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教育對大學生綜合素質提升作用

時間:2022-08-14 08:48:50

導語:藝術教育對大學生綜合素質提升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藝術教育對大學生綜合素質提升作用

1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中開展藝術教育的必要性

藝術教育是全面推動素質教育發展的主要條件之一,學生不僅要有扎實的文化功底,還要具有正確的審美取向、道德素質、創新意識、鑒賞能力等等,這些正是綜合素質的具體展現,藝術教育的目的恰恰針對這幾方面。大學生綜合素質提升過程中依然如此,上述幾個方面的培養是重中之重,而高校藝術教育正是承載著以上艱巨任務。為此,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中開展藝術教育是極為必要的。

2藝術教育對大學生綜合素質提升作用的具體表現

2.1德育方面。高校開展藝術教育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要讓大學生能夠通過某一作品、某項文化活動,感受到其中所蘊含的“內在美”,并且將其傳承下去并發揚光大,涉獵的作品包括音樂、繪畫、影視、戲劇、傳統文化等多個方面。在這些作品和文化活動中,蘊藏著鮮為人知的“道德美”“情感美”“人文美”等,藝術教育通過培養大學生藝術鑒賞能力,讓大學生能夠善于發現并體驗這些“美”,進而為提高大學生道德素質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這也是大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具體表現。2.2美育方面。藝術教育是引導學生建立正確審美取向的主要渠道,向學生明確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惡丑”,讓學生能夠得到心靈凈化的同時,在情感層面上能夠得到升華。高校藝術教育中,主要包括三部分內容,分別為:藝術知識、藝術欣賞、藝術創作。在每一部分的教學活動中,都要求大學生能夠以平和的心態看待藝術作品,發現藝術作品中所表達的真實想法,找到真善美的一面。這樣大學生審美取向在無形中得到了正確指導,綜合素質自然也得到了提升。2.3智育方面藝術教育的開展程度能夠影響素質教育的發展,而智育作為素質教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能否達到一定的高度,關鍵在于藝術教育是否得到了全面而又有效的落實。在素質教育中,知識與技能、能力與素質的全面培養作為客觀要求,智育因素和各項素質培養位列其中,通過開展藝術教育必然會強化學生審美能力、審美取向、藝術創造力、藝術價值感知力的培養,進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高校藝術教育在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方面更是如此。

