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業會計準則實施問題探討
時間:2022-06-19 03:57:40
導語:小企業會計準則實施問題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2013年1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的小企業實行,對規范和促進小企業的會計工作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出現了準則內容不盡合理、會計人員能力不足、企業缺乏執行動力、銜接不順暢等問題,需要關注并予以有效應對。
關鍵詞:小企業會計準則;現狀;對策
2011年10月18日財政部頒布了《小企業會計準則》,規定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的小企業實行。已經幾年時間過去了,《小企業會計準則》在執行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這些問題如何應對?企業和相關部門需要進行研究采取對策從而提升《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執行效果。
一、《小企業會計準則》頒布與實施的意義
最近幾年,我國中小企業得到了較快發展,在我國國民經濟增長、人員就業、自主創新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如安徽省有統計數字表明,全省中小企業一共有50多萬家,占全部企業數量的98%,工業貢獻率達到了86%。但是,中小企業會計工作存在明顯的不足。為了促進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有效保護中小企業的經濟利益,規范管理小企業的賬務處理,財政部頒布了《小企業會計準則》。我國曾于2004年6月頒布了《小企業會計制度》,2005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但是效果不甚理想。而2006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由于中小企業財務人員素質較低、執行動力不足,且《企業會計準則》內容過于復雜,企業執行成本過高,因此《企業會計準則》并不適合中小企業,《小企業會計準則》的推出符合廣大中小企業的需求。但《小企業會計準則》在執行過程中,也暴露了各種問題,我們需要關注。
二、《小企業會計準則》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缺乏執行動力
會計專業性較強,企業領導人往往一知半解。小企業中大部分是獨資企業,管理者往往對會計存在認識上的誤區。小企業常面臨著生存的困難,開拓業務是重中之重,企業管理者往往希望財務不要影響業務的發展。他們認為,企業有客戶了,產品有市場了,企業就有希望了。會計主要只是算算收入、成本多少,本身不能產生價值。有些企業只在內部記記流水賬,報稅的時候由報稅機構來為企業填報。甚至有些企業領導人認為會計工作規范了,對企業和企業領導人反而可能帶來束縛,所以對會計工作的態度有些復雜,甚至覺得會計不規范,更有利于“混水摸魚”,有可能少計利潤,少交稅。
(二)會計人員勝任能力不足
與《小企業會計制度》相比,《小企業會計準則》對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要求大大提高,要求他們具備一定的專業判斷能力。作為《小企業會計準則》的直接執行者,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會計人員的素質決定了《小企業會計準則》能否順利推行。這需要他們重新學習系統化的會計知識和技能,在工作中這些更新的知識如何運用也需要一定時間磨合。有調查發現,小企業中大專程度的會計人員占45%,本科及研究生畢業的會計人員占10%;持有的會計證書以初級會計為主,持有比例也只達到25%。有的小型企業甚至沒有會計人員,他們委托會計公司記賬。有的小型企業里會計人員年紀大,學歷低,對于《小企業會計準則》、《企業會計制度》和《小企業會計制度》的差異不了解,只是憑著經驗按以前的習慣來處理會計業務。
(三)會計基礎薄弱
會計工作需要遵循嚴格的程序,必須重視基礎性工作的規范。如日常工作中應做到:會計憑證齊全,會計賬簿及時登記,會計報表準確編制,會計檔案及時整理、入庫保管,會計工作中內控機制健全。但在小企業中,本著節約成本的原則,這些基礎性工作的要求常常被忽略。
(四)轉換銜接有難度
