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育如何展開多元文化音樂教育

時間:2022-05-10 08:38:50

導語:音樂教育如何展開多元文化音樂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音樂教育如何展開多元文化音樂教育

摘要:科技、教育、社會的快速發展為高校音樂教育的開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和條件。在這種情形之下,教師必須要明確當下的音樂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的音樂水平和能力,對當下的音樂教學內容有效地延伸和拓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考慮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有效地進行多元文化音樂教育課程的規劃,利用別開生面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多元文化音樂學習和音樂練習。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音樂教育中開展多元化文化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然后分析了高校音樂教育中開展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高校;音樂教育;開展;多元文化音樂教育

多元文化音樂教育,主要是指圍繞高校的專業教學要求和人才培養目標,以兼容并蓄的眼光來看待當下的音樂教育,考慮各方面因素的制約條件,引入一些具有綜合性、復雜性、多元性、趣味性的多元文化教育內容。在有效的完善高校音樂教育知識體系的同時,使學生能積極、踴躍、主動地投入到實際的音樂學習和活動過程中去。在實際教學時,教師還需要不斷進行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反思和總結,積極借鑒和參考成功的音樂教育案例,以全面突出高校音樂的教育特色,構建全新的多元文化音樂教育體系,這樣才能向社會輸送更多具有較高音樂能力、素養、技能、水平的優秀復合型人才。

一、現階段高校音樂教育中開展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觀念較為落后

受到傳統教育體制和教育思想的影響,仍有部分教師依然堅持本位的教學思想,以自身的經驗為準,進行相關的教學設計和規劃工作。即便是學校引入了一些先進的現代化教學設備和設施,但部分教師的信息素養較為有限,多元化教學模式和傳統的高校音樂教育難以進行有效的融合,且有的教師對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認識較為淺顯,只能簡單地進行多元化內容的引入,卻無法從本質與內涵入手進行教學,這將會嚴重影響到學生的多元化思想和藝術思維的發展,導致了教師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進行備課和講課,但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審美意識、音樂專業能力、綜合素養等仍然難以得到有效提升。

(二)教學內容較為單一

科技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發展,對當下的高校音樂教育產生了極大程度的沖擊,學生能更快捷地利用網絡渠道方式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在長期接受多元化和綜合化音樂的情況下,對單一、枯燥、乏味、刻板的高校音樂教育內容會產生一定的排斥情緒,且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部分教師通常會以教材為主進行后續的音樂課堂教學和音樂活動的設計,但卻沒有在實際課程教學當中引入更多多元的文化音樂內容,難以滿足學生日益趨于復雜化、全面化、多元化、開放化的音樂學習需求,也有的教師未能客觀地看待不同屬性的多元文化音樂內容,在音樂課程當中出現過度引入民族音樂,或者是過度引入外國音樂作品的現象,這將會使學生存在音樂常識和音樂專業知識缺失的現象。有的教師甚至為了能取得較為理想的教學成效,或為159了使高校音樂教育與國際音樂教育接軌,會過度照搬照抄國外的一些優秀的高校音樂教育教材,沒有根據高校自身的辦學特色和教育需求進行相應的整合,其教材缺乏針對性、合理性,適應性,特色性,這不僅會使多元文化音樂教育落后于當下的社會發展和音樂發展,還會極大程度地挫傷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和積極性。

(三)教學方法較為滯后

現階段仍有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當中單向的進行音樂知識和概念的灌輸,或是花費更多時間進行音樂技能的演示和展示,很少為學生提供一些自主學習時間和空間。有的教師沒有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沒有從學生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出發進行創新,這導致學生無法深入、全面、透徹的掌握音樂的意境、情感、內涵等深層次內容,將會嚴重影響學生音樂綜合素養和創新意識的有效提升,且在高校不斷擴招的情況之下,目前較為有限的教學設施與設備難以滿足學生日益增多的音樂教育需求,學生音樂水平參差不齊,學生之間個體差異十分明顯,但教師習慣統一地進行音樂教育和指導,沒有設計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學習訴求的音樂實踐活動和探究活動,這不僅會增加音樂教育過程當中的兩極分化趨勢,同時也會對高校音樂教育的創新與發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和制約。

