向幼兒展示與母語存在一定區別的語言符號系統,通過這樣的方式提升兒童對于語言多樣性的理解,除此之外,還能幫助幼兒提升自身的語言能力。首先,在展開雙語教學過程中,可以幫助兒童更好地理解兩種語言之間存在的差異。由于英語和中文并不處于同一語言系統,各自有自身獨特的語法運用方式,隨著深入學習,兒童能夠逐漸了解其中存在的差異,進而根據不同的語言運用環境調整自身的學習狀態。提升自身對于語言差異敏感成都的方式可以幫助幼兒更好的將語言看做自身已經擁有的特殊系統,進而更好地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運用能力,提升學習能力。除此之外,通過語言學習也能夠更好的幫助幼兒提升自身的語言交際能力。2.2有利于幼兒母語和社會化的發展。對于兒童發展而言,社會因素,生物學因素以及心理工具等都能對其社會化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其中心理工具最主要的就是語言。通過雙語教學可以幫助幼兒掌握不同的語言進而更好地與其他語言群體的成員展開交往,教師可以通過播放外語原聲動畫幫助幼兒展開外語學習,而且可以有效地構建母語教學環境,幫助幼兒更好的提升自身的外語學習效果。通過相關的雙語研究調查研究表明:往往進行雙語教學的幼兒,母語教學效果也比單獨母語教學效果好。語音反應也按照這種規律展開。由于幼兒在進行英語學習的過程中,仍舊處于母語教學環境過程中,無論是身邊的朋友還是家庭教師都會運用母語影響到幼兒,與幼兒展開交流,因此,可以幫助幼兒獲得英語母語的雙面提升。2.3能促進幼兒認知水平的提高和思維的發展。根據相關對于雙語課題的研究結果表明,相較于只進行母語學習的幼兒而言,學習雙語的幼兒自身的語言分析結構能力更好,也能更早的理解到語言表征和語義之間的分離,幼兒在展開語言教學時,并不是將所有注意力集中在形式上,而是更為重視語義。幼兒由于自身年齡較小,其更為依賴事物的具體形象展開相應的思維,語言是思維最為直接的表達工具,對于概念的形成,思維的發展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雙語學習可以將統一形象的兩種語言序列聯系起來,進而更好地幫助幼兒將語言和語義進行分離,幫助幼兒更好地形成相應的概念,提升自身的思維能力。通過相關研究結果表明,進行雙語學習的幼兒具備更為流暢的思維,也更為具備創造性和創新性。這是由于在幼兒園展開英語教學,是與母語教學同步展開的,這能夠幫助幼兒提升自身掌握語言的數量,進而通過語言學習提升自身的表達能力,表達能力的提升能夠有效地帶動幼兒的思維獲得發展,進而萌發第二語言思維。

