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音樂教育對素質培養的影響
時間:2022-08-18 03:14:56
導語:談談音樂教育對素質培養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音樂教育是培養全面綜合型人才的關鍵。為了達到良好的培養效果,學校要認識到音樂教育的重要性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通過積極開展音樂欣賞以及樂器演奏教學等教學內容提升學生音樂方面的綜合素養,進而使學生具有良好人文底蘊,這樣也就能夠使得學生在各方面具有綜合性的提升。本文就音樂教育工作在學生素質培養過程之中的影響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音樂教育;人才培養;素質教育
通過優美音樂的欣賞,不僅能夠使學生感受到音樂的美麗、生活的豐富多彩,更能在學生聽音樂的過程中,得到美學方面的熏陶,促進學生更好的發展。并且音樂本身就是以審美做為基礎,通過相應的音樂教學工作的開展,能夠培養出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以及各方面綜合能力。
1在學生素質培養的過程中音樂教育的重要性
我國教育事業經過一直以來長久不斷的發展已經有效地實行了素質教育,通過素質教育的推行有效的改變了傳統教育過程中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能更深入的了解到自己所學的知識的內涵,通過這樣的方式也就能進一步促進學生對于知識的運用,并且素質教育過程之中,在制定主要教學內容的時候,人們往往會通過以滿足學生自身發展需求,以及社會實際建設需要來制定相應的學生培養計劃,這樣在進行學生培養的時候也就能從實際出發,培養出高水平的實用型人才,通過素質教學模式提升學生潛力的開發程度,現階段素質教育已經充分的認識到了學生本身在發展過程中所存在的多元性,在進行學生培養的時候和過去的培養模式相比,現階段的培養模式更傾向于讓學生均衡發展,不僅僅是培養學生的基本能力以及知識要覆蓋面,更注重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人文素質還有心理方面素質。在這種情況下,也就需要教師能通過音樂教育的方式來激發學生在在美學方面的潛能,尤其是在學生審美、理解美、感受美方面的能力。音樂教育和其他傳統類型的教育方式,比如數學教育或者語文、物理方面的教學工作有一定的區別性,同時,也正是這一特點,使得音樂教育,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有著更加較為突出的作用,對于學生的培養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在實際開展音樂教學的時候,往往需要教師通過樂器的演奏以及樂理知識教育促進學生對于音樂解析、欣賞能力的提升,使學生充分的在實踐過程中感受到韻律美、節奏美,這樣的方式也就能使學生更加敏感的感受到生活中充滿了各種美,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對知識的興趣是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在目前的教育過程中音樂教育和美術教育,雖然都屬于具有美學的屬性,但是他倆卻又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方向,音樂教育主要通過聽覺上的感悟使學生領悟音律方面的美。在進行音樂方面教育的過程中。首要任務是提升學生,對于美得理解,通過這種方式促進學生綜合能力以及人文素質的提升,其次在進行音樂方面教育的時候還要適當的要教授學生相信的樂器使用技巧,提升學生樂器的演奏水平,也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促進學生,對美學理解的深入,也能使學生的性情得到進一步的陶冶。
2通過音樂教育的開展,能夠促進學生在科學文化方面素質的提升
人體的大腦是由左右兩個部分所構成的,并且經過科學家對于人體知識的不斷深入分析研究,最終發現,組成人體大腦的兩個部分有著各自不同的分工。在實際的大腦運作過程中,一般人的左腦具有良好了邏輯思維能力,能高效地進行邏輯思考,具有理性以及邏輯性強的特點。右腦往往具有較強的感性方面的處理能力,使得人們對于音樂、美術等等其他方面的感覺更為敏銳。我國在過去使用傳統方式教育的過程中,人們常常更傾向于將學生向理工方向培養,通過這種培養方式能夠使學生具有較為扎實的理工方面的知識基礎,但是傳統的教育模式,不僅使得學生在知識接收上呈現出固化的趨勢,更為重要的是對于學生音樂以及美術方面的教學工作有所欠缺,使得培養出來的學生雖然能夠具有扎實的理工方面的基礎知識,但是實際工作以及科學研究的過程中,學生表現出了過于嚴謹甚至是呆板的傾向,不利于國家科技創新以及科研事業的發展。并且在實際的音樂教學過程中,每個學生在性格特點、習慣特點等等方面均存在一些差異性,但是每個學生也必將會有其所喜歡的音樂類型,在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中,要能夠充分的認識到興趣對于教學的促進作用。這樣在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就要將學生所感興趣的音樂作為主要的培養方向,通過這個切入點,使學生能在興趣的引導下對音樂的知識進行深入全面地了解學習。一般情況下,教學工作會通過最基礎的樂理知識作為起始點,使學生能從最開始打下良好的基礎,方便學生未來的提升,在完成了樂理知識方面的教學工作之后,就可以開展學生在音樂方面的欣賞課程,通過真實優美音樂的欣賞,使學生進一步的感受到音樂的美麗,也能夠激發出學生對音樂的熱情,在完成了這兩個階段的教學工作之后就可以用學生,就可以讓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選擇自己所喜歡的樂器進行學習,并最終使用自己喜歡的樂器進行演奏。
3音樂教育有利于改善學生的身心素質
當前,各個階段的學生都有著不同的壓力,升學、就業等等,這些都會讓學生產生焦慮、煩躁、迷茫,會使身心受到損傷,科學的音樂學習和訓練可以有效改善學生的心理環境。音樂療法,也成為心理音樂療法。科學家認為,當人處在優美悅耳的音樂環境之中,可以改善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內分泌系統和消化系統的功能。另一面,音樂聲波的頻率和聲壓會引起心理上的反應。良性的音樂能提高大腦皮層的興奮性,可以改善人們的情緒,激發人們的感情,振奮人們的精神。簡單樂器操作訓練,以及有選擇地按音樂知識學習、樂曲賞析、演唱歌曲、音樂游戲、音樂舞蹈等綜合性音樂活動,都是可以對學生的身心素質有良好改善的。
4促進學生身心素質的提高
音樂歌頌人們的生活,引導人們走向光明的未來。每一部優秀的音樂作品,都有一個高尚的靈魂,而高尚的靈魂使人們在困難面前增添勇氣,在痛苦中變得堅強,激發人們對美好的光明不懈追求的熱情。每一個學生都有理想,有向往,有追求,正確引導會使他們身心健康成長,用美好的音樂激發他們的心靈定會產生燦爛的火花。音樂可以使學生愉悅心情,情感得以升華。研究結果表明,不愉快情緒會使體內產生對神經、心血管等組織有害的物質;而愉快的情緒則能使血液中有利于健康的化學物質增加。許多音樂家往往長壽,無不與愉快歡樂的情緒有關。總之,音樂教育可以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
5結論
音樂教育方面的工作,對于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有著必不可少重要性,不僅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綜合能力方面的提升,使學生在未來具有更好的發展,同時這也是增加國家綜合能力、促進國家向更好方向發展的有效措施,需要學校在進行學生培養的過程中充分的做好音樂教育方面的培養工作。
作者:馮太奎 單位:云南工程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楊和平.新中國音樂表演心理學文獻研究[J].音樂探索,2008(2).
[2]牛少巖.對高師音樂教育的研究和探索[J].中小學音樂教育,2004(9).
[3]段晉中.大學音樂美育教程[M].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6.
- 上一篇:音樂教育琴房智能化的設計與實現
- 下一篇:音樂教育審美性與實踐性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