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計制度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策略

時間:2022-06-16 09:29:36

導語:新會計制度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會計制度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策略

摘要:事業單位應該在新會計制度下,對預算管理進行結構優化,通過科學的預算管理機制,提高資金運行效率。鑒于預算管理對事業單位發展起到的重要作用,文章圍繞事業單位預算管理進行論述,指出事業單位在發展期間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并給出解決建議。

關鍵詞:新會計制度;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策略

事業單位發展過程中,必須給予預算管理足夠的重視,因為預算管理是單位合理應用資金的關鍵。作為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預算管理,因為其內容眾多具備復雜性,所以必須由專業人才負責預算管理工作,這是防止預算管理無法達到工作目標的有效手段。

一、事業單位強化預算管理的意義分析

(一)提升結構的合理化

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工作包含的內容眾多,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難度,規范事業單位預算管理變得異常重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預算管理因內容復雜,對預算編制、監督、執行等工作造成不良影響,還可以在預算工作進行期間,及時發現工作存在的問題,利用績效考核等方式處理相關問題,提高事業單位財務信息的整體質量,規避財務支出效率低下,財務收支出現偏差等情況。事業單位強化預算管理期間,必須優化事業單位財政支出結構,提高事業單位財政支出的合理性,為事業單位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助力[1]。

(二)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目前,事業單位大部分資金仍是通過財政撥款,雖然其在發展過程中為保證發展資金充裕,不斷豐富資金來源渠道,但是資金的主體來源沒有發生改變。事業單位應該在發展過程中,規范自身的財務管理行為,分析財務管理制度,及時發現管理制度存在的問題,學習預算管理的知識,借鑒先進單位的工作經驗,結合自身預算管理需求,編制財務收支方案,明確財務收支指標,從而可以提升預算管理的強度,防止事業單位發展期間出現財政資金浪費等情況。通過科學的管控方式,合理應用事業單位自身的資源,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為項目安全、可靠的開展提供基礎[2]。

二、事業單位強化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預算管理編制不合理

事業單位在發展過程中,必須明確新會計制度與傳統會計制度存在的差別,還需要根據新會計制度內容改變預算編制方法,但是我國事業單位在預算編制方面的改革進程緩慢,部分單位沒有采用績效考核預算或零基礎運算等方法,仍然使用以往的預算數據編制預算方案,因為數據距今有很長一段時間,數據內容已經不具備較強的針對性,會影響到事業單位對當下經濟環境的判斷,難以確定企業自身運行狀況以及市場發展情況,使用陳舊的數據編制預算方案,使事業單位預算方案與實際需求存在一定的差異,影響到預算管理工作的進行。除此之外,事業單位對預算編制內容重視程度不足,編制內容沒有按照新會計制度的要求進行細化,確定各工作環節的具體內容,采用切塊打捆的方式編制預算方案,降低數據的應用效率[3]。

(二)預算管理體系不健全

事業單位在發展過程中與我國民營企業以及外企相比,擁有資金方面的優勢,因為事業單位有政府扶持,資金來源穩定,可以降低事業單位發展的風險性。但是這樣也會帶來一定的負面因素,大部分事業單位因為缺乏競爭意識,對市場發展的敏感程度不足,在新會計制度出臺后仍然抱著傳統的預算管理觀念,在實際工作中關注點集中在公共服務領域,對其他方面的關注程度不足,導致預算管理改革工作進程緩慢,沒有隨著時代的發展,按照新會計制度對預算管理提出的要求,完善事業單位自身的預算管理機制,所以在資金應用方面便會存在一定的不足,難以充分利用公共資源[4]。事業單位在發展期間沒有對內部預算制度進行完善,預算管理的監管力度不足,在實際工作中發現預算管理人員工作態度不端,在科目設置、票據審核、編制會計憑證報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因為編制的報表內容不健全,降低報表數據的質量,難以為財務定員定額提供數據支撐[5]。

