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湯臨床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03 08:35:00
導語:生化湯臨床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牛胎衣不下在獸醫臨床上比較常見,給養牛業發展造成嚴重影響。生化湯本屬人醫方,其性偏溫,是治療產后惡露不行的古方,也是獸醫引用治療胎衣不下的首選方。在臨床上針對牛胎衣不下癥狀,根據不同病型辨證加減應用,效果良好。
考《景岳全書》,生化湯由當歸、川芎、桃仁、炙甘草組成,是治療家畜胎衣不下的首選藥,在臨床上應用只要辨析確切,加減適當,便能取得高療效,且奏效快。現代醫學認為生化湯具有腦垂體后葉激素功能和促進乳汁分泌及抑菌消炎、止痛的功效。筆者在獸醫臨床上對36例胎衣不下病牛采取生化湯加減辨證施治,均取得很好效果,現舉例介紹,供同行商榷。
1臨床病案
1.1虛寒型
2003年3月24日,水岔村王某飼養的5歲經產母牛,產第三胎犢牛后,時過12h后仍無胎衣排出。患牛精神沉郁,乳房紅腫、膨大,陰戶流出淡紅色和白色液體,舌淡白而滑,脈細而數,體溫38℃。以活血化瘀、溫經止痛為治則,方用加味生化湯:當歸100g,益母草、黨參、川芎各60g,二花、王不留行各40g,炮姜、炙草各30g,共研細末,開水沖,待溫后對黃酒200mL灌服。灌藥后約1.5h,該牛頻頻努責,排出胎衣。
1.2寒型
2001年11月4日,羅莊村王某飼養的體重約270kg、9歲經產母牛產犢13h后,部分胎衣還是由舊鞋吊著,表現頻頻努責,從陰戶排出紅褐色液體,氣味腥臭;舌苔白滑,脈沉遲,耳鼻發涼,形寒肢冷;體溫38℃,心跳48次。以活血行滯、溫經止痛為治則,方用生化湯和失笑散加減:當歸100g,川芎、桃二、益母草各60g,蒲黃、五靈指、肉桂、制附子各40g,炮姜、王不留行各30g,炙草20g,共研末開水沖,待溫調黃酒300mL灌服,患畜灌藥后約10min努責呈現間歇性,約2h后拱背努責,持續15min左右全部排除胎衣。
1.3氣血虛衰型
2002年5月12日,大灘村趙某飼養的8歲母牛產犢12h后不見胎衣完全排出,只有部分胎衣在陰戶外用鞋只垂吊。該牛體瘦毛焦,行走無力,不時努責;口色淡白,脈象細弱。以補益氣血、活血化瘀為治則。方用:當歸100g,川芎、丹參、益母草、黨參、黃芪、芡實、白術各80g,炮姜、生草各30g共研末開水沖,待溫調黃酒250mL灌服。灌藥2h后,該牛拱背努責,排出全部胎衣。
1.4血虛發熱型
2002年5月16日,水泉村楊某飼養的母牛產犢后不見胎衣排出。該牛膘情中等,頻頻努責。鼻鏡干燥,口色赤紅,脈細數,體溫40.6℃,脈博26次/min。初診為胎衣滯留并伴有炎癥,以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為治則。
方用:當歸100g,川芎、丹參、蒲公英、生地、二花、益母草、知母、黃柏各60g,生草20g,共研末開水沖,待溫灌服后40min排出胎衣,再用一劑痊愈。
2討論
(1)胎衣不下多因母畜營養不良,或勞役過度或產程過長,使氣血耗損,胎宮弛緩,胎衣滯留,多屬血虧氣損偏寒癥。
(2)生化湯是治療產后諸癥的名方之一,本方癥為產后惡露不行,瘀血內阻所致。《醫碥》說“血屬陰類,排陽不運”,故治大法當以溫化為主。本方重用當歸補血活血、祛瘀止痛,為主藥;川芎活血行氣止痛,為輔藥;桃仁活血祛瘀;炮姜溫經為佐藥;炙草調和諸藥,黃酒助藥力,活血脈為使藥。合而成方,可使瘀去新生、寒散痛止。現代醫學認為本方用于產后,能加速子宮復原,減少宮縮腹痛,并有促進乳汁的分泌作用。
(3)根據臨床寒、熱、虛、實及夾雜癥狀,辨證施治,若患畜年老體衰,神疲食少,可加黨參、黃芪、白術以補中健脾。形寒肢冷、脈沉遲,可加肉桂、制附子以溫中。惡露不盡,體溫升高,宜加益母草、二花、黃芩、蒲公英、知母、黃柏以清熱解毒。脈道不利,惡露不行,宜加失笑散以疏通血脈。伴有腹脹加菜服子、厚樸以消食行氣。本方雖為產后瘀痛的常用方,其性偏溫,屬血熱型病案當慎用。
3參考文獻
[1]黎玉,申玉華.生化湯的臨床應用及研究概況[J].中醫藥導報,2007(6):123-125.
[2]趙凡.牛胎衣不下的防治[J].中國牛業科學,2007(2):88-89.
[3]佚名.胎衣不下的病因及治療措施[J].農村養殖技術,2006(24):23.
[4]井長龍,何麗.中西醫結合辨證施治牛胎衣不下[J].黑龍江畜牧獸醫,2005(8):61.
[5]張鳳杰,沈維力.應用“加味生化湯”治療牛產后惡露不下[J].中國草食動物,2007(1):13.
[6]李云.加減生化湯治奶牛胎衣不下[J].甘肅畜牧獸醫,2006(3):30-31.
[7]馬衛東,秦忠.生化湯加未治療產后惡露不絕42例[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7,16(18):2541-2542.
[8]于長才,曾憲波,王麗坤.奶牛胎衣不下原因的調查[J].黑龍江畜牧獸醫,2007(6):75.
[9]李生榮.奶牛胎衣不下的防治措施[J].中國畜牧獸醫,2007,34(5):43-44.
[10]丁秀英,邵鵬,王彩霞,等.奶牛胎衣不下病因簡析及防治措施[J].中國牛業科學,2007,33(2):90-91.
- 上一篇:零售業外資并購特征論文
- 下一篇:杜仲栽培技術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