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石油合作會計核算問題分析

時間:2022-11-20 10:20:23

導語:國際石油合作會計核算問題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際石油合作會計核算問題分析

[摘要]文章首先對當前石油合作采用的合同模式進行闡述,其次從折耗方法、資產減值、信息披露等方面,對我國石油企業國際合同中的會計核算問題進行解析,并以此為依據,提出我國石油企業國際合作會計核算問題的處理對策。

[關鍵詞]國際石油合作;合同模式;會計核算

隨著企業改革不斷優化,中國石油、中國海油等在其他國家成功上市,并成為了國際大規模石油企業相接軌的國際性股份制企業,并且我國石油企業均走出國門,開展海外業務。但是,我國在和西方國家石油企業合作過程中,由于各個國家在會計制度上存在差異,而這種會計處理方式上的差異,將會給國際石油合作雙方在合作過程中的進度和效率帶來直接影響,在某種程度上阻礙雙方效益獲取。因此,加強對國際石油合作不同合同模式下的會計核算問題分析,對我國石油企業健康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1當前石油合作采用的合同模式

1.1租讓制的合同模式。租讓制合同方式作為石油合作主要采用的一種合同方式,這種方式也就是資源國許可其他國家石油企業在某種期限、范疇等實現石油開采和銷售的權限。租讓制合作模式具備的特點具體展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別國的石油企業采用競標等方式和資源國簽署相關合同,獲取租賃礦區使用權限。其次,對資源國礦區內所產石油,其他國家石油企業具備所有權。最后,其他國家石油企業向資源國政府部門繳納對應的礦區租賃費用、應用費用及相關稅費等。1.2產品分成合同模式。產品分成合同模式作為現階段石油合作過程中比較普遍的一種合同方式。資源國自己掌握石油資源所有權和專營權,外國石油企業將獨立承擔勘探對應的費用,并且和資源國國家石油企業簽署相關的開采協議[1]。其具備的主要特性有三點。首先,石油資源所有權歸于資源國所有;其次,外國石油企業只是作為承包商進行礦區勘查、開發等;最后,礦區石油產量包括成本回收油和利潤油兩種。資源國和其他國家企業需要根據合同要求的占比進行分成。1.3混合型合同模式。在混合型合同模式中,主要是滿足資源國提出的各項利益要求,所以其更具靈活性和煩瑣性。混合型合同模式具備的特性具體展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合資經營。結合對應比例由資源國和其他國家石油企業一同出資成立的新企業,石油勘探和開采存在的風險由雙方企業一同承受,與此同時,獲取的效益也應該根據合同要求一同分享。其次,需要雙方結合作業要求,任何一方都不可獨立組建企業并運營,但是資源國和其他國家石油企業各自可以獨立繳納相關稅務。

2我國石油企業國際合同中的會計核算問題

2.1折耗方法。結合石油天然氣開采標準得知,探明礦區權益和油井設施等費用,需要經過油氣資產折耗以后進行回收。油氣資產折耗方式一般采用產量法以及年限平均法為主。在國際中,廣泛采取的方式為產量法,而我國石油企業常年采用年限平均法。由于采用的方式不同,這給石油企業國際合同會計核算帶來了一定影響。2.2資產減值。在企業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價值較高的非流動性資產出現減值現象時,國際準則許可轉回,同時能夠將其計入到當期損失中。但是在石油天然氣開采標準中得知,如果這些價值較高的非流動性資產出現減值現象,結合資產減值情況核算損益情況以后,無法將其原有價值進行恢復,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將會把資產減值當作永久性減值,也就是不允許轉回[2]。2.3信息披露。結合石油天然氣開采相關標準得知,石油企業披露其國內和國外石油儲備數據上均有簡單概述。石油儲備量作為石油企業運營生產的前提依據,直接影響石油企業的今后運營和發展。然而,因為石油儲備量信息披露方式比較簡單,導致投資人員以及信息應用人員自身需求不能得到滿足。