首次采用《小企業會計準則》,帶來會計政策的變更,企業應當修訂內部的會計制度。有些企業根本沒有內部的會計制度,會計人員只是盲目地記記賬,編編報表。首次采用《小企業會計準則》,企業最好同步進行資產負債的清查。但實際工作中很少有企業在轉換時進行資產負債的清查。即使清查,也未必認真去做,只是走過場。轉換前有的企業原先采用《企業會計準則》,有些采用《小企業會計制度》,還有些企業采用《企業會計制度》。這些不同體系的科目差異是什么,新舊科目如何轉換,在實務中也是一個普遍的難題。目前已經有相當比例的小企業實現了會計電算化,如用友、金蝶等會計軟件。采用《小企業會計準則》之后,應該在系統中更新會計科目,更新報表格式和內容。但會計人員常常缺乏在系統中更新的能力。
(五)內容的不合理之處
《小企業會計準則》中將收入分成兩類:銷售商品收入和提供勞務收入。而《企業會計準則》中將收入分成三類,還包括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有些小企業的主營業務為對外出租鋼模板、木模板、腳手架等,或出租機械設備、汽車等而未同步提供操作人員,這些收入顯然屬于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既然如此,為什么《小企業會計準則》要對收入作出不同于《企業會計準則》的分類呢?不同準則體系之間這種不必要的差異,形成了理論的混亂,也給會計人員帶來了理解和學習上的困難。
三、應對的策略
(一)完善準則內容
《小企業會計準則》完全不必為了體現兩套準則之間的差異而作出一些不容易理解的規定。如前述的關于收入的分類方法,可以保持與《企業會計準則》的一致性,同時并不會增加《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復雜性。又如,《小企業會計準則》將投資分成短期投資與長期債券投資,根據定義,完全可以歸入《企業會計準則》中的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這種人為的差異,加重了會計人員學習的負擔。《小企業會計準則》制訂的指導原則應當是:相關概念與規定在不增加復雜性的前提下應該盡可能與《企業會計準則》保持統一。此外,《小企業會計準則》以稅法為導向制訂,這也是國際趨勢。但是兩者之間的協調與權衡是不斷調整的過程。兩者目標不同,依據不同,如何做到《小企業會計準則》與稅法之間“最大程度一致,但保持相對獨立性”,這需要相關部門密切合作、持續關注。
(二)加強培訓,提高人員素質
較高素質的會計人員是提升《小企業會計準則》的關鍵因素。會計人員素質,包括專業能力、職業道德、相關法律知識等方面。政府相關部門可以將《小企業會計準則》納入會計人員后續教育的規定內容中,可以舉辦關于《小企業會計準則》的知識競賽,以各種形式積極推廣相關知識,提升會計人員素質。
(三)政府監管與扶持
中小企業不太愿意承擔會計人員的培訓成本,國家財政部門等應該大力支持小企業會計人員的培訓。政府相關部門舉辦培訓班,中小企業會計人員可以免費或優惠費用參加學習。在信息化社會的今天,通過網絡課程培訓,成本降低了,學習更方便了。政府應該推廣網絡上的會計課程培訓。政府還應推動記賬公司的發展。記賬,能為小企業節約成本的同時,提高會計工作的規范性。相對小企業自身會計人員,記賬公司的人員素質要高一些、專業能力更強一些。對于會計工作存在比較嚴重問題的小企業,政府相關部門應當嚴格查處,限期整改。使得企業領導人不得不重視會計工作。
四、小結
從《小企業會計制度》到《小企業會計準則》,這是我國會計準則發展的重要一步跨越,也是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重要進展。但是,我們要不斷總結執行中的問題,結合實際,不斷完善和發展我國的《小企業會計準則》,促進我國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
作者:江百靈 單位:上海國家會計學院
參考文獻:
[1]孫慧.小企業會計準則研究[D].江蘇科技大學,2015.
[2]葛萌竹.我國《小企業會計準則》相關問題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3.
[3]陜西非公有制經濟會計研究會課題組,藺松元.《小企業會計準則》實施的難點與對策[J].西部財會,2012(11):21-24.
[4]李莉.《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實施問題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2(14):141-142.
[5]王旸.我國小企業會計準則實施問題研究[J].會計之友,2012(05):23-24.
[6]王旸,楊艷琴.提高《小企業會計準則》執行力相關問題探討[J].財會月刊,2011(35):55-56.
- 上一篇:事業單位預算會計制度改革思考
- 下一篇:會計準則變革對企業理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