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革新應對造林脫節問題

時間:2022-09-06 11:43:47

導語:林業革新應對造林脫節問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林業革新應對造林脫節問題

黨的十蘭大提出的深化改革,歸根到底,就是使每項政革措施都要有利于提高社會經濟效益。林業工作應以全面提高營林質量、加快造林速度,加速良種化進程,擴大森林后備資源做為反映林業深化改革的最重要方面。

林業生產周期,長、栽植地域廣。新疆的營林生產難度大,經營管理又粗放,林木多處于野生、半野生狀態,效益顯得很低。在種植中若樹種選擇不當,就會直接影響林業效益,一年失利,貽誤多年。因此,在林業生產中,想有效地利用樹木本身優勢,就必須非常重視林木良種的選育和使用,否則提高經濟和社會效益的目標難以兌現。

許多發達國家和地區,對林木改良和造林良種化的問題十分重視,把培育、使用良種做為發展林業生產的首要措施。新疆自然條件惡劣,地域條件差異大,良種選擇與推廣的矛盾更為突出。因此,結合林業生產實際和林木良種特點,認真研究良種培育和推廣應用間題,即解決培育良種和造林使用良種兩張皮的問題,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緊迫任務。

目前自治區林木良種培育工作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樹種資源豐富,有很多樹種是我國獨一無二的。1972年全國林木良種會議以來,良種選育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目前已選出十六個主要造林樹種優樹1027株,建立云杉、落葉松、白榆、核桃等樹種種子園3299畝,年產優良種子一萬四千多公斤,建立采種母樹林5944畝,年可產優質種子一萬九千公斤,營建試驗林2628畝,推廣示范林2171畝,同時還建設了大批純系采穗圃;在南北疆建立起楊樹、柳樹、榆樹、核桃等樹種標本園、優樹匯集圃785畝。共搜集各樹木品種、類型1250多個;在全疆布置了國家、省、地、縣四級楊樹品種區域試驗點28處,面積達816畝;進行了落葉松、白榆產地試驗;對楊、榆、柳、落葉松、核桃、巴旦杏等樹種進行了遺傳測定,營建子代林495畝。最初建立的林木良種基地七場十一處,經多年建設調整,有五處列為林業部重點良繁基地,主要承擔我區良種選育、繁殖任務。

我區建成的白榆初級種子園生產的種子,經遺傳測定,可提高木材產量10%,白榆雜交種子園子代苗期高生長超河南白榆13%。引種選育的群眾楊、斯大林楊、小意楊等優良楊樹品種,年胸徑平均生長達3厘米以上,比當地箭桿楊材積生長量大15一20%,已在北疆廣大地域種植推廣。良種基地培育出的三個抗寒速生楊樹品種,已有七年試驗觀測資料,不久即可推廣。選育出的三個核桃、四個紅棗、巴旦杳優良品種已通過專家鑒定,目前正組織大力繁殖。以組織培養為主要手段的林木良種快速繁育技術已日趨完善,結合單芽繁殖、超細條嫁接,使良種繁殖速度大大加快。

多年來400多人參加了良種學習班,培養了一批林木良種選育工作骨干。良種選育素質有很大提高。良種工作雖取得可喜進展,但嚴重制約良種繁育與推廣的問題并沒有解決。林業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從制定育苗、造林計劃、選用目標樹種,到科學培育、合理利用,是多部門,多學科合理分工,緊密合作的有機整體。解決不好整體配合問題,林業建設的質量就不可能從根本上提高。

造林良種化問題與先進的兄弟省區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表現為:對種苗工作重要意義認識不足。在實際工作中,有相當一些地方只講造林面積,忽視樹種質量,樹種選用盲目,只考慮造林成活率,不顧林木速生豐產,只顧眼前利用,不顧長遠與短期利益的結合。加之種苗立法、技術規程與標準制定等工作起步較晚,在生產中出現有什么種,育什么苗,育苗、造林存在盲目性。對此若不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宏觀控制難度會愈來愈大。加_決我區林業內部部門分割,渠道縱橫,統一布局差,使科研、推廣、生產脫節。沒有推廣機構(體系),資金渠道不通,使科研成果不能應用,培育的良種不能及時推廣轉化為生產力。“三北”防護林二期工程建設,規劃到二000年平原植苗造林保存面積達658萬畝,非植苗造林1千多萬畝。要使造林獲得最大效益,實現木材生產重點轉向平原,必須重視良種的選擇、推廣和應用。

從現在起如果充分重視良種建設,立足應用推廣,我們就可以爭取用五年時間實現營造防護林、用材林全部使用初級良種。以后再用10至15年時間,完成主要栽培品種良種更新換代,到“九五”末期,就可以實現造林主栽品種基本使用經過子代測定的良種(包括部分用于治沙、鹽堿地、薪炭林樹種的良種化)。到那時,林木生長量將比現在提高20一30%。上述目標的實現,除抓好良種基地自身建設,完善良種推廣體系,作好良種的“超前”貯備外,重要的要抓好良種審定、推廣和立法工作,解決好造林與良種生產脫節的問題。為此,應做好下面的工作。要深化改革,改變現有部門分割制,從上到下把良種培育和使用有機統一起來,有計劃的實行育苗必須育良種,造林必須用良種苗,否則國家不予支持,并實行培育、使用者獎,不培育和不使用者罰,制止亂育亂造。

要使良種能滿足生產需求,必須建立地方中心培育基地,做到良種繁育以良種基地為核心,同時把專業戶的育苗納入良種培育軌道。形成選育—繁殖—推廣體系。要做好造林計劃與技術設計方案,規定適用的良種壯苗。做到計劃培育和定點、定目標供應。克服造林工作的盲目性,實現工程造林。正如前面所講,解決造林與良種脫節問題,并不是某主管業務部門的事,而是要林業全行業,從上到下,從左到右齊心協力下決心辦的事,否則林木良種化的事業只能是慢慢來的形勢,做到從“基礎”上振興林業只能是一句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