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育對中學生身心發展的影響

時間:2022-05-30 10:25:45

導語:音樂教育對中學生身心發展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音樂教育對中學生身心發展的影響

摘要:社會主義的全面發展教育是由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技術教育等部分構成的。音樂教育作為一門重要聲音藝術教育,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有著重要影響。本文從四方面探究了音樂教育對中學生身心發展影響的基礎上,結合現代教育要求,提出了有利于音樂教育發揮其有效影響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音樂教育;中學生;身心發展;影響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快速的發展,教育在現代化教育中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我國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為國家及社會進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音樂教育作為一種重要的聲音藝術教育,對提升學生的音樂知識、音樂欣賞能力及文化視野具有重要意義,可以起到豐富學生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的作用。因此,本文通過探究音樂教育在中學生身心發展中的影響,提出了有利于新時期音樂教育更好的發揮其影響意義的幾點教育意見:

1.音樂教育對中學生身心發展的影響

音樂通過不同的旋律及詞曲創造出一種無形的形象,并借此表達人的審美感受。根據《論語》記載,孔夫子在周游列國時,在齊國聽到韶月演奏就感受到了音樂中所表現出來的美好與善意,甚至被這音樂所傾倒,竟三月不知肉味。由此可知,自古音樂在人的身心發展中就發揮著重要作用。那么,在社會主義新時期,音樂又如何影響著中學生的身心發展。本文從以下四方面進行了具體分析。

1.1音樂能陶冶情操。音樂是靈魂的展現,具有陶冶情操的重要作用。門德爾松曾說過,“在真正的音樂中,充滿了一千種心靈的感受,比言詞更好的多。”它既能讓創作者抒發情感,感悟生命;又能使傾聽者愉悅感官,震撼心靈。可以說它更是一種心靈的碰撞、情感的傳遞、美好的享受過程。優秀的音樂能夠起到振奮人心的作用,如楚漢相爭之時,一首楚音成為促使項羽兵敗的重要因素。在法國大革命中,一首《馬賽曲》也成為了打敗普奧聯軍的重要力量。而誕生于抗日戰爭時期的我國的《義勇軍進行曲》也是當時激勵著無數戰士奮勇殺敵的重要曲目。這些都是音樂促使人熱血沸騰,充滿激情的案例,其實音樂也可以給人到來平靜和諧,使人凌亂的心情得到放松。如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莫扎特的《搖籃曲》,還有班得瑞的《安妮的仙境》等都可以使人得到心靈的放松,緩解心理壓力。

1.2音樂可以宣泄感情。因為音樂是一種以感覺器官感染人心的重要方式,是最直接的表現人的情感的一種藝術形式,這使音樂有著一種強大的感染力,使人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愛的教育,從而激發人們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熱愛。因為音樂是超越知識經驗障礙的,優秀的音樂能夠深入人心,直至靈魂深處,讓人獲得一種感同身受的感覺。所以,可以說音樂是精神的源泉,其所表達的內容和深邃含義能夠讓中學生不斷提升自身的想象能力及創造力,切實體會到音樂作品的感情和已經,并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達到宣泄情感,凈化心靈的作用,使中學生能夠在性格轉型的關鍵時期,以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學習及生活,形成一種開朗、樂觀的性格。

1.3音樂教育可以開發中學生智力。在音樂教育中,教師會為學生安排歌曲演唱、器樂演奏及歌伴舞等多種形式的教學,不僅愉悅學生的聽覺,還能使學生得到充分的視覺享受,活躍學生全身各器官。這樣,既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也可以起到提升學生記憶力的作用。根據相關研究發現,人的左右大腦中,左大腦主要用于理性思考與計算,負責閱讀、數學運算及推理、書寫及語言表達等,右大腦主要用于感情與藝術表達,屬于潛意識大腦,負責音樂、空間知覺及美術藝術等。

2.有利于音樂教育發揮其積極影響的教育策略

根據現代素質教育理念,音樂教育工作應注意以學生為中心,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積極了解學生身心需求,改革傳統的音樂課教學模式,創造性、靈活性的將教材內容與學生身心發展結合起來。

2.1深入了解學生心理需求。關于21世紀的音樂教育應讓孩子學會些什么,在新課程理念中主要強調要給學生創造更多表現自己,發揮其自身主觀能動性的機會。所以,音樂教師要特別注意學生在音樂課程學習中的心理活動,合理安排與學生實際需求相一致的學習內容,以使他們達到身心和諧。

2.2樹立現代教育理念。21世紀的教育要求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做事,如何更好的生存與認知社會。知識固然重要,能力更是不容忽視。音樂教育應以以人為本的思想為指導,應用現代教學方法,并在教學過程中形成與學生之間的積極互動與共同發展。處理好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之間的關系,加強重視學生的獨立自主能力,引導學生不斷創新。此外,現代教育理念下更注重學生人格的培養,通過音樂教育滿足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各種人格塑造要求。

2.3實現教學理念與方法的創新。傳統音樂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熱愛與享受音樂的能力,讓學生掌握扎實的音樂知識,現代素質教育理念下,要求學生能夠在音樂中體驗快樂,享受音樂所到來的美好。因此,音樂知識與技能的教育同等重要,教師通過更新教育理念與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及現實能力有針對性的展開教學,大力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使學生成為全面發展和身心和諧的人。綜上所示,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在不斷提升,與此同時對人才的培養要求也越來越高,要求學校教育能夠為社會培養更多身心健康發展的綜合型人才,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還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與道德品質,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儲備更多優秀人才。因此,本文在梳理了音樂教育對中學生身心發展的積極影響的同時,也提出了新時期音樂教育為實現這種積極影響所應做到的一些要求,望能夠為音樂教育更好的發揮其愉悅中學生身心發展優勢奠定基礎。

作者:陳蓉 單位:昆明市西山區碧雞中學

參考文獻:

[1]李旭.音樂教育對青少年身心發展影響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

[2]吳雅芳.音樂教育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的作用與實踐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