3幼兒英語教學策略

3.1精心設計幼兒英語活動。幼兒對于所學內容的記憶時間較短,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按照幼兒的記憶規律展開相關學習內容的重復,幫助幼兒在活動過程中掌握相關內容,并通過重復運用鞏固學習效果。對于三到六歲的幼兒而言,其具備較強的模仿能力和學習能力,如果所學內容能夠滿足幼兒的興趣,能夠有效的提升教學效果,幫助幼兒展開自主學習。因此,教師應當選擇一系列幼兒感興趣的游戲與英語教學相結合,提升幼兒的英語學習興趣,幫助幼兒更好的展開英語學習。在游戲環節,由于幼兒具備較高的學習興趣,其能夠主動地參與到游戲當中,進而更好地提升教學效果。在學習過程中,幼兒的理解能力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幼兒在進行具備一定難度的單詞的記憶時需要進行重復記憶。教師針對這部分內容,應當通過將這部分單詞形象化的方式增強幼兒的印象,進而提升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在進行banana這個單詞的教學時,為了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和記憶,可以讓幼兒進行畫香蕉的活動,一邊繪畫,一邊記憶,進而提升幼兒的學習興趣,幫助幼兒更好的掌握這一單詞。3.2巧妙運用英語歌謠提高幼兒學習興趣。幼兒十分喜歡朗朗上口的兒歌,在進行歌謠歌唱的過程中,也能夠與快速記憶歌曲中的內容,因此,在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將所學內容編入到兒歌中的方式,讓幼兒通過兒歌更好的進行相關內容的記憶,進而提升幼兒的英語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果。3.2.1歌謠強烈的感染力能激發幼兒的學習熱情。相較于理論性課程,歌謠具備最大的特點在于其節奏更為明快,幼兒的學習興趣也更為濃厚,做到積極主動地進行英語學習。教師也能利用歌謠的方式營造歡快的學習氛圍,使得幼兒的專注度始終圍繞英語學習,并且能夠在課程之余進行自主的英語歌謠練習。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還可以創造一定的舞蹈,共同搭配學習氛圍的營造。例如,幼兒在學習鴨子的單詞duck時,教師可以把單詞編成歌謠:duck,duck游游;在學習馬的單詞horse時,教師可以編歌謠:horse,horse跑跑。幼兒邊唱英語歌謠,邊模仿動物的動作,很輕松地掌握了這些英語單詞。3.2.2歡快地氛圍有效提高幼兒的參與性。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切實注重做好與幼兒的互動工作,只有形成良性的循環互動,教師才能更為深入淺出地了解到幼兒的學習狀態,從而進行更有針對性地指導工作。而為了進一步激發幼兒的學習積極性,良好且歡快的氛圍非常重要,能夠幫助幼兒做到放松身心、暢所欲言,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在歡快的氛圍中,幼兒積極地進行課堂參與,他們能很輕松地融入到課堂學習中,和教師、同學進行積極互動,提高了幼兒的學習效率。同時,教師還可以把這些英語歌謠錄制下來,在幼兒進行玩耍、吃飯等活動時進行播放,讓幼兒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記憶和掌握英語知識。3.3利用英語學習環境激發幼兒說的欲望。為了更好地提升幼兒的英語語言能力,教師應當通過建立教學情境的方式幫助幼兒展開英語學習,并在情境中展開相應的英語交流,幫助幼兒通過開口表達的方式提升自身的英語學習效果。創設英語學習環境:首先,幼兒進入幼兒園時,教師可以通過利用新媒體進行播放故事,歌謠等,幫助幼兒更好的構建英語學習氛圍,在播放過程中幫助幼兒提升自身語感,在選擇播放材料的過程中,為了避免因為重復次數過多,導致幼兒失去學習興趣,教師應當及時更換相關故事和歌曲,幫助幼兒提升新鮮感,讓其更好的集中注意力,進而展開學習。雖然幼兒在聽的過程中并不能明白每一句話的意思,但是通過聽可以幫助其更好的掌握相關發音、語速、語感等內容,進而提升自身的英語學習效果。其次,在日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采用較為簡單的日常用語與幼兒展開交流,幫助其能夠更為熟練地進行英語表達,進而更好地掌握這部分日常用語。例如,幼兒在早上剛到幼兒園時,教師可以同幼兒打招呼:“Goodmorning!”并引導幼兒采取英語進行回答。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都可以融入英語展開交流,剛開始,可以采取雙語交流的方式,幼兒習慣這樣的教學方式后,可以轉為只用英語交流的方式。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教師可以通過做出相應的動作,引導幼兒主動說出相應的內容,幫助其更好的養成英語溝通的習慣,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運用英語思維展開思考和分析,進而幫助幼兒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3.4室內環境的布置。教師可以在教室內的白墻上布置一系列的英語學習內容,根據自身目前講述的內容貼相關的圖片與單詞,相應的內容應當具備一定的聯系。例如,在進行相關打招呼內容的學習時,可以在墻上張貼兩個小朋友打招呼的內容,文字則應當采用打招呼時應當選用的句型,即:“Goodmorning,Jimmy.”