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規劃設計與造林技術探討
時間:2022-03-09 01:10:20
導語:造林規劃設計與造林技術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生態危機的加重以及社會對于木材需求量的增加,營林生產的重要價值日漸顯現,為了保證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需要控制好造林規劃環節,應用最佳的造林技術,充分發揮營林生產的價值,同時實現多個維度的效益。本文簡單論述了營林規劃的內容和要點,并且分析了造林規劃設計的流程和造林技術的應用。
關鍵詞:營林生產;造林規劃設計;造林技術;分析
營林生產在當前的社會發展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通過科學的營林規劃和造林技術,可以促進營林生產的持續發展,為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提供動力和支持。因此,必須遵守共享性和擴展性原則,保證科學的營林規劃設計;同時,統籌考慮當地的各項條件因素,選擇最佳的造林技術,并且嚴格根據規劃展開造林項目,保證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
1營林規劃的內涵和原則
營林規劃是營林生產中的關鍵環節,而且涉及的事項非常多,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綜合性。為了保證營林生產的科學性,在進行營林規劃時,要展開對于當地自然環境的調查和研究,包括當地的荒地分布、自然氣候、地質狀況等;要統籌考量各項綜合因素,然后制定出最佳的營林方案,明確造林的規模和范圍、樹種的類型和搭配,以及林區未來的發展方向等。總體而言,在進行營林規劃時,需要遵守下述要點。1.1共享原則。共享對象主要為信息資源,因為在營林規劃的時候,難免會涉及很多相關的單位和部門,要想確保規劃的實用性,就需要不同部門展開高效合作,及時互通信息,在信息對稱的基礎上,可以避免規劃中的很多錯誤,同時也能就某一問題盡快說明和處理。就是要在相關部門之間建立信息的共享機制,實現信息資源的互通互惠,促進營林規劃的高效完成。1.2便捷性原則。對于營林規劃而言,最為便捷的設計往往也是成本最低、最可以高效落實的設計,所以需要重視技術的力量,采用信息技術促進設計過程本身的便捷化;要對于規劃設計進行仔細分析,確保設計的便捷性,方便后期的施工。另外,便捷性需要建立在實際情況之上,根據當地的具體狀況進行營林規劃,保證規劃的適應性和科學性。1.3拓展性原則。由于林區是一個生長中的有機整體,始終處于變化之中,所以在營林規劃時,需要堅持拓展性的原則,保證設計與林區的發展有機融合,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和變動性,可以隨著林區的變化做出調整;需要具備發展性思維,可以從林區的長遠利益出發進行營林設計。
2造林規劃設計
為了保證造林規劃的有效性和科學性,就必須遵守一定的程序展開規劃設計,具體包括造林規劃、調查設計、施工設計3個方面。2.1造林規劃。這是造林設計中的第1步程序,主要是指先從整體的層面上把控林區的規劃,如營林生產的規模和范圍、林區的發展方向、造林技術的選擇等,通過對具體事項和關鍵環節的安排,可以為造林規劃設計提供基礎支持,保證整個規劃的科學性和適用性。2.2調查設計。在開展造林規劃時,必須要重視調查設計,以確保造林規劃是在科學理念的指導下進行,需要相關的管理人員制定造林生產的任務書,然后依此展開調查設計工作。通過仔細調查,能夠對當地的環境有詳細的了解,并且基于實際狀況實施規劃設計,以調查信息來指導具體的設計工作。一般而言,需要由最基層的部門完成調查設計,依據營林生產的相關理論,對于當地的自然生態、經濟發展、土地狀況等展開詳盡的調查,然后再結合之前的造林規劃,確保規劃設計的科學性[1]。2.3施工設計。是造林規劃中的關鍵環節,主要是為了推動造林項目的順利開展,在進行施工設計時,要對大量具體的事項作出詳細的安排,如項目的時間進度、人員的分配、樹種的栽培等,通過對這些具體問題進行明確規定,讓造林設計更加詳細和適用,有利于指導造林項目的高效實施。
