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校管理規章完善論文
時間:2022-06-26 03:29:00
導語:職校管理規章完善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學生管理是學校管理中一項十分重要的王作。要想做好學生管理工作,就必須充分發揮班主任的交導作用、學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主體作用,建立完善的學生管理規章制度,回時要注重養成教育這樣才能做好學生管理工作。
論文關鍵詞:學生管理班主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養成教育
學生管理是學校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管理在學校的管理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學生管理將直接關系到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關系到青年學生的健康成長。隨著普高熱和大學不斷擴招,中職學校生源質量逐年下降,學生層次參差不齊,這給學校的教育和管理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所以如何搞好學生管理管理工作是職業學校教育的難點。
一、發揮班主任在學生管理中的主導作用
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教育者和組織者,對全班學生的成長負有全面的責任。學生心中,班主任是“親老師”,家長心中,班主任是學校的代表,班主任時刻都在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所以班主任工作是班級工作的關鍵。
做好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首先,要全面了解和研究學生。要求班主任全面了解學生的思想品質、個性特征、學習情況、興趣特征、健康狀況、家庭情況等方面,以便在管理中能夠對癥下藥。其次,建立良好的班集體。組織和培養班集體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環節,也是班主任工作的目的和結果。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必須是把學生培養成為積極向上,勤奮學習,遵守紀律,團結友愛的堅強集體。班主任的思想品質、工作態度、業務能力等直接決定著班集體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每個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班主任的責任心、工作能力在班集體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第三,表揚與批評是班主任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表揚與批評是教育的一種手段,是對學生行為的評價。適時的批評和適度的表揚,對激勵先進鞭策后進,形成良好的班風,起到重要的作用。第四,關愛學生,做好后進生幫教轉化工作。針對后進生的心理特點,班主任要精心培養他們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上進心,對他們存在的問題,要找出癥結所在,用真情去感化他們,特別是出現一些反復的現象時,班主任對他們更要耐心、尊重、信賴,堅持不懈地對他們進行教育和幫助,使他們分清是非,端正態度,提高思想認識。總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全面而又復雜的工作,只要肯動腦筋,多想辦法,有耐心、恒心、決心,那么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二、發揮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主體作用
實現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管理模式?!白晕医逃笔侵笇W生有意識地根據學校的要求和自我定位,積極主動地參加各種教育活動,加強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彌補自身的不足,完善自我?!白晕医逃钡暮诵捏w現在學生自身理想、信念的教育和樹立方面,是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運用批評和自我批評這種自我教育的方法,使學生能夠自主、自立、自尊、自強。“自我管理”就是學生對自身的約束和引導。自我管理主要體現在倡導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讓學生能更深層次地管理好自身的行為和思想,把“管理”內化為學生自身的需要,強化學生對學校管理的認同和支持,變被動接受管理為主動參與管理。學生自我管理主要包括:(1)學習生活的自我管理,即充分發揮教師的教育教導作用,教給學生如何學習。充分發揮團委、學生會、班干部、班集體的多重作用,組織各種活動以端正學生的學習生活態度,樹立榜樣,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2)業余文化生活的自我管理,即通過學生業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調節業余生活,滿足學生的多方面興趣、愛好。學生以自愿形式結成各種群團組織,定期組織開展活動,以形成有利于學生發展的校園文化;(3)日常生活的自我管理,即通過學生參與學生管理、培養學生良好品德和生活行為習慣,以形成良好的生活秩序。實現學生自我管理關鍵在于教師的引導,主要抓好兩方面環節:一是建立一支強有力的學生干部隊伍,在廣大學生中充分發揮學生干部的作用,讓他們參與學校的學生管理工作和各項活動,在各項活動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同時學生干部對周圍的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學風、班風、校風的形成和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二是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調動廣大學生的自我管理的積極性。要使學生在整個管理工作中發揮作用,就必須調動廣大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在各項活動和管理工作中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和參與意識。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三、系統的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是學生管理的主要方法
養成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指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中,通過訓練、嚴格管理等多種教育手段,全面提高人的“知、情、意、行”等素質,最終養成自覺遵守社會道德和行為規范等良好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一種教育。養成教育的內容就是教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勞動、學會生活、學會健體和學會審美”。養成教育是通過日常行為規范的系統教育與管理,培養適應現代化企業發展需要的良好行為習慣。
1、建章立制,形成養成教育的可靠保障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管理中,制定科學的規章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它既使管理者在管理過程中有章可循、有據可依,也是學生自覺約束行為的鞭策。在制定規章制度時要有利于青年學生的健康成長,而且還要符合“中等職業學校學籍管理規定”和“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基本原則要求,結合學校在管理中的實際情況,比如制定《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量化考核方案》《班級量化考核細則》《學生請假規定》《學生就業管理規定》《學生舍務管理考核細則》等,通過規章制度,使學生管理制度化、規范化,做到教育無小事、管理無死角。
2、建立嚴格的檢查制度是培養良好行為的關鍵
建立一套嚴格的檢查制度,長期督促、檢查學生遵守規范的情況,是保障學生良好習慣形成的最關鍵的因素。正確的動機并不都能產生正確的結果,知規范也不一定就能守規范,偶爾能遵守也不能叫養成習慣,而使學生最終達到“養成”目標的手段,就是長期的檢查、督促與訓練。在常規管理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管理職能部門、班主任、學生干部的督導作用,經常進行檢查監督、考核評比,做到處處有人查,定時有人查,時時有抽查;做到“嚴、細、精、恒、實”,才能不斷提高學生遵守規范的自覺性。
3、組織開展有意義的教育活動
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并不能僅僅靠規章制度來約束學生,更應該積極開展一些有益活動引導學生,使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教育,在活動中形成良好的習慣。學校要結合學生特點,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要細心組織策劃學校第二課堂和校園文化藝術節活動,培養學生創新與審美能力,豐富精神生活,陶冶情操。
4、教師的言傳身教
教師的行為往往會成為學生效仿的榜樣,而且教師行動要比說教更具有說服力。因為在學生眼里,教師的話都是對的,教師行為是正確的,教師的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個性、品德的發展。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應是規范的、科學的。能成為學生在人生當中的一個。因此,教師必須真正做到“身正為范”。
- 上一篇:強化班主任工作規范行為論文
- 下一篇:市委組織部開展創先爭優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