3通過藝術教育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的策略

3.1持續加大大學生在藝術教育認知程度上的引導力度。高校大學生一切知識的學習、能力的培養、素質的提升都源于興趣,如果沒有興趣作為支撐就會缺少原動力。為此,通過藝術教育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就必須將興趣培養放在首位,而持續加大大學生在藝術教育認知程度的引導則是關鍵所在。做到這一點需要從兩個方面不斷下大力度:首先,深刻了解學生日常的興趣、愛好、特長,精準找到興趣培養的切入點。教師在開展藝術教育活動之前,必須要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其中,不僅要研究教材和教法,還要重點研究學生。具體工作包括了解學生在相關教學內容上的認知程度,以及學生在哪些方面具有興趣、愛好和特長,教師可以采用訪談的形式或問卷調查兩種方式來進行,從中準確找到興趣培養的切入點。其次,圍繞學生興趣點確立藝術教育的基本內容,提高學生在藝術教育上的認識程度。在準確找到學生興趣培養的切入點基礎上,教師要結合學生共有的興趣、愛好,將其與藝術教育的基本內容有效融合,形成學生更愿意接受、更容易理解的新內容,為引導學生藝術教育認知程度更上一層樓做好準備,同時這也為大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做好準備。3.2不斷提高藝術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水平。師資隊伍建設是各項教育教學活動有效開展的重要保障條件,也是實現各項教育目標的行動主體之一,在通過藝術教育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藝術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水平應放在重要位置。如何做到不斷提高藝術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水平?筆者認為必須以兩個方面為側重點:首先,從專業組織或機構引進藝術造詣極高、德高望重的業內人士,作為師資隊伍中的中堅力量。高校要與當地各類藝術團體、組織建立合作關系,并誠邀藝術造詣極高,并且德高望重的業內人士走進高校校園,以專業教師的身份為學生提供專業指導,讓學生真正地學會發現藝術中所蘊藏的“美”,并且能夠將其深深地“體驗”,引領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其次,加強專業技能與能力的培訓,做到教師普遍具備教學和指導實踐的能力。在引進藝術造詣極高的業內人士之后,高校要發揮出業內人士的優勢,圍繞業內人士開展在校藝術教育專業教師的專業技能與能力培訓工作,做到專業教師不僅要具備理論教學能力,還要具備指導學生實踐的能力,讓學生在理論課程的學習和實踐活動的參與過程中,都能夠善于發現“藝術美”“道德美”“情感美”等,體會到各種“美”的深刻內涵,發揮出教師在帶動大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引導作用。3.3進一步完善高校藝術教育課程體系。根據藝術教育在大學生綜合素質提升中所體現出的作用,可以總結出“建立一套完善的高校藝術課程體系是基本條件之一”這一重要結論。因為只有課程體系的完善,才能確保為大學生綜合素質提升提供載體。在此期間,高校必須從兩個方面著手:首先,要設置多種形式藝術基礎理論課程。理論基礎課往往都是以藝術鑒賞的形式來開展,目的就是讓學生認識到哪些藝術形式究竟體現出了哪些藝術特征,這些藝術特征中深刻的蘊含著什么。在這里,筆者認為高校應該普遍設置音樂欣賞課、繪畫與雕塑作品鑒賞課、戲劇與影視作品欣賞課等等,讓學生通過理論的學習真正感知到藝術的魅力,從中陶冶學生的情操、凈化學生的心靈。其次,要設置與基礎理論課程相配套的實踐課程。高校大學生在掌握藝術理論、懂得欣賞藝術作品的基礎上,接下來高校就應該設置與基礎理論課程相配套的實踐課程,讓學生能夠自主感受到藝術中蘊藏的“美”,并學會怎樣去體驗“美”。所要設置的課程應包括文藝節目編排課、繪畫與雕塑作品臨摹、制作課、經典戲劇與影視作品模仿課等等,讓大學生深入地走到作品創作之中,感受到作品所呈現出的“藝術美”,在培養大學生藝術欣賞能力、鑒賞能力的同時,發揮藝術教育課程的感召力,為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提供良好的教育載體。3.4組織大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在加大學生藝術教育認知程度的引導、提高藝術教育師資隊伍水平、完善藝術教育課程體系的基礎上,高校藝術教育的開展形式應保持多樣化,讓學生在參與藝術教育活動的過程中,能夠受到藝術的熏陶,感受到藝術中“美”的符號,以及“美”的旋律所在,進而為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起到藝術熏陶和陶冶的作用。在實踐中具體的操作可以包括兩個方面:首先,高校要充分利用課余時間,積極籌備和開展各種校園文化節。校園文化節是高校藝術教育的第二課堂,是學生積極投入到藝術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平臺之一。其中包括相關資料的搜集和整理、演藝活動的精心設計、活動會場的布置與彩排等環節。大學生在課余時間積極投入到各種校園文化節的籌備和落實工作中,顯然可以讓學生更為直接地感受到什么是藝術,藝術的深刻蘊含是什么等等,進而達到培養學生藝術情操、凈化心靈的目的,為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起到強有力的推動作用。其次,增加高校藝術展覽與品鑒活動,進一步豐富大學生的藝術生活。藝術教育是以藝術作品來熏陶和啟迪人們的智慧、心靈,讓人們從中能夠感悟到一些純潔的、不摻有任何雜質的“美”。在組織大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中,可以通過藝術展覽與品鑒活動的形式來達到這一目的(如字畫、雕刻藝術品的展覽與品鑒等等),不僅讓校園文化活動更為豐富,同時藝術作品的熏陶和啟迪大學生智慧、心靈的作用更加明顯,為大學生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帶來幫助。

4結語

通過藝術教育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是一項系統的工程,并非在某一方面提起高度重視就能夠實現的,需要廣大高校藝術教育工作者、學者進行全方位、深入的研究與分析,并在實踐中加以調整方可實現。然而,文章所提出的觀點中,勢必會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還希望廣大高校藝術教育工作者、學者能夠積極提出寶貴意見與建議,為不斷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獻言獻策。

參考文獻

[1]董婷婷.推動高校藝術教育發展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提升[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9):80.

[2]趙宇楠.淺談高校藝術教育與大學生素質養成的內在關系[J].明日風尚,2018(14):197.

[3]李榮,郭夢潔,楊文靜.藝術教育對(民辦)高校大學生綜合素質影響的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11):35,36.

[4]孫姣姣.音樂藝術教學在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中的作用[J].藝術評鑒,2018(6):100-101.

[5]邱燕.探討如何通過藝術教育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J].戲劇之家,2017(1):220.

作者:王璐 單位:吉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