3造林技術分析
技術的選擇和應用是營林生產中的關鍵因素,要針對不同的土地狀況選擇合適的造林技術,并且科學地使用技術,發揮造林技術的最大價值,促進樹種的健康生長??傮w而言,常見的造林技術有以下幾種。3.1營林整地。是造林過程中的首要工作。尤其對于部分重復利用的土地而言,其不僅土壤肥力不佳,而且在土壤中還可能包含雜物垃圾,需要及時整理土地,為后續的造林工作奠定基礎?;A的整地方式有2種:將區域內的所有土地都重新整理一遍,主要適用于開闊的平原,對于條件較差的山地并不適用;根據土地的具體狀況,有針對性地整理一部分土地,這種整地方式也可以細分為2種,將土地改造成不同的帶狀結構,以及將土地改造成塊狀的結構。這種部分式的整地方式比較適用于高原和山區的地形。3.2分殖造林。該種造林技術主要是針對于小范圍的土地,先確定造林的地塊,然后開始挖掘地穴,需要把控好地穴的質量,尤其底部一定要平整。需要將樹種的根部弄平,然后進行栽植工作,保證足夠的栽植深度,讓樹種及時獲得水分,可以促進樹種的成活。總體而言,分殖造林的成活率相對較高,另外,分殖造林的過程較慢,對工人的技術水平和土壤的情況有較高的要求,基于此種原因,應用分殖造林的技術,很難實現對于造林成本的把控,所以在具體的實踐中,該技術的應用頻率相對較低。3.3植苗造林。與分殖造林相比較,植苗造林技術具有極大的優勢,主要是造林的過程較為簡單,而且可以保持較高的成活率,即使是在部分自然條件不良的環境中,也可以保持樹種的高存活率。具體的造林步驟,先將土地進行整理,并且清理土地中的垃圾廢物,然后將樹種大面積地移植。另外,對于一些特殊的土壤條件也要做好防范措施,如種植區的土壤過于濕潤,可能會出現土壤下陷的情況,進而影響到樹種的成活,需要把握好栽植的深度,一般使用淺種植的形式。而對于干旱的區域,由于地下水位非常低,為了保證樹種可以及時獲得水分,就需要使用深栽的技術。3.4播種造林。是所有造林技術中,對于工人的技能要求最低的造林工藝,但是為了確保樹種的高成活率,需要把握好種子的制作環節,對于種子的品質有著非常高的要求。所以就播種造林技術而言,最為關鍵的環節應該是種子制作,需要把握好制種中的各個要素,比如浸泡、拌勻等;要科學地使用藥劑,提升種子的成活率[2]。3.5插條造林。該造林技術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所受的限制性條件較多,如受到季節和樹種的限制等。一般而言,可以在春秋兩季進行插條造林,需要先將插條上的無用部分剪除,在插條造林結束后,還應該及時地將周邊的土壤壓實,在必要的情況下,還需要覆蓋地膜,從各個層面入手,保證插條的存活率。
4結束語
綜上所述,社會經濟的持續進步,帶來了一定的資源消耗和環境損害,所以營林生產就顯得格外重要,可以同時保證生態和經濟的效益。在營林生產中2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造林技術的選擇和應用,以及造林規劃設計,前者確保了植被的存活率,后者為整個造林項目提供了指導和方向,明確規定了項目落實的過程,也具有一定的拓展性,將規劃設計和林區的發展有機結合,隨著林區的持續經營和發展,可以根據需求及時調整規劃設計,保證規劃的適用性,讓林區始終處于動態發展的狀態,保證土地資源、氣候資源的高效利用。
作者:郭偉 單位:吉林省大石頭林業有限公司
- 上一篇:大型居住社區道路規劃研究
- 下一篇:建筑設計方案規劃審查難點與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