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策略
時間:2022-11-21 08:25:06
導語:體育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傳統的體育教學方式以被動接受為主要特征,表現為“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以傳授為中心”,學生缺少合作學習、自主探究、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缺乏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不利于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體育課程改革始終強調要轉變學生被動的學習狀態,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因此,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成為體育課程改革的首要目標。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學習活動中一項重要的能力,它能夠為學生的終身學習與可持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但能夠提高體育課堂本身的效率,還能夠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體育課程自主學習要求施教者應以學校教育為主陣地,來帶動家庭體育和社會體育的發展,使學生通過自主鍛煉學習,學會求知、學會做人、學會健體、學會生存,具備與現代社會需要相適應的學習、生活、交往、生產以及不斷促進自身發展的基本素質。本文從體育自主學習的要素,結合體育自主學習“放羊式教學”的誤區,分析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以期轉變學生被動的體育鍛煉狀態,培養學生體育自主學習的能力。
1自主學習的要素
實現自主學習方式的主體是學生,教師的“教”不能代替學生的“學”,只有學生在體育教學中主動去鍛煉,才能有效地發展學生的運動技能和終身體育意識。因此,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與制訂教學計劃,“授之以漁”,給學生足夠的空間和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才能促進自主學習,培養學生從“學會”向“會學”成長,使其在體育學習中找到更多的樂趣、獲得更多的運動技能、取得更大的進步。
2自主學習的誤區——放羊式教學
什么是快樂體育?快樂體育其實質是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在和諧寬松的教學氛圍中學習和掌握運動技能,并在學習中體會運動的快樂,繼而喜歡體育課、愛上體育運動。快樂體育的核心是讓學生主動學習、愉快發展,而常態教學中的放羊式體育教學則是任由學生主導,不加入教師的指導和干涉,讓學生跟著感覺走,沒有明確體育教學目標,對體育知識和技能的要求不明確。在體育教學中,要做到讓學生喜歡體育課,不但與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有關,還與體育教學效果、學校體育環境、家庭體育氛圍以及學生自身的體育基礎等方面有關。為了檢驗和對比放羊式體育教學和快樂體育教學法的教學效果,筆者在教學中分班進行教學:在放羊式體育教學中,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進行自由活動,大部分學生表現出了興奮和喜歡,第二次課繼續自由活動,就有個別學生認為沒有意思不愿參與其中,第三、四次課就只剩下個別學生在進行自由活動,大部分學生認為自由活動沒有意思,不能獲得運動知識和技能,學生們都表示愿意在教師的指導下一起活動;而快樂體育教學法,在教師的指導下結合學生的興趣進行體育教學,學生的體育知識、體育技能都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學生體驗到了運動的樂趣,產生了對運動的愛好。所以要讓體育教學有效,就應該讓學生“會運動、能運動、體驗運動”,而不是讓學生漫無目的地自由活動。從心理學上講,自主學習需要引導學生在體育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健身運動的樂趣,形成自覺鍛煉的興趣和習慣;而放羊式體育教學則只是簡單地讓學生玩玩,學生無法獲得系統的體育學習。因此,自主學習絕不能等同于放羊式教學,不能將二者混為一談。
3體育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3.1激趣導思,誘導自主
體育教學的有效甚至高效需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學習中能體會到運動的快樂,讓學生對學習體育知識和技能有一種求知欲望。因此,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靈活采用教學方法和手段,通過教學激趣、問題導思、誘導自主,讓學生將學習活動變成興趣需要。例如,在體育教學中的導入環節,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因剛開始上課而注意力較集中的特點,通過故事、情景、游戲來進行導入,吸引學生的眼球,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以最快的速度和最高的積極性投入到體育學習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體育教學效率。
3.2精設任務,維持自主
在體育教學中運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不僅能使學生快速掌握動作技能,還可以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但前提是任務的設計必須科學合理。教師設置情景,提出主題,使學生能夠明確自己將要在怎樣的主題范圍內和框架下進行學習研究,然后圍繞主題布置任務,使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進行學習研究。例如,足球運球繞桿教學,教師組織學生一起設置桿的位置,然后教師設計任務給學生,明確分組和練習要求后,學生即可投入練習。任務有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讓學生憑自己感覺練習,第二個層次是在學生自主嘗試練習后,集中讓學生發表練習體會或表演示范,之后,教師再和同學一起探討動作的合理性,教師并示范和講解動作,鼓勵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合理運球繞桿方式,再讓學生投入練習。教師要善于運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圍繞教學目標展開教學,使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培養學生主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習慣。同時,教師可以從不同角度、層次去評價每位學生的表現,學生也會在積極的鼓勵和贊賞中產生進一步去學習和探求新知的動力。
3.3合作探究,促進自主
合作探究是指通過小組學生間的相互協作、探究,共同完成一定的項目、課題和學習任務,以期每一位學生在認知、情感、能力等方面都能積極和諧地發展。將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運用于體育教學中,對于學生學會交流和分享信息,養成樂于合作的團體精神,增強人際交往能力是十分有利的。在體育教學班級授課中,學生的個體差異較大,有些學生運動能力較高,而有些學生可能連基本的動作都不能完成。例如,在“快速跑”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弄清楚步幅、步頻與速度的關系,可以安排小組合作學習,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每個小組分配秒表、計算器、筆等器械,讓學生通過測試本組學生在30m跑中的步頻與步幅,并進行記錄,然后讓小組成員進行交流討論,在教師的指導下總結出“只有步幅大,步頻快,速度才能快”的結論,使學生在合作中明白步幅、步頻與速度的關系。在合作探究過程中,學生的討論和交流能夠促進小組成員間的互幫互學目標得到落實、凝聚力得到較大的提升,運動能力較差的學生也在原有基礎上取得進步,促使學困生在思想意識、行為習慣、運動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
3.4有效評價,升華自主
課堂教學評價是促進教學有效性、提升教學效果的有效方法,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手段。評價是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需要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動機是指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是激勵和指引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需要。精心設計、運用得當的評價方式可以成為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誘因,使學習活動指向預期的學習目標。有效的課堂評價,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學評價是處于動態中的,隨課堂教學過程變化而變化。教師很難關注到每一個學生的動態,所以在評價中要盡量關注到每一個學生,根據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和進步給予準確的指導和評價。為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教師采用學生互評和自評等多元評價方法,讓學生在評價中了解自己、激發動機,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4結語
學生的學習過程是自我生成的過程,這種生成是他人無法替代的,是由內向外的生長,而不是由外向內的灌輸。要想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就要改變傳統的、單一的、被動的、機械的接受性學習方式,需要在教學中把自主權交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自主探索、親身實踐、合作交流的氛圍中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從而為學生的終身體育提供更為科學有效的幫助。
參考文獻:
[1]顧淵彥.體育課程中的身體練習[J].中國學校體育,2006(11).
[2]宋學克.讓學生主動活潑地進行體育學習[J].體育教學,2003(2).
作者:杭翁艱 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同里中學
- 上一篇:無機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論文
- 下一篇:化學專業綜合實驗教學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