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養魚技術研究論文

時間:2022-08-03 10:47:00

導語:水庫養魚技術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庫養魚技術研究論文

淳安地處山區、水域眾多,千島湖周邊還有中、小型水庫55座,山塘1295座,庫灣150處,可養殖面積約為1333.3hm2。推廣山塘、小水庫(庫灣)養魚技術對于山區致富和推進淳安漁業持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1養殖水體的準備

1.1環境條件

以背風向陽,口小肚大,有1~2個分汊,底部平坦,上游有村莊,并有1定的水量來源的山塘、小水庫(庫灣)為宜。

1.2防逃工作

淳安縣地處山區,汛期來臨時,水勢較猛,且夾帶有泥沙、雜草樹杈,容易出現洪水溢壩、攔網沖垮等事件。所以防逃應以不逃魚、不影響溢洪、攔魚設備不被水沖垮為原則。攔魚設備1般為聚乙烯、竹木、金屬等制成的網片、柵欄,主要設在水庫溢洪口、庫灣涵洞口處,必要時也可設在壩頂。

1.3清野工作

養殖多年的山塘、小水庫(庫灣)都有兇猛魚類危害魚種的可能,主要是山塘的烏鱧魚、小水庫(庫灣)的鱖魚。所以在放養魚種前必須注意做好山塘、小水庫(庫灣)的清野工作,以保證養殖成活率。

2山塘、小水庫(庫灣)的養殖

2.1魚種放養

2.1.1放養品種及放養量

山塘1般以放養鰱鳙魚等濾食性魚和鳊魚、草魚等草食性魚為主,如是門前屋后有生活污水等肥水源的,以養殖鰱鳙魚等濾食性魚為主,1般放養量為600~700尾/667m2,魚種搭配為鰱鳙魚等濾食性魚占75%,鳊魚、草魚等草食性魚占20%,鯉鯽等底層性魚占5%;如是以灌溉為主水質較瘦的,以鳊魚、草魚等草食性魚為主,1般放養量為500~600尾/667m2,魚種搭配為鳊魚、草魚等草食性魚占50%,鰱鳙魚等濾食性魚占45%,鯉、鯽等底層性魚占5%。

小水庫(庫灣)養殖可以采用濾食性魚和攝食性魚各50%的放養比例,放養量以450-500尾/667m2宜。其中濾食性魚中鰱占30~35%,鳙(或匙吻鱘)占15~20%;攝食性魚中翹嘴紅等肉食性魚占25%,鳊魚、草魚等草食性魚占20%,鯉、鯽等底層魚占10%。

2.1.2放養魚種質量要求

放養的魚種要求種質純正、體質健壯、規格整齊、無病無傷,并經檢疫部門檢疫合格。放養規格以大規格魚種為宜,1般為20~30尾/kg,最好為10尾/kg。也可搭養部分小規格魚種。

2.1.3放養時間

1般以隔冬放養為好,因為冬季氣溫、水溫低,魚種鱗片結實,不易受傷;同時,可以讓魚較早適應環境,早開食,有利于魚的生長。

2.2養殖方式

2.2.1種草養魚

頭年10月在枯水期露出的田地、山坡和上游閑置的荒田上種上黑麥草,播種量2kg/667m2,11月份下旬便可開始割草用于養魚,次年水位上漲后,如水位可控制的,可邊割邊淹,每667m2可產鮮草7500kg。也可在當年4月份后在上游閑置的荒田上種蘇丹草,用種量1.5~2kg/667m2每667m2黑麥草可產鮮草10000kg,1般種667m2草可滿足0.67hm2左右面積的草食性魚日投餌量。

2.2.2投放糞肥

池塘養魚施糞肥必須經發酵,而山塘、小水庫(庫灣)的養殖可以不經發酵直接入水,既可培育水質,糞肥中未完全消化部分還可被草、鯉等魚2次利用。糞肥投放量1為山塘1500~2000kg/年,小水庫(庫灣)為2000~3000kg/年。糞肥1般投放在山塘、小水庫(庫灣)上游或邊坡平坦處,投放點水深1般為1~2m。

2.2.3施放化肥

如水質較瘦,也可適當施放化肥。1般投放磷、碳肥,施肥應注意“肥、活、嫩、爽”的原則,水體透明度控制在40cm左右,看水施肥。

2.2.4立體生態養殖

立體生態養殖可以充分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增加綜合效益。可以是上游的山上、林中、果園等處養雞、豬和種草,水面網箱養魚、養鴨、養鵝,水中養魚,雞、豬、鴨、鵝糞直接養魚、肥水養魚或肥草養魚等養殖模式。通過立體生態養殖,他們都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2.2.5投餌精養

正規廠家生產的配合飼料,農村自備的菜餅、豆腐渣、蠶蛹等都可用作山塘、小水庫(庫灣)養魚餌料。山塘、小水庫(庫灣)養魚投餌精養1般要設食場和食臺。食場設在水面,由毛竹等浮性材料搭成4~6m2的方框,1般山塘每0.13~0.2hm2水面設4m2食場1個,小水庫(庫灣)每0.67~1hm2水面設6m2食場1個;食臺設在水面下1~2m處,面積為2~4m2,1般山塘每0.13~0.2hm2水面設2m2食臺1個,小水庫(庫灣)每0.67~1hm2左右水面設4m2食臺1個。投餌要遵照“4定”原則,日投餌率1般為3~5%。

3魚病防治

山塘、小水庫(庫灣)養殖由于養殖水體水質流通,溶氧豐富,魚病較少。

3.1預防

運輸、分養等操作應細心,防止魚體受傷。苗種放養和分養時都用3~5%的食鹽水或0.4~0.5mg/kg的2溴海因藥浴后進箱。食場和食臺要經常清潔,每隔20d左右用15mg/kg的生石灰水或0.2~0.3mg/kg2溴海因潑灑消毒。病魚、死魚及時撈出,部分魚體發病時做好隔離、預防工作。臺風、暴雨后要注意防病。高溫季節投喂鮮草時用漂白粉消毒晾干后再投飼。

3.2治療

發現魚群有獨游、呆滯、打轉、少食或明顯的體表病癥,要立即進行隔離,準確診斷,對癥下藥,及時治療。

3.3主要魚病防治

腸炎病:每10kg魚將大蒜50g搗碎,拌入餌內連喂3d。

指環蟲病:用0.06~0.1mg/kg阿苯噠唑溶液和0.2~0.3mg/kg2溴海因全塘潑灑,連用3d。

4捕撈

山塘、小水庫(庫灣)養魚1般為多年、多種、異齡混養,可用單層刺網、3層掛網、倒籠、抬網、沉箱等方法進行分級、分批捕撈,捕大留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