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內部控制環境與會計信息失真解析
時間:2022-07-09 10:01:48
導語:企業內部控制環境與會計信息失真解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會計信息有助于國家宏觀調控,有利于企業經營及投資者,債權人進行投資預測和決策。在內部控制的大環境下,企業會計信息失真受到重視。文章從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現狀及影響出發,探討了企業內部控制環境下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提出了遏制會計信息失真的內部控制對策,希望能夠對相關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有益借鑒。
關鍵詞:內部控制;會計信息失真;對策
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是會計信息質量的基礎。會計信息是否真實、全面、及時地反映會計主體的經營活動和財務狀況結果,影響了信息使用者對企業生產經營、決策做出決策,可見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性,但是如今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頻發,同時對整個社會正常經濟秩序造成了嚴重影響。
一、會計信息失真的現狀及影響
(一)會計信息失真的現狀。會計信息失真包括有意失真與無意失真。有意失真出現在人為操縱,有的企業高管或董事出于私心對會計人員授意,鉆會計法律法規的漏洞,違背會計法律法規的要求依據自己所需、所想對外提供信息,甚至做假賬來實現自己利益。其實這種現狀的產生是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跟客觀性,企業財產的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各層人員為了自身利益,逐漸導致會計信息失真,而且會計信息的失真除了會蒙蔽外部投資者和債權人的眼睛,還會造成公眾利益的損害,對社會經濟利益產生不利影響。無意失真是由于會計人員自身能力不足,沒有相應實操性經驗造成的,可以通過日常工作的學習與積累,課程的培訓與實務的演練來完善。(二)會計信息失真的影響。1.對企業內部核算的影響。一是對會計數據的影響,包括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等會計核算內容。在原始憑證上巧立名目、化公為私、以少報多、無中生有、虛造假合同等致使會計憑證失真,會計信息質量難以得到保障,相應的成本、資產等科目的核算都可能受到原始憑證失真的影響,使成本虛增或壓縮,改變利潤盈虧的結果,一旦資產賬面價值因為人為采取錯誤計量方法,或者捏造篡改會計數據,會使得資產的賬面價值不能實際反映企業的各項資產占有數,會計核算資料也就失真,不能給信息使用者提供有效信息。二是扭曲經營成果。主要是指企業的欺詐和制度空缺、虛假收入、擁擠成本、隨機費用、虛假利潤或實際損失或少報損失,實際上是有利可圖的。2.對經濟秩序的影響。腐敗、偷稅漏稅的現象隨著會計信息失真而滋生。公司通過會計公司的專業技能,可以調整相關會計信息,以達到所有者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經營成果。但是這種行為一方面使債權人及其投資者本身應享有的利潤利益喪失,另一方面國家財政的收入因為企業經營利潤的降低,稅收的減少而減少,金融秩序受到干預,地方政府在財政收支統計中出現錯誤,資金和資源不能夠得到合理配置,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受到一定阻礙。就這種行為本身而言,是一種違法亂紀行為,擾亂了國家財經法紀的權威性。
二、企業內部控制環境下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高層管理者及會計人員的利益影響。企業經營業績的考核反映在財務指標的數值,企業的發展情況由指標體系評估。為了得到對企業經營情況和企業經營者經營業績的總體評價偏好的成績,企業經營者授權或強令會計人員提供虛假會計信息來影響評定結果,從而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對個人而言,利益具有強大的誘惑力,篡改關于經營業績財務資料的“簡便”手段、采取做假帳的方式,可以實現預先確定的利潤分配方式和比例,以確保他們自己的利益不受損害。例如,在企業的銀行借貸的活動中,會計人員因為高層管理者的指示或被迫調整會計科目,虛列收支,實現符合銀行要求的各項會計信息,可以欺騙銀行的信任,取得借款。(二)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不規范。內部管理分工不規范,并且一成不變。一是中小企業的管理模式存在家族式企業的現象,企業管理者在關鍵人員崗位的配置上多采用親屬,同時人員的聘用由管理者一人決定,任人唯親無視聘請人員的能力和職位的匹配。二是企業監管制度的不完善,財產和物資的出入缺乏規范化程序,容易出現賬實不符等情況,權利賦予者需要受到監督,才能保證權力的制衡。三是企業缺乏科學決策體系,決策的武斷會使投資決策失誤,財產大量損失,企業背上沉重包袱。四是財務人員素質的要求,作為技能人員業務素質不高,操作性、原則性的業務處理錯誤頻發,直接導致會計信息失真,因此會計專業人員的崗位技能素質需要重視,并且會計制度和具體會計準則會不斷完善,增添新的內容或者修補原有準則的漏洞,會計專業人員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學習和理解。
