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種苗培育技術與種苗管理研究

時間:2022-07-31 03:41:49

導語:林業種苗培育技術與種苗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林業種苗培育技術與種苗管理研究

1林業種苗培育技術

1.1林業種苗苗圃建立。1.2施肥。在進行林業種植的過程中,隨著林業種苗的生長,土壤中的肥力也會逐漸減退,林木可以獲得的營養物質也會隨之減少。而伴隨著土壤中所含的有機礦物質的逐漸變少,如果不及時進行追肥,增加土壤中有機質的含量,就可能導致種苗因缺少營養元素含量,而對其成活率造成影響。另外,在進行施肥時,還需要注意控制好不同用途肥料的類型、施肥的次數、數量和時間等,確保施肥有效性。1.3育苗技術。1.3.1播種。在進行林業種苗播種的過程中,需要根據種子的類型,來選擇適合的育苗播種技術。一般來說,播種的技術通用性較強,注意好種子的類型即可。1.3.2繁殖。在進行種苗的繁殖過程中,為提高林業種苗的成活率,可以利用喬灌木樹種的營養起進行育苗,這種方式育苗方式,在使用中不僅可以有效保持林業苗木的親本優良性能,而且還可以降低種苗發生遺傳、變異的概率。在實施種苗繁殖的過程中,使用的繁殖技術通常包括插條、埋條、壓條和嫁接等環節。選擇嫁接技術時,需要在春秋兩個季節進行,嫁接技術的使用不僅可以保證接穗品種的生長效率,而且還有助于提高林業種苗的抗病蟲害、抗干旱能力。1.3.3移植。進行移植育苗的過程中,一般包括幼苗的移植、芽苗截根的移植、成苗的移植以及野生苗的移植等幾種移植類型。而移植技術又可以分為帶土坨移植、裸根移植這兩種,在實際的移植過程中,選擇的移植方式要根據種苗的生長特性種類來確定。1.4出圃。在種苗的質量達到綠化標準要求,或者是植樹造林要求時,就可以對種苗進行出圃操作。而出苗的季節通常是在林業苗木的休眠時期,即春林業苗木萌動之前或者是秋季落葉之后。而在起苗出圃時,為了保證出苗的合格率,就必須要注意以下幾點工作:首先,在起苗之前的一周左右,需要進行適當澆水,保證苗圃土壤的濕潤度,這樣有助于更好的起苗,保證起苗后種苗在下次栽種之前,有足夠的可以保障存活率的水分;其次,需要控制好起苗的深度,這樣有助于避免苗木的根系受到損傷;最后,盡量不對苗木地上部分造成損傷,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2種苗優化管理工作措施

2.1推進種苗相關管理機構的建設。為了推進種苗管理機構的建設,需要健全管理機構結構,落實管理人員、經費的準備工作,同時還需要不斷明確管理人員的職責,確保在進行林業管理的過程中林木種苗管理工作中,行政執法、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可以履責到位。另外,在林場和苗圃的改革發展過程中,需要積極探索林業苗圃的職能轉換方式,促進林木種苗管理站的合理改革。2.2加強對林木種苗質量的管理。在對林木種苗的質量進行管理過程中,需要各級相關的管理部門,積極參與到造林工程項目的種苗采購引進供應、苗圃規劃設計、監理工程以及項目驗收等環節中,不斷強化對林木種苗的全過程質量管理。同時林木種苗站,還需要建立用來監督檢測林木種苗質量的機構,不斷提高對不同地區種苗質量的監督、抽查力度,并使用跟蹤檢查、責令整改和項目資金調控等措施進行進一步的監督管理,促進對林木種苗管理質量的提升。2.3推進林木良種化進程。在進行種苗的優化管理工作中,需要關注林業的重點造林工程項目,大力開展經濟林樹種和速生樹種等良種的選育工作,建立良種培育基地,并注意提高良種繁育力度。另外,可以制定適當的林木良種補貼制度,以此來推進林業良種的培育工程的進程。并進提高造林良種使用率,融入到種苗的優化管理工作中。

總而言之,林業的經營發展,不僅是現代化林業資源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的必然要求,而且還是促進林業發展模式轉變的有效途徑。在林業發展中,為了進一步提高的造林成果,實現林木的健康生長,為我國是社會建設提供更多可用資源,就需要切實做好林業種苗的和撫育管理工作,促進林業資源的合理發展。

作者:童占菊 單位:青海省互助縣林業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