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策略芻議
時間:2022-06-12 10:39:06
導語: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策略芻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江西作為中部欠發達省份,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歷史不長,基礎相對薄弱,還存在著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和訴求。江西省應加強高職教育的領導和頂層設計,推進產教融合,提升師資隊伍素質,加大國際合作與交流力度。
關鍵詞:江西省;高等職業教育;問題現狀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內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伴隨“一帶一路”倡議和“中國制造2025”“長江經濟帶”等一系列重大戰略布局的形成,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不斷涌現。“互聯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不僅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和機會,也給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提出新的任務、機遇和挑戰。《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形成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要求、體現終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1]教育部《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提出:“通過三年建設,高等職業教育整體實力顯著增強,人才培養的結構更加合理、質量持續提高,服務中國制造2025的能力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顯著提升,促使高等教育結構優化成效更加明顯,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日臻完善。”2013年,江西省明確提出“發展升級、小康提速、綠色崛起、實干興贛”方針,著力實施“七大戰略”,努力走出一條具有江西特色的綠色發展新途徑。如何主動適應產業發展需求,對接國家和我省重大戰略需求,培育更多技術技能型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江西省高職教育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
一、江西省高職教育發展及研究現狀
通過對全省所有高職院校的各類辦學數據和質量年度報告中“積分卡”“資源表”“服務貢獻表”三表信息進行收集、整理、歸納,結合對江西省各高校質量年報的深入挖掘、分析提煉,截止2018年,江西省獨立設置的高職院校共59所,全日制在校生規模364586人,萬人以上規模院校10所,5000~10000人規模院校21所,全省專業設置數為365個,是名副其實的職教大省,也是全國最早落實國家高職生均經費撥款政策的省份之一。高職院校辦學條件各項指標均達到國家監測指標要求,總體處于全國高職院校中位數水平,其中生均圖書、生均占地面積、生均宿舍面積等指標位居全國前列。2018年全省高職畢業生就業率為92.09%,人均月收入為3398.21元,用人單位滿意度連續保持在95%以上,學生發展位居全國中上水平。這些成績和進步充分體現了江西省委省政府對高職教育的高度重視和關注,也是江西省一批職業院校努力以國內一流為目標,立德樹人,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養水平和服務貢獻能力的結果。近年來江西省高等職業教育雖取得了較大發展,但江西省高等職業教育仍然是全省高等教育的薄弱環節,吸引力不強,還不能很好地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周圍省份相比仍然有較大差距。較突出的問題主要是辦學定位不明確、辦學特色不明顯、專業布局不夠優化、服務能力薄弱等。針對這些問題,已有的對策研究成果尚且不足,研究成果大多從宏觀層面進行政策性研究,但沒有具體細致的調查,缺乏數據支撐,研究系統性、全面性不夠,或是僅集中關注一點,再或是總體泛泛而談,提出的發展對策和方法缺乏可操作性。因此,通過歷史與現實、現狀與發展、理論與實踐、政策與制度等不同視角和層面,全面、理性地梳理和分析我省高職教育的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和發展趨勢,正確判斷和評價我省高職教育的發展階段和水平,同時借鑒國內外發展經驗制定合理的發展對策,對促進江西高職教育健康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二、江西高等職業教育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2018年5月,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深入實施工業強省戰略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高職院校如何深化產教融合,推進校企合作,提升服務能力,推動江西制造向江西創造轉變、江西速度向江西質量轉變、江西產品向江西品牌轉變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一)面對新時代新目標,高職教育亟待創新發展。江西省高職院校整體競爭實力不強。從宏觀上看,國家示范和骨干校數量不足,國家示范性院校僅一所,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四所,進入國家高水平項目建設榜單的學校數偏少,高水平高職院校過少。從微觀上看,一些高職院校辦學定位及特色不鮮明,一些院校的專業布局還不能緊密對接本地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與院校所在地產業結構脫節,服務社會經濟的功能體現不充分,難以滿足江西工業強省戰略需求。(二)面對國際化新趨勢,高職教育呼喚開放辦學。產業的國際化,決定了高職教育必然要開放辦學,走國際化之路。江西省高職院校國際化實踐起步遲、發展慢、規模小、層次低;在配合江西企業“一帶一路”走出去行動中支持力度不夠,專業建設、人才培養、資源利用等方面的國際影響力構建還存在巨大發展空間。(三)面對立德樹人新要求,高職教師急需德技并修。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是新時代高等職業教育的第一要務。高職院校貫徹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需要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同向同行,要求深入挖掘課程思政育人要素,不斷優化教學內容和教學設計,將道德品德、職業素養、工匠精神等培養滲透到專業技能培養全過程,這對于廣大教師提出了“德技雙馨”的迫切要求。
三、江西省高職院校發展策略
(一)加強對職業教育的統籌協調。建議參照國務院職業教育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建立由分管教育的副省長作為召集人、各相關部門領導參與的“江西省職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協調全省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解決江西省職業教育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和難點問題。當前應重點推進教育部門與人社部門的協調,合理統籌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資源,一體化推進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建設。(二)加強職業教育研究機構建設。建議參照高職教育發達省份做法,在“省教育科學研究院”下設“職業教育研究所”,負責職業教育研究,引進或選調本省職教研究領域有影響的專家,集聚全省職教科研專家智慧,服務我省職教頂層設計、決策咨詢、理論創新和實踐指導。(三)大力推進產教深度融合。高職院校應主動完善內部治理體系,組建由行業、企業參加的學校理(董)事會、校企合作委員會、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并積極發揮作用,探索建立以資本為紐帶、專業為支撐的職業教育集團,探索舉辦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級學院,探索現代學徒制校企協同人才培養。(四)加強高水平師資隊伍建設。高職院校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以全面提高師資隊伍素質為中心,引導廣大教師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四有”好教師。要建立人才強校戰略,創新師資建設管理機制。一方面要打破“只憑資歷而不論業績”的論資排輩現象,形成專業技術人員職務能上能下、能高能低的格局;另一方面要按照“不為我有,但為我用”原則,柔性引進頂尖人才,增強職業教育服務創新發展能力。同時,要加強考核管理,建立重師德、重能力、重業績、重貢獻的分類考核指標體系和分配制度。(五)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高職院校應以國際化人才培養理念為引領,拓寬國際化辦學視野,以培養質量為導向,以與國際企業、職教機構合作為抓手,以國際化專業建設及課程體系建設為重點,加強國際化師資團隊建設,促進國際化辦學水平穩步提高。高職院校應緊密攜手參與“一帶一路”的企業,深化產教融合,積極引進境外優質職教資源,由“單兵作戰”轉向“聯系行動”來推進江西高職院校國際化建設。
當前,國家正加快建設現代職教體系、推動高職創新發展、健全高職治理體系,江西省高等職業教育基于綜合改革與本土實踐的質量觀正在逐步形成,如何定量分析江西省高職發展動態,如何充分挖掘提煉典型案例,全面分析新常態下江西高職教育成績、問題和對策,使其能夠充分反映高職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與產業轉型升級的狀況,反映國家和我省高職教育改革發展政策落實的狀況,仍有待深入研究和創新實踐。
作者:盧致俊 萬建 單位:九江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精準扶貧職教扶貧模式分析
- 下一篇:體育教學素質教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