三、針對會計信息失真的現狀及原因應當采用的內部控制方案
(一)強化會計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會計人員的職業水平和職業道德必須得到企業的重視,一是多開展業務培訓工作,對新的會計制度和具體業務操作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技能,只有會計人員具備了熟練的業務技能、扎實的專業知識,才能為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決策信息進行有效決策。二是重視會計誠信的培養,會計從業人員的誠信意識是其專業具備的基礎職業道德之一,加強誠信意識建設有利于提高從業人員的責任感,履職盡責。三是要強化單位負責人自身意識,明確其自身的義務,要對單位會計工作和會計數據的真實性和完整性負責。(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加強科學系統建設。在完善內部控制制度方面,企業應從成本費用的控制入手,建立完善的預算編制和審批制度,使各崗位的員工都能夠明白自己的職責、權限,自覺對本職工作及其他員工的工作進行監督。同時要建立內部報告制度,成本費用的支出情況、物資的出入情況等要做到實時監控,若實際發生數與預算數存在較大出入的時候,及時向部門主管匯報情況,并且查明原因,提請上級做進一步處理。加強科學系統建設,就是要不斷完善企業會計信息化網絡建設。會計行業也需要緊跟時展,將計算機技術與會計行業緊密結合,將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最新的應用軟件與企業生產、經營各個環節緊密結合,將生產經營活動賦予現代化和先進化,使企業財務會計制度受到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的監控,確保各項環節有明確記錄,降低因人為因素造成的會計信息的隨意性。(三)完善監督體系,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完善內部監督機制,完善有效的內部控制和審計制度,給會計工作建立了規范化程序,企業的管理體系也逐步完善。明確從業人員在會計工作中的職責和權限,明確會計人員、審批人、經理、保管人以及會計事項的職責和權力,使崗位和職責相匹配,使權責相互分離、相互制約,尤其是高層管理的權利制約上,重要的是避免過度集中權力,實現管理層之間的相互監督和制衡。聘任制度和監事會制度的建立,利用了市場化手段,有利于擇優錄取,人崗匹配。公正公開的聘任和淘汰制度,保證了從業人員具備較強的業務能力和一定的職業素養。建立會計信息質量檢查監督體系,保證了審計的獨立性。社會審計檢查、監督職能作為第三方,能更加公正地反映問題并對違法亂紀的行為進行處罰。(四)構筑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無形的,是企業內部形成的工作氛圍和意識形態。企業文化和公司的經營管理風格、理念、觀念等息息相關,影響個人、團隊的道德素養,從會計信息質量上看,它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產生了積極影響。優秀的企業文化能夠為自身發展提供思想保障,從而在思想上做好企業員工的精神指引,保證會計信息質量。
綜上所述,企業會計信息的失真不利于企業發展,其真實性對企業的正常經營運轉發揮重要作用,因此,加強會計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加強科學系統建設,完善監督體系、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建立企業文化對改善會計信息失真具有積極意義。內部控制的強化,使公司治理有序化,可以提高企業會計信息質量,推動企業正常運轉,推動社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徐甜.基于內部控制視角的農業會計信息失真治理研究[D].山東財經大學,2016.
[2]李靜.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的成因及治理對策[J].財經問題研究,2016.
[3]王曉燕,李雨澤.內部控制環境與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研究——以海聯訊公司為例[J].財會通訊,2017(07)
[4]姬國花.內部控制對會計信息失真的重要性探討[J].中國集體經濟,2018(05)
作者:揭春林 單位:三峽大學
- 上一篇: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分析
- 下一篇:低碳經濟成本會計核算論文
精品范文
10企業市場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