“Goodmorning,Lily.”教師可以在英語角布置一系列的游戲環節,由于幼兒對于游戲的興趣較大,通過設置游戲可以幫助幼兒能夠自主的在英語角展開英語小游戲,通過“配對游戲”“小動物的家”“英語歌表演”等游戲提升自身的英語學習主動性,進而提升自身的英語運用水平。除此之外,在廁所也可以用英語設置標志,區分男女廁所,例如“Iamagirl.”“Iamaboy.”幫助幼兒更好的通過英語學習建立性別意識,也可以在鏡子前貼上“Washyourhands.”提醒幼兒洗手。在臥室里,也可以張貼一系列與睡覺有關的標語,例如:“Gotobed.”“Bequiet.”等,幫助幼兒建立睡覺需要保持安靜的概念。通過這些顏色鮮艷的標語,可以更好地從視覺上刺激幼兒,幫助幼兒建立相關意識。因此,教師應當重視從校園中的環境幫助幼兒建立英語學習氛圍這部分內容。3.5學科整合。學科整合的意思就是將英語教學融入到幼兒園整體教學當中,將幼兒英語教學與其他教學整合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通過學科整合后的英語教學活動不僅需要包括英語組織的相關游戲,也應當包含一定的生活學習環節。在英語活動過程中,英語不僅作為學習內容存在,更多的時候作為游戲的材料而存在。例如,幼兒每天來到幼兒園和離開幼兒園時,教師可以通過扮演相關的卡通形象,運用英語迎接小朋友和送走小朋友,并與幼兒展開簡單的交流。除此之外,在吃東西,睡覺,洗漱以及相關游戲環節,英語教師都可以融入一定的英語詞句,幫助幼兒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展開相關內容的學習,通過這樣將教學與游俠相結合的方式,不是傳統的灌輸式教學,而是幫助幼兒自然而然的接受相關學習內容,在無意識的情況下進行模仿和記憶,進而幫助幼兒將英語學習與生活相結合,提升幼兒的英語水平。與此同時,教師還應當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結合其他因素展開教學,例如美術、音樂、體育活動等,幫助幼兒獲得全面提升。在較為自然地環境下展開英語學習,可以更好地提升英語學習效果。有位著名的語言教育學家曾說過:“教好外語的首要條件是要盡可能地讓幼兒接觸外語和使用外語,學外語就像游泳一樣,幼兒必須泡在水中,而不是偶爾沾沾水。幼兒必須潛到水里面去,并感到得其所哉,這樣他最后才能像一個熟練的游泳者那樣樂在其中。”英語教學正如這位教育學家所說,只有真正的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才能幫助幼兒提升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因此,教師應當結合幼兒的特點,創建適合幼兒展開學習的英語教學氛圍,創造一個能夠幫助幼兒更好的進行表達的英語環境,幫助幼兒更好的融入到環境當中,受到環境帶來的影響,進而提升自身的英語學習興趣,增強自身的英語運用能力。3.6教學內容是幼兒熟悉的、緊貼幼兒生活的、具有實用性。幼兒的年齡相對較小,為了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就需要盡量選擇貼近其實際生活的教學內容,幫助幼兒不僅能夠降低學習的難度,更能有效激發幼兒的認同感,潛移默化間提升教學的效果,提升其學習效率。為提高幼兒的表演欲望,我有計劃地選擇一些幼兒身邊所熟悉的故事如《拔蘿卜》、《兔乖乖》、《小貓釣魚》、《丑小鴨》等,根據故事的情節將故事的學習滲透到有關的游戲和日常口語中去,使英語學習更加生活化。幼兒不但不會覺得學習英語故事難理解、難表達,相反,通過故事情節幼兒不但了解了現實生活中和想事表演,豐富了幼兒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幼兒的個性也得到了發展。實際上,教學游戲對幼兒階段的英語學習而言,其作用是多元化、深層次的,能夠在幫助其提升學習效果的同時,為其價值觀念的形成奠定基礎。教師可有意識地引入一定具備情感與主題的特色游戲內容,使得幼兒能夠在潛移默化間不斷提升思想品質上的學習效果,例如學會互幫互助、團結友愛、孝敬老人、以理服人等不同的道理。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真正意義上達到理論知識結合實踐生活,提升幼兒的學習成效,做到“學以致用”的同時,為其后續下一階段的學習工作,奠定了殷實的基礎。

4結束語

總之,通過實踐分析,本文結合幼兒英語教學實際,積極探索了如何運用更加高效的教學方法,以提高幼兒教學有效性,希望通過以上研究,能夠為相關教師提供有效的教學參考。

參考文獻

[1]連榮.學前兒童英語繪本閱讀教學現狀及原因分析[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8,38(08):230-231.

[2]李嘉文.故事教學法在幼兒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外企業家,2018(15):190-191.

[3]朱琳,孫英薈.多媒體輔助幼兒英語教學的調查研究及對策分析[J].中國高新區,2018(02):85-86.

[4]華道平.淺談幼兒教育階段英語的教學策略[J].農家參謀,2017(23):127.

[5]肖書杰,王偉.淺析幼兒師范英語課堂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07):194.

作者:陳宏宇 孫英薈 單位:佳木斯大學教育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