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達伊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育中運用

時間:2022-11-20 09:52:44

導語:柯達伊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育中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柯達伊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育中運用

摘要: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的教學方法,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不能用墨守成規、簡單枯燥的灌輸方式進行教學;也不能用幾十年前使用的教會歌曲就算上音樂課;更不能只注重專業技能的訓練而忽略了音樂的本質情感。在柯達伊教學體系方面,它已經歷了一段時間歷史的考驗,由多個國家的教育實踐證實為有效的科學方法。將柯達伊教學法理念和方法融入到小學音樂教育中來,一定程度上體高了小學音樂教學質量。

關鍵詞:柯達伊;教學法;小學音樂

一、柯達伊教學法概述

“柯達伊教學法”是對當今國際有著廣泛深遠影響的音樂教育體系之一。他的創立者柯達伊•左爾坦(zoltankodaly1882—1967)是20世紀在國際上知名的匈牙利作曲家、民族音樂理論家、音樂教育家。柯達伊教學法有深刻的教育哲學思想,同時對藝術、情感、審美要求有著很高的要求。柯達伊教學法是在繼承了先驅經驗及汲取國外的優秀傳統文化,才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創新的教育體系。它的教學法主要有首調唱名法、節奏字母譜、柯爾文手勢等等。

二、柯達伊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

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滲透柯達伊教學思想,并能夠正確運用,與中國學生生理、音樂心理年齡相結合,提高音樂的基本能力,使柯達伊教學原則在我國小學音樂教學有所體現。

(一)歌唱教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加深,音樂教育對音樂教師的要求也日益提升,以前的墨守成規的傳統教學方法已經逐步被代替。唱歌課中,以往那種單調的練聲“咪媽咪”和口讀節奏“噠噠噠”都逐步消失。雖然以往的枯燥發聲練習、節奏訓練不再出現在講臺,但并非小學音樂教學中就取消了發聲練習、節奏訓練,而是加入了一些柯達伊教學法使學生提高對音樂學習的興趣,提升歌唱教學的教學質量。讓學生真正的喜歡上音樂課,在歡樂的課堂中不知不覺地吸收知識。

1.樂譜的學習

(1)五線譜。五線譜的學習不僅是一種讀譜技能,一種樂譜知識,而是緊密聯系了各種音樂能力,是關系到學生終生學習的重要基礎。五線譜顧名思義由五根線組成,通過線與間不同位置來表示音的高低,音符通過不同的符干來表示音的時值,能準確的記錄固定的音高位置。可以從認識中央C(do),然后它的上方音D(re)和下方音B(si)開始依次學習。和字母譜和手勢一起搭配,通過直觀教學手段,從歌唱中熟悉音級關系。五線譜的優勢在于有很強的靈活性。首調唱名法與固定唱名法是五線譜的兩種記譜法。柯達伊教學發中一般用首調唱名,無論調式如何改變主音都用“do”或“la”來表示,只用唱七個音名。(2)簡譜。簡譜于16世紀中葉在歐洲形成,它的產生比五線譜晚,后經盧梭加工而漸趨完善。它采用首調唱名法記譜法,用阿拉伯數字“1、2、3、4、5、6、7”來表示唱名“do、re、mi、fa、sol、la、ti”。它的優勢在于能快速記錄單聲部的歌曲,也較容易演唱,同時也容易被大眾學習接受。但缺點就是它對于記錄多聲部音樂以及轉調音樂等非常不方便。(3)字母譜。字母譜是柯達伊教法中較有特色的識譜方法,字母標記類似數字簡譜,使用唱名的輔音字頭,如:do記作d,re記作r,mi記成m,依次為f、s、l、t,實際上目前我國新版小學音樂湖南出版的音樂教材中已經大量運用了字母譜,小學生很容易接受這樣的讀譜方式,因為字母譜與初學漢語拼音相似兩者有相通之處,也利于學習接受。柯達伊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運用

2.節奏法的學習

一首曲子里新節奏型的學習和掌握始終是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小學生在學習唱歌、舞蹈、器樂等活動時,首要問題就是節奏,一個穩定準確的節奏以及對節奏控制力的掌握的,會直接影響到最終的學習效果,而以往枯燥的節奏訓練抑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國小學音樂課本已經從原來單一的口讀節奏改變。湖南版小學音樂教材中就大量采用了柯達伊練習節奏法。例如:二年級音樂課本的一首歌曲《阿凡達騎驢》,歌曲中出現了新節奏十六分音符,若是空去講十六分音符小學生會很難接受,但教師通過柯達伊節奏讀法“dilidili”再過渡到帶著曲中歌詞讀節奏,這樣的節奏練習方式讓小學生很快理解并學會了十六分音符,再去學習歌曲是再也不會有節奏不穩的情況。

(二)音準練習

音準練習對于兒童音樂才能的發展至關重要。有很多學生之所以唱不準,只是因為沒有記住前面的音高,教師應對學生進行音樂記憶能力的培養。

1.科爾文手勢練習

對于小學生來說,靈活的采用柯爾文手勢練習音準,是掌握音準最好的方法之一。在教學中可以先讓學生熟悉手勢,養成良好的音高概念,通過手勢來提示學生了解各音的走向趨勢。比如:教學中都會存在xi的音高很難控制唱對,這時用柯爾文手勢,學生就會形象的看到它是向上傾斜從而唱準。學生內心就會感覺辨別音的高低,告訴自己這個音不能唱低,甚至有的學生會自然地把下巴往上抬,從而把音唱準。這樣的肢體語言更一目了然,通過手勢就能找到音高位置。在湖南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小學音樂課本中每一首歌曲中都會配圖柯爾文手勢。

2.內心音準的養成

內心聽覺是聽覺訓練的重要內容,內心聽覺指內心的音樂思維能力。在湖南出版社出版的小學音樂課本二年級教材中就出現了歌曲辨認,在學期末歌曲學完后就有教師在樂器上演奏學生學過的歌曲或片段,要求學生聽辯后說出歌曲的名稱。在這樣的練習中,學生要利用內心聽覺在他們的音樂記憶中搜尋記憶,鍛煉學生的音樂記憶和內心聽覺判斷。在小學教學中還可以通過游戲進行練習,例如:選擇一首學生熟悉的歌曲,在歌唱的時候教師給出信號(抬起左手,或是顏色卡片,或是并攏手指),出現信號時學生停止出聲,直到教師給出信號再繼續歌唱。這樣的游戲就需要學生有穩定的速度、均勻的固定拍和音準的保持等多種內心的感覺。

[參考文獻]

[1]邵蘭霞.柯達伊教法在小學歌唱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5.

[2]榮源.柯達伊音樂教學法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黃河之聲,2011,08.

作者:浦馨元 單位:云南師范大學音樂舞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