3我國石油企業國際合作會計核算問題的處理對策

3.1基本費用會計核算的改進。首先,礦區取得成本。當前,我國礦區獲取的成本主要有兩種,一個是探礦權支出,另一個是采礦權支出。要想和國際發展充分銜接,并且還要滿足我國基本發展國情,石油企業礦區獲取成本應該做好以下幾點會計處理工作。其一,探礦權支出。企業在獲取探礦權的過程中,應該向國家支付對應探礦權應用費用以及各種支出費用,并將其納入到“勘探開發成本”中。在完成勘探之后獲取相關地質成果過程中,需要適當的將其轉變成“地質成果”,在無法獲取地質成果的情況下,需要將其計入到當前損益中。其二,采礦權支出。采礦權支出一般涉及了采礦權應用費用以及采礦價款等[3]。其中,采礦權是以無形資產的形式進行計算,同時在采礦權收益范疇內根據單位產量法實現攤銷。采礦權應用費用則可以當作管理費用,并計入到當期損益中。其次,地質勘探成本。現階段,地質勘探成本一般涉及了勘探井成本及其他成本中。兩者之間處理則需要根據以下幾種方式落實。其一,勘探井成本在出現情況下,需要對其進行資本化處理。通過勘探得知礦產數量以后,把已經資本化的成本轉入到油氣資產范疇中。對于沒有發現的,則需要轉入到地質勘探費用中。其二,其他成本在出現的情況下,需要將其當作地質勘探費用,并直接將地質勘探費用納入到當期損益范疇中。最后,油氣開發成本。當前我國對油氣開發成本的含義以及內容界定,往往和國際慣例相統一。所以,在會計處理方式上大致相同。根據資本化標準,開發井不管是否成功,都要當作油氣井和對應設備進行資本化處理,根據企業產量法進行折舊計提。3.2列報與披露的改進。在新會計準則背景下,需要企業在財務報表制定過程中明確應用的有關企業出現的成本以及資本化成本處理方式。在此過程中,石油企業還要提供對應的補充信息,例如探明石油、天然氣儲備量等;石油儲備量在年內改變情況以及影響因素;關于油氣生產資本化成本;石油開發成本等。3.3油氣資產計量方面的改進。總體來說,FASB規定在油氣資產初始計量過程中可以采取成果法或者完全成本法,在我國會計準則中,允許采用會計方法和FASB的成果法存在一定的相似處。針對油氣資產而言,結合歷史數據中把初始計量當作基本,和一般實體資產在賬面價值上存在明顯差異[4]。公允價值是一種復合型計量方式,具體展現在多種形式上,例如歷史成本、現行市價等。所以,我國會計準則需要采取和成果法大致相同的計量方式,以此引導我國石油企業的穩定發展。

4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石油企業的快速發展,我國政府部門給予石油行業高度注重,并且有關部門也將石油天然氣資源戰略融合到重要事宜中。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之一,我國石油企業需要把國家利益放置在第一位,盡可能地朝著海外方向延伸,并保證國內油價的穩定性。鑒于國家提出的“走出去”戰略方針,石油企業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借助國際石油市場發展,通過采用合理的運營方式,和其他國家石油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結合會計準則要求,將合作過程中會計核算問題進行處理,加深雙方彼此的信任,讓雙方實現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武運波,高志剛.當前中國與巴西石油能源合作面臨的新挑戰與新思路[J].對外經貿實務,2019(3):4-7.

[2]汪巍.中國與阿拉伯國家石油合作發展趨勢[J].國際工程與勞務,2018(12):58-59.

[3]李樹峰,李海鵬,蔣平,等.國有石油公司境外油氣合作統計制度和方法改革探索[J].國際石油經濟,2017,25(12):65-70.

[4]吳彥杰.國有石油企業與民營企業合作勘探開發石油天然氣的戰略選擇[J].求實,2014(S1):96-98.

作者:張麗 單位: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秦皇島32-6作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