(三)預算執行約束力不夠

事業單位開展預算管理工作存在預算執行約束能力低的弊端,部分事業單位在預算管理工作進行期間,控制支出的工作方式并不科學,沒有嚴格按照預算管理要求落實預算執行工作。預算額度與相關標準是計算人員開展工作必須遵循的依據,但是工作人員沒有嚴格約束自身行為,同時事業單位在預算管理方面的監管力度不強,事業單位預算人員常會采用預先支出資金的方式,不按照規程進行預算管理。部分內部職員利用職務之便挪用公款,獲得資金后,想辦法在預算內列出開支項目,虛開支出項目,致使企業的資金數據出現支用費用與實際用途不統一的情況,事業單位出現超支情況,也可能與此類現象有關。另一方面,部分事業單位出現挪用項目支出的做法,部分事業單位為了滿足私人的利益,在沒有獲得上級監管部門允許的情況下,篡改撥付資金的用途,通過擠占公款、挪用公款的方式,滿足個人利益。??罘菍S玫拇嬖?,導致政府下撥資金扶持的項目在缺乏資金運營下無法繼續進行,嚴重損害事業單位的利益。

(四)預算的監督能力不足

預算管理工作的進行必須得到管控,事業單位應該建立監督管理部門,查看預算管理工作的進行情況。以往我國很多單位沒有關注預算監管方面的工作,建立預算管理部門,所以會影響到預算管理工作的進行狀況,但是目前發現部分事業單位雖然已經成立了圍繞預算管理開展監督管理的部門,由于監督部門并沒有在工作期間履行部門職責,在事業單位預算工作出現問題后,快速進行處理預算管理,還是會影響到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工作的執行效果。監督部門圍繞預算管理工作進行全過程監督,及時發現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存在的漏洞并進行處理,向上級主管匯報部門階段工作情況,這是預算監管部門的工作任務。但是事業單位因為對預算管理工作重視程度不足,即便設置監督部門卻沒有給予該部門足夠的重視,監督管理部門雖然擁有監管預算管理的職責,但是并沒有過多的職能權限,在實際工作中會受到限制。此外,事業單位沒有圍繞預算管理監督工作建立全面、動態的管理系統,在此種情況下監督管理部門無法快速發現預算存在的問題,在事后監督的模式下,即便發現預算問題也難以規避,還是會因為錯誤的工作方式形成損失,無法完成風險防范與預算全面監管的工作目標。

三、基于新會計制度的事業單位強化預算管理策略

(一)規范事業單位預算編制

事業單位領導必須在當下改變傳統的管理觀念,發現預算管理的作用,還應該了解新會計制度的內容,根據自身需求引入績效考核預算、零基礎預算等預算核算方式。事業單位應該確定預算編制的目標,發現預算管理數據存在的不足,不能沿用以往的預算管理數據,必須隨著工作進行不斷地收集最新的工作信息,編制數據并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使用相關數據開展預算管理工作,結合分析的狀況,采用科學的方式進行針對性管理[6]。事業單位在預算管理期間,必須明確預算編制的方法,確定工作要點,在有效、科學系統的預算編制方法下,合理地分配工作內容。為了提高預算執行工作的效果,落實責任追究制度,確定預算編制人員的工作內容以及責任,在問題出現后直接找到責任人,按照制度內容進行處罰,使預算編制人員的工作與績效相掛鉤,提高預算編制人員的責任意識,嚴格規范自身行為。在預算管理期間嚴格按照事業單位編制的方案執行工作,從而可以高效地推進預算編制工作,還能夠提高預算編制的工作質量。在預算編制過程中,信息材料收集異常關鍵,預算編制人員必須了解各部門在運行期間的工作信息,對相應信息進行整理、分析,編制預算方案,查看項目的進行情況,結合項目運行狀況進行分析,估算項目所需的資金,調整預算編制內容,提高預算編制信息的有效性,合理運用事業單位的運行資金。