二、高校音樂教育中開展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樹立全新音樂教學觀念

高校應掌握新課改對當下音樂教育提出的要求和標準,利用“互聯網+”的渠道進行多元文化教育的宣傳,引導教師利用線下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學習和研討,以加深教師對多元化音樂教育的感知、認識、理解。教師還應立足于當下的高校音樂教育現狀,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音樂教學思想,利用各種方式和渠道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在形成和諧、良好、穩定的師生關系的同時,更好地掌握各階段學生的學習動態、心理狀態、思想形態、認知動態,以此為切入點選擇具有較高執行性與合理性的多元化音樂教育方法。教師須在課程當中引入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新方法、新理論、新途徑、新模式、新技術,將之和傳統的高校音樂教育進行全面的融合,為學生營造多元文化音樂教育開展的良好環境。另外,教師還需要樹立多元文化音樂教育思想,創新教育理念,客觀看待不同形式、民族、地域、國家、風格、流派的音樂,結合高校音樂教學需求進行有效的篩選,以全面促進高校音樂教育的穩健發展,對其音樂教育課堂進行重構和創新,使其更加契合當下的專業發展、學生發展、教育發展。

(二)有效整合音樂教學內容

在音樂教育過程當中,高校可以組織學校的音樂專業教師和專業領域權威人員對高校現行的音樂教材進行全面的分析和審核,找出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從當下的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整體發展趨勢和動向入手,對其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完善和創編。在這個過程當中,教師不僅要將多元文化音樂理論和思想滲透、融合到教學當中,還要必須考慮學生的專業特點、學習需求、職業生涯規劃目標,對與之有關的跨學科、跨領域的知識進行全面的篩選,有選擇性地納入音樂教學內容體系當中。針對新引入的高校音樂教材,須由教師和專業人員對教材的可行性、適應性、針對性進行全面論證,確保其符合我國國情,能滿足高校教育需求。另外,為全面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參與度和課堂主體性,教師可以提取教材當中具有趣味性和多元化特性的內容,對實際的音樂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延伸和拓展。另外,也可以從不同角度、層次、方向出發,有效地引入不同民族、背景、環境下的音樂教育的內容,或是一些受到不同的群體、集體、社區的影響,在長期累積和發展過程當中演變的音樂教育資源,也可以立足于當下的文化全球化、教育全球化、經濟全球化的整體發展趨勢,掌握在新時代和背景下,不同國家、地區、意識、形態、政治、文化、經濟、音樂等的沖擊與融合,有效引入與高校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相契合的元素,或是創造性地導入中國傳統文化、民族音樂、傳統音樂等。在全面拓展學生視野的同時,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教師還應把握大眾喜歡的流行音樂整體發展趨勢和走向,利用大數據技術獲取與音樂教學有關的多樣化教學資源,汲取本土音樂和外來音樂的優勢,從兼容并蓄、取長補短、共同發展的層面入手進行整合,為學生構建基于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全新教學資源數據庫。上傳一些與音樂有關的前沿信息、行業信息、熱門資訊,或與音樂教育有關的熱點話題和熱門問題,也可以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引入一些具有代表性、綜合性,多元文化屬性的優秀音樂作品,或是訪問與音樂有關的數字圖書館或者其他高校的音樂教育資源數據庫,對本校的多元文化音樂教育資源進行不斷拓展和完善。教師還可以利用QQ、微信、微博、抖音的渠道推廣不同類型的音樂內容,或根據音樂教學主題編寫軟文、錄制短視頻,有效的進行推廣和傳播。或是設置討論板塊,開展與多元文化音樂有關的超話題或微話題,引導學生大膽的進行討論和探究,積極闡述自己對多元文化音樂的一些不同意見和看法,通過思想沖擊激活學生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靈感,這樣不僅能使學生學會利用包容、綜合的眼光看待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同時也能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文化觀、藝術觀。

