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營改增對會計核算的影響
時間:2022-10-15 09:27:36
導語:簡述營改增對會計核算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營業稅改增值稅起點于2012年1月1日,于2016年5月1日全面實施。“營改增”是我國稅收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能夠推進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進程。但是這一改革也同時給企業會計核算帶來巨大的變化。研究“營改增”對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必須了解其政策內容,進而才能使企業會計核算得到優化。我國的企業要想借助營改增獲得更好的發展應該及時調整相關改革工作。
關鍵詞:“營業稅改增值稅”;會計核算;企業
營改增,全稱是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目前我國的情況是將營業稅這一稅種基本取消,原來在營業稅征收范圍的行業,全都轉為增值稅。市場經濟重要的部分是由企業來組成的,營改增通過為企業減稅的方式帶動市場經濟,根據改革實踐不斷完善政策、穩步擴大范圍,并且得到了很好的成效,為經濟穩中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撐,確保其稅負全面減輕。對于大部分的行業來說,增值稅所帶來的稅負遠低于營業稅,所以營改增在會計確認,會計計量和會計報告都會有一定的影響。
1.“營改增”稅收制度介紹及其改革的發展歷程和重要意義
營業稅改增值稅含義是將繳納的營業稅的應稅項目改成增值稅進行收繳,營業稅和增值稅是我國兩大主體收入,我國是從2012年年初實施營改增試點。至2016年5月1日全面實施營改增政策。到2017年,過去五年通過實施營改增累計減稅2.1萬億元。2018年5月1日起,增值稅又做出重大改革,一是將制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從17%降至16%,將交通運輸、建筑、基礎電信服務等行業及農產品等貨物的增值稅稅率從11%降至10%,預計全年可減稅2400億元。二是統一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標準。將工業企業和商業企業小規模納稅人的年銷售額標準由50萬元和80萬元上調至500萬元,并在一定期限內允許已登記為一般納稅人的企業轉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讓更多企業享受按較低征收率計稅的優惠。三是對裝備制造等先進制造業、研發等現代服務業符合條件的企業和電網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予以一次性退還。增值稅的改革對國家財政體制作出了舉足輕重的影響,營改增增強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有助于公平地實現收入分配,有助于宏觀經濟更穩定增長,有利于振興出口,有利于穩定物價。
2.營改增對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
2.1營改增對會計科目的影響。在實施營改增改革之前,營業稅額會計是按照“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科目進行核算與繳納的,在推行營改增之后,原來應該繳納營業稅的企業需要改繳納增值稅,在關于增值稅的會計科目中,三級明細科目眾多,如借方明細科目應設置“轉出未交增值稅”、“進項稅額”、“減免稅款”等,貸方明細科目應設置“轉出多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銷項稅額”等七種明細科目。2.2營改增對收入和成本的影響。營改增政策的實施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會計的核算方式、方法以及核算模式,這其中對企業的收入影響頗多。企業必須按照新的稅制來進行會計核算,新的稅收政策要求企業的進項稅抵扣額與企業的成本入賬價值直接相關聯,這就直接導致企業會在具體進行會計核算的時候發生改變。增值稅在經濟交易過程中是價外稅,它把價格和稅款明確區分出來,并且在增值稅專用發票上來體現。稅制改革之后收入不再包含原來所繳納的營業稅,反而是對不含稅的收入進行計算,進而會影響企業收入使企業收入數額在某種程度減少。企業的成本也是如此,稅制改革之后可以根據所開具的進項稅發票和銷項稅進行相互抵扣,相關事項主要的體現就是按照專用增值稅發票,這樣就可以大大節約納稅成本。2.3營改增對現金核算帶來的影響。在傳統的稅收方式營改增政策實施之前,企業實際所繳納的金額相對于企業應該所繳納的金額要多,因為企業在實際對營業稅進行繳納的時候并沒有根據一定的比例進行實際繳納,這段過程中并沒有按照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并且會受到稅金預繳制的影響進行繳稅,這樣會使企業的稅款數量增加,從而增加了企業的資金支出。