(二)預算績效運行下的強化策略

事業單位在發展期間必須掌握新會計制度的內容,還應該將預算績效管理與預算管理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在此基礎上優化預算績效管理指標體系,隨著工作的進行,快速發現預算績效管理在實施期間存在的問題,完善績效管理指標參數。事業單位領導需要給予預算績效管理足夠的重視,促使績效考核、預算控制、管理決策與評估等工作有序開展[7]。事業單位開展預算執行工作前,必須提高自身預算管理的有效性,可流轉資金的績效評估工作在預算管理制度不存在問題后進行,分析事業單位資金的使用途徑,了解資金的流向,對資金進行安全風險分析。預算績效管理在進行時,必須收集與項目相關的信息,還應該分析項目在各環節存在的風險進行評估,在評估報告生成后制定解決方案。完善績效管理評價指標體系,對預算管理活動進行風險分析,提高預算管理活動進行的安全程度,工作人員必須明確自身的權責,應該積極與他人進行合作,強化事業單位對財務活動的監管能力[8]。隨著工作進行生成分析報告呈交上級領導,在生產經營活動進行時,因為大部分資金均為國家所有。因此,事業單位必須加強對預算管理的重視,還應該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調整預算管理的工作方式,提高資源轉換效率。在預算績效管理實施期間,收集工作信息,分析預算存在的問題,找出相應的對策,為項目運行提供有力保障。

(三)提升預算執行的約束力

事業單位進行預算執行工作,必須深入的研究新會計制度,明確國家在預算管理方面給出的額度以及標準,嚴格按照規定的內容開展預算執行工作,在活動運行期間加強預先支出資金的審核力度,上級主管單位對預先支出的資金進行調查審核,在審核通過后預支資金,通過審核可以對資金的應用進行系統分析,防止自制應用圖像存在風險,影響到資金應用的安全性[9]。以往事業單位在預算管理期間,因為對預算管理資金的控制力度不足,所以無法保證內部流通的資金,不會因為預算人員不當的行為而消失,可以避免“三公”經費超標的情況出現。對事業單位的資金進行強有力的管控,明確各項支出的使用途徑,保證預算支出與收入不存在出入。事業單位如果需要追加預算,必須向相關部門提供報告,在其中寫明資金的使用原因,相關部門需要派遣工作人員進行調查,通過實際調研,可行性分析,判斷實際情況,在此基礎上給予單位回復。

(四)加大預算管理的監督力度

事業單位必須加強對預算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為了規避預算行為不當或預算資金支出與收入不對等情況的出現,根據內部管理需求,建立預算管理監督體系,完善管理內容,同時給予預算管理監督部門監督權,使該部門可以獨立開展職能工作,方便部門工作人員進行預算監管,對預算監管工作的進行有極大的幫助。預算編制環節出現問題,需要及時向上級主管進行匯報,同時還應該快速對預算問題進行糾正處理,在問題發生的初期進行解決,將預算編制形成的負面影響降至最低。監督人員應該嚴格按照部門崗位職責,開展預算執行監管工作,隨著工作的進行,對各部門的運行情況進行信息收集,分析預算管理工作的進行狀況,采用事前調查的方式,分析預算工作的可行性。為防止監管工作進行期間,出現人浮于事的狀況,預算管理監管部門的領導應該細化預算監管崗位的工作內容,讓預算監管部門的工作人員明確自身承擔的工作任務,清楚地意識到工作承擔的職責,在此前提下進行管理工作,提高各項任務的執行力度。還可以在工作人員出現問題后,快速鎖定人員并進行處罰,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責任意識,促使預算人員積極地按照管控要求執行工作,完成預算監管任務。

四、結語

事業單位應該在新會計制度下,正確認識預算管理對其發展起到的作用,還應該發現當下事業單位自身在預算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針對預算編制方式、監管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處理,優化自身預算管理結構,嚴格按照新會計制度進行預算監管,推動事業單位健康、持久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林環.新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探討[J].新商務周刊,2020,000(003):102.

[2]沈美男,秦溪.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下預算管理的研究[J].時代經貿,2020,519(22):16-17.

[3]張媛輝.新會計制度背景下事業單位強化預算管理的策略分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486(10):144-145.

[4]曾少妮.淺談新《政府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J].納稅,2020,258(06):152-152.

[5]宋建琦.新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財務規則改革研究[J].產業創新研究,2020,000(001):P.83-85.

[6]王文星.淺談管理會計在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中的運用[J].經營者,2020,034(003):179-180.

[7]茅水玉.當前機關事業單位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管理學家,2020,000(002):P.121-122.

[8]李婷婷.政府會計制度改革背景下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分析[J].環球市場,2020,000(007):85-86.

[9]李杰.淺析事業單位全面預算管理的問題及改進[J].商訊,2020,205(15):168-169.

作者:冉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