(三)引進多樣音樂教學方法

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學習規律出發,借助信息技術對傳統靜態化的音樂教學內容進行動態、直觀、全面、立體的轉化,利用學生感興趣的音頻、圖片、動畫、視頻進行呈現,以提升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吸引力和趣味性。教師也可為學生構建與音樂教學主題相關的多元文化音樂教育情境,利用模擬和再現的方式,為學生營造與音樂最貼近的意境和環境。或是引入與音樂有關的舞臺表演、歌曲創作、器樂伴奏以及與音樂有關的熱門行業和崗位的場景,促使學生能身臨其境地去揣摩、分析、探索、研究,使學生更好地掌握不同地區、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環境下的音樂特質和特性,更好地掌握音樂的內涵與本質。另外,在進行具有較高難度的音樂理論教學和技能教學過程當中,教師也可以對信息化教學素材進行整合,為學生制作能突出難點和重點的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微視頻。分析上傳到相關的溝通軟件或網絡平臺當中,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利用手機和電腦媒介進行下載和瀏覽,根據自己的具體學習進度和需求,反復進行學習和練習,以借助信息手段促使學生更好地攻克多元音樂學習的難題。教師也可有針對性地在多元文化音樂教育中導入慕課、在線課程、翻轉課堂、直播教學、網絡教室以及任務驅動教學法、小組合作教學法、綜合探究教學法、趣味實踐教學法、頭腦風暴教學法、分層教學法等,根據不同階段的多元化教育需求進行有效的選擇和融合,全面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情感、激活學生潛能、開發學生智力。另外,教師還必須要在音樂教學過程當中增加實踐教學的比例,以多元化教育需求申請專項資金,大力加強音樂教師、多媒體教室以及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為學生的音樂學習和練習打造良好的環境,也可加強和音樂有關的機構、單位進行合作,為學生提供到一線崗位進行實習和實訓的機會;或是與本地區一些優秀的歌舞團或表演團協商,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臨場表演和實踐練習的機會。此外,教師也可以定期組織一些與多元文化音樂教育有關的綜合實踐性活動,如音樂歌曲創作大賽、經典歌曲改編大賽、器樂演奏大賽、歌曲合唱大賽、文藝晚會、校園歌唱大賽等。通過網絡調查問卷的方式,了解學生對活動的一些意見和看法,根據其綜合需求進行活動流程的創新,并將與活動相關的內容到線上平臺,全面提升活動的影響力和號召力,也可推薦學生積極參加一些國內或國外的優秀音樂比賽,促使其將自己掌握的音樂知識和音樂技能轉化為實際的表演能力和音樂素養。

三、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必須要掌握當下的專業發展動態和教育發展趨勢,對實際的音樂教育進行整合與創新,推出具有多元文化特性的全新音樂教育方案,以此為切入點進行多元化音樂教育的統籌規劃。在這個過程當中,教師還應掌握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迫切需求,利用信息化的手段進行多元文化內容的呈現,以全面加快高校音樂教育的轉型和升級。另外,還必須要結合不同階段的音樂教育目標和要求,積極進行現代化的多元文化音樂教育方法和教學模式的引入,有效開展具有趣味性、綜合性、拓展性、多元性的音樂教育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我展示、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平臺,這樣才能為基于新形勢下的高校音樂教育與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同步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顏家佳.高校音樂教育中急需展開多元文化音樂教育[J].文藝生活·中旬刊,2020(05):237.

[2]申媛媛.高校音樂教育中急需展開多元文化音樂教育[J].青春歲月,2019(14):187.

[3]李鵬鵬.高校音樂教育中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應用探究[J].北方音樂,2020(06):196,200.

[4]高陽.多元文化在高校音樂教育中的積極作用[J].黃河之聲,2020(06):76.

[5]王子君.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滲透策略[J].北方音樂,2020(07):133-134.

[6]寧春峰.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在高校音樂教育中的應用[J].北方音樂,2020(17):129-130.

[7]孫丹.多元文化教育在高校音樂教育中的運用[J].參花,2020(14):120.

[8]薛麗麗.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在高校音樂教育中的應用[J].中外企業家,2020(22):239-240.

作者:孫毅 單位:新疆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