實施營改增之后,企業的繳稅過程是在企業完成工作得到款項之后,這充分的減少企業的支出,提高企業資金的流動,進而增加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同時企業向稅務主管部門繳納稅金具有一定彈性,使資金的周轉能力得到提升,進一步優化企業經濟資源。2.4營改增對企業票務管理產生的影響。營改增之前,企業對原始憑證進行記錄以及登記時,應當按照增值稅發票實際的科目實際登記,這種方式相對來說比較簡單,不過這體現不出價稅分離的合理配置。在營改增實施之后,企業所開的發票當中凡涉及到增值稅的內容,都應予進行抵扣稅額。由于增值稅發票會直接關系到企業或交易雙方的經濟利益,因而企業必須對發票嚴格管理,對發票的印章、時間、種類等進行嚴格的檢查,避免出現不妥當的工作處理導致涉及有關賦稅風險,避免產生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同時政府也應當增強涉及到企業增值稅發票的法律管理,促進企業按照納稅要求進行依法納稅。2.5營改增對企業財務報表的影響。財務報表是企業真實客觀、詳細準確的反映經營和發展的工具,充分的反映了企業各項收入與支出,匯總了企業的財務信息。在營改增之前,企業的財務報表的特點是內容單一,系統單一。企業所繳納的稅額不會出現在財務報表的“成本”中,而是出現在企業利潤中的“營業稅金及附加”。也就是說在填寫損益表的時候,其主營業務收入科目記錄的是含稅收入金額,實施營改增方案之后,主營業務收入科目填寫的是減去增值稅之后的主營業務收入總額,這個數額是在主營業務收入中扣除進項稅和銷項稅,因此這勢必會減少收入。在固定資產科目當中,原來企業資產投資重心一般在流動資產上,相對于固定資產來說,管理簡便不需要太多變化。然而在營改增之后,企業資產結構隨之也發生了特別大的變動。改革后,營業稅納稅人變成增值稅納稅人,購買存貨以及用于生產經營性固定資產都可以抵扣進項稅,這在某種程度上減少了固定資產費用以及存貨結轉成本,降低了企業增值稅和附加稅費。
3.營改增影響下的會計核算戰略
某種程度上來說營改增之后對我們會計人員的要求更加的細致,伴隨著營改增的不斷深化實施以及政策隨時的改動,相關法規政策的完善,首先我們企業的財務人員要做到隨時了解并且掌握新的調整政策,依照企業本身的情況對其相關涉稅業務進行調整。在平時實際操作中遇到的的問題和困難要及時和有關部門溝通,可以咨詢稅務相關機構來及時幫助企業解決調整問題。其次,企業會計人員要完善企業財務報表的列報。企業財務報表之所以要調整完善是因為企業財務管理結構的改變。會計人員要及時對報表管理進行相應的調整,在政策的變動中尋找財務報表的異同并及時調整,為企業管理提供可靠依據。再次,做好這些的同時最關鍵的是強化企業會計核算的工作,營改增之后的企業會計核算工作中,會計人員應做出必要的調整來消除制度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可通過落實會計核算方法來達到增強企業財務管理體系,以此來實現營改增稅收制度和企業內部會計核算制度的有機結合。在保障會計核算工作的方面,可以通過企業內部培訓的手段來提高會計工作人員的基本素養和承擔風險的能力,使其樹立應有的控制和管理意識。
4.結語
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是增值稅制度改革乃至中國稅制改革的重要里程碑,對中國稅制體制改革、產業結構優化、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產生重大的影響。經濟結構的變化使傳統稅收制度的弊端得以顯露,因此做好企業財務工作的優化顯得極為重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財會水平,為企業減少納稅負擔,為提升經濟效益奠定深厚的基礎,進而保證企業在日新月異的市場競爭環境下獲得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景鳳.營改增對建筑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J].財經界(學術版),2016.9.
[2]楊湘江.營改增對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與處置方式分析[J].時代金融,2017(29)
[3]劉琦.營改增對企業會計處理及報表的影響探討[A].《決策與信息》雜志社、北京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決策論壇———決策理論與方法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C].《決策與信息》、北京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016:1.
[4]林敏莉.淺談“營改增”對小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及應對策略[J].財經界(學術版),2014(03):255-256.
[5]張坤.營改增對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探討[J].中國市場,2015(49):66-66.
作者:曹姝 周子豪 單位:沈陽化工大學
- 上一篇:高職口腔醫學專業規范化管理模式探索
- 下一篇:中職會計核算存在問題研究
精品范文
10簡述教學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