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技術與育林方法研究

時間:2022-06-20 10:35:10

導語:造林技術與育林方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造林技術與育林方法研究

【摘要】在林業經營中,新時期的林業工作需要通過加強造林技術育林技術的研究開發,實現林業的良好發展,以“管”、“護”、“防”各方面作為出發點,從科學的造林、育林技術出發,調高林業資源的培育效率,提升林業資源的整體利用率,促進我國林業資源的更好發展。

【關鍵詞】林業;造林技術;育林方法

我國經濟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提升了對于林業的重視程度,并逐漸加大了對于林業造林和育林項目的投資建設力度,這促使我國林業得以更加健康高效地發展。林業工作人員需要在日常的工作當中,掌握并充分應用目前世界領先的造林技術,并結合當地情況引入優質的育林方法,將先進的理念、技術應用于具體的林業建設中,實現對林業資源的高效利用,加速林業發展。

1林業造林技術分析

1.1播種造林。播種造林,就是將樹種直接播種于土地當中的操作方法,是一種最為基本并且被廣泛應用的造林技術,也被稱之為直播造林。雖然播種造林技術門檻較低,操作簡單,也不需要育苗,優勢顯著,但播種造林的方法也存在明顯缺陷。具體應用播種造林技術時,對于土地的要求較高,需要土壤保持非常充分的水份,并且需要在一個相對穩定良好的環境中,不能處在常發生自然災害的環境里,此方法比較適用于地廣人稀的地域[1]。另外,播種造林完成后,需要較高的撫育管理水平以保證幼苗的良好生長。而在播種的過程中,則需要盡可能選擇粒大、易發芽并且種源充足的中子。常采用播種造林技術的林木種類包括油桐、核桃等。播種造林的重要操作方法主要包括快播、縫播和條播等。1.2分殖造林。在造林過程中,分殖造林是將種子的地下莖或樹木的根枝等部位直接植入到土地當中的技術,通過此方法能夠有效節省育苗的成本,降低育苗所需的時間,促使幼苗以更快的速度生長,還能夠保證所種植的樹木都能夠得到前代的優良遺傳基因,使其性質最接近母體。分殖造林具有操作簡單的優勢,并且通常情況下幼苗成活率都較高。但此種植方法和播種造林技術一樣,也需要較好的土地和環境條件,而且幼苗不僅能繼承母體優良的基因,也會攜帶母體不良的基因,可能會在不同的環境中表現出來,影響林木價值。目前廣泛應用分殖造林技術的林木種類包括柳樹、楊樹、松樹以及大量竹類。1.3植苗造林。植苗造林技術主要將苗木當作造林的基本材料進行栽培種植,這一造林的方法能夠對大多數樹種起效,并且相比于播種造林技術和分殖造林技術,植苗造林技術不會對土地提出嚴苛的要求,限制因素較少,是非常廣泛的造林方法。植苗造林相比于播種造林而言,在創造人工林郁閉上能更早實現,因其具有較快的前期生長速度優勢,也不需要過大的種量[2]。植苗造林技術在種源少并且價格高昂的林木種類造林應用中效果非常明顯。但植苗造林同樣具有一定的弊端,其培育過程十分復雜,并且需要投入較多勞動成本,而且需要具有較高的造林技術和操作水平,在總體成本上,遠高于上述兩種造林技術。

2林業育林方法探究

2.1整地技術。在進行植樹造林前,需要首先整理造林用土地。為了大幅度提升造林工作的整體水平和質量,需要在進行整理之前,依照當地土壤的實際情況,選擇相對應的整地技術。在清理土地中殘留的雜物時,可以利用不同的措施,常見的方法包括噴灑除草劑、火燒或者人工清除。此外,如果用于造林的土地比較平整,可以選擇使用農業機械將土地翻墾。通過多項操作技術,能夠為種植林木創造更加舒適、更加高效的成長環境。但如果需要在山地等復雜地形開墾林木,則可以將山地以類似梯田的形式整理出來,再進行播種。通過以上整地方式,能夠為我國的林木種植造林工作打下堅實基礎。2.2種子繁育。通過實踐可以發現,在運用了遺傳改良之后,采用種子繁育技術,能夠使林木以較快的速度生長,并且具有較高抗逆性,而且培育出的林木材質較好。在充分應用子代測定結果的過程中,可以建立起繁殖圃、無性系采穗圃等優秀的高世代種子園,目前這也是我國重點的林木種子繁育方向和主要內容。建立高世代種子園能夠幫助我國提高林木良種的繁育水平[3]。經過多年實踐與發展,我國各地已經開始積極開展對此項種子繁育技術的研究工作,已經進行了大量的試驗研究。研究結果顯示,同一樹種,在不同的地源中,會產生明顯差異,而這一差異則主要體現在其所適應的環境當中,并且也和其自身的生長特點相關。充分掌握以上的植物生長規律后,能夠為選優建園工作提供必要依據,也有助于針對性地提出良種繁育體系,提升種植合理性。2.3苗木培育。在進行撫育管理的過程中,除了從實踐出發積極對灌溉和施肥方法進行調整之外,也應針對不同樹種采取大量的化學除草試驗。在目前階段,我國部分地區的苗圃均應用了較為先進的除雜草技術,而在造林用苗需求量及數量不斷增加的背景下,不同地區也開始加大研究造林技術及育林方法。以容器的規格及材料等方面的研究為例,目前已經逐漸實現了工廠化的機械作業模式,并且在培養基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較好成績,如組成培養基的基本成分、培養基各成分的比例以及現代化的溫濕度控制技術等。對于控制環境條件下的育苗特點,研究制定了多套適用于我國育林技術的苗木培育技術。在當前階段,我國還將繼續研究苗圃作用中農業機械的應用,為進一步提升播種和撫育效率奠定基礎,并且部分苗圃已經基本實現了完全機械化操作。

3結語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而對于林業資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則為進一步加強我國的經濟發展能力,起到了關鍵作用。在林業領域,目前需要繼續加強對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并采用科學高效的培育方法,從造林和育林兩個方面,加強對林業的管理與發展,推動我國林業資源合理開發。

參考文獻:

[1]賴青青,王鈺.林業資源中林業造林方法的應用[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5(1):178.

[2]盧銀平.林業造林方法在林業資源中的應用[J].現代園藝,2016(24):223.

[3]周輝,黃小林,陳顏顏.林業資源管理與林業造林方法的應用分析[J].綠色科技,2015(12):152-153.

[4]羅晨,張立民,劉彩虹,等.林業資源管理與林業造林方法實踐分析[J].現代園藝,2016(16):229.

作者:畢洪生 單位:黑龍江省訥河市茂山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