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CDM項目發展研討

時間:2022-05-02 03:43:00

導語:林業CDM項目發展研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林業CDM項目發展研討

自工業革命以來,全球變暖日益嚴重,聯合國為了有效地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于1992年通過了《聯合國氣候變化的框架公約》(后簡稱《公約》),又于1997年在日本通過了關于《公約》的《京都議定書》。我國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的簽字國。《京都議定書》允許發達國家利用清潔發展機制(CleanDevelopmentMechanism簡稱CDM)、國際碳貿易和聯合減排的方式履行部分的減排承諾。CDM下的碳匯項目是《京都議定書》框架下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在林業領域內的唯一合作機制,在這種新形勢下,本文根據中國第一階段(2O08~2O12年)林業cdm項目的特點和中國林業資源的發展現狀、威脅的因素和發展潛力,對中國CDM的造林和再造林項目進行了分析并提出政策依據,進而使我國的林業能通過清潔發展機制(CDM)這一渠道廣泛地參與到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工作進程中。

1CDM框架下的林業項目

1.1CDM項目原理和開展方式

1997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第3次締約方大會(COP3)通過的《京都議定書》第3.3條款規定,UNFCCC附件I(大多數工業化國家)締約方可以通過造林和再造林及防止毀林等引起溫室氣體源排放和匯清除的凈變化,來抵消其所承諾的溫室氣體減限排指標。根據《京都議定書》的規定,發展中國家可以通過清潔發展機制參與到溫室氣體減排中。通過CDM,發達國家可以花費較少的成本達到減排的目標,發展中國家可以借助發達國家的資金來改善本國的能源消費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CDM中的造林及再造林項目,是指發達國家借助于發展中國家的森林作為碳匯的載體,進而來匯集及減少大氣中COz含量,達到減排的目的。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家Ⅲ。然而,按照經濟的發達程度,即發達國家現在的人均GDP是4萬多美元,已經完成了工業化,而且他們在完成工業化以后,溫室氣體還在增加,而中國在工業化的過程中,人均GDP只有3000多美元的時候,不應該承擔更多的減排義務。所以中國具有發展CDM項目的空間。當前中國開展的CDM項目有3種模式,分別為:A.單邊模式:當發展中國家開展CDM項目時,并沒有取得發達國家或者是國際碳交易市場上第三方的資金。CDM項目的減排量通過核準后,減排的溫室氣體當量可以在國際市場上交易。B.雙邊模式: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共同在發展中國家開展CDM項目或者單獨由發達國家在發展中國家開展CDM項目。項目產生的減排量由負責項目的一方擁有。C.多邊模式:項目產生的核準減排量(CERs)出售給某個基金,這個基金由多個發達國家的投資者組建而成。目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對于開展雙邊模式和多邊模式的項目無異議,但是中國對于單邊模式項目的開展持謹慎態度。

1.2造林與再造林項目對環境的影響

造林與再造林項目通過生長的植物固定大氣中的CO。于樹木中,從而減少大氣中CO含量的效果。樹木生長的過程不僅固定大氣中的C()。,而且對環境產生正面影響。Miriam等的研究表明,樹木在生長的過程中,其對環境的凈化作用能夠提高水和空氣的質量,增加樹木周圍的不動產的價值,并且樹木對居住在其周圍的人有正面的心理作用]。Davidson等的研究表明,樹木在生長過程中,不僅僅增加自身的碳積累量,其生長的土壤中的碳的含量也會隨著植物的生長而增加l3]。而這部分固定的碳不計人固碳總量。這表明,在購買相同減排額度的情況下,森林能固定更多的CO,而且會帶來其它方面的環境收益[1。

1.3中國M造林與再造林項目開展情況

截止2010年11月1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批準的CDM項目共計2785個,其中造林與再造林項目共有5項,占項目總數的0.17(http://cdm.ccchina.gov.cn/web/index.asp)。在已經開展的造林與再造林項目中,有單邊項目1項,雙邊項目2項,多邊項目2項。從項目開展情況來看,我國的造林與再造林項目在開展數量、減排額度方面遠遠滯后于其它方面的項目。國家林業局碳匯管理辦公室與國家林業局調查規劃設計院曾就林業CDM項目區域進行了研究,提出中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南亞熱帶、熱帶季雨林、雨林帶,高山針葉林帶及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帶等地區可作為CDM碳匯優先發展區域(約67萬hm2)。根據估計,此區域能夠滿足中國在第一階段林業CDM項目的碳匯需求,共計700萬t~760萬tL5]。但到目前為止,通過林業CDM項目進行交易的固碳量僅為11.851萬t,占交易量的1.56~1.69。

2CDM造林與再造林項目面臨的風險與挑戰

根據《京都議定書》的規定,發達國家減排額度的2o可以通過造林與再造林項目實現。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利用CDM資金進行減排的發展中國家,在不同領域開展的CDM項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目前,共有2785個CDM項目在中國實施,其中的造林與再造林數目僅有5項。不難看出CDM造林與再造林項目的發展面臨著很多挑戰。非持久性是林業cDM項目所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林業CDM項目中吸收CO。只有在植物一直生長而不死亡時才能夠把碳固定在林木中。當林木遭遇火災、蟲災、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和過度砍伐現象時,固定CO。的能力將大大降低甚至可能會釋放已固定的CO。。在這種情況下,為林業CDM項目付出的資金僅僅是延遲了CO。釋放到大氣中的時間,并沒有實質減少大氣中所含有的CO[6-73。此外,全球氣候異常致使森林遭受自然災害的幾率增大,從而給CDM項目的開展帶來更大的威脅。根據Fearnside的研究,毀林是發展中國家最大的CO。排放源]。田曉瑞等研究得出:1991年至2000年由于由森林火災導致的CO和CH排放量分別占我國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的2.7~3.9%和33-47,并預測森林防火形勢隨著氣候變化愈加嚴峻。

2.1森林火災

2000至2008年間,中國森林火災造成的森林損失呈現波動變化趨勢(表1)。不同年份,夫然林與人工林遭受損失情況不同。這表明生物量和森林生態環境的差異不會導致天然林與人工林火災面積的不同。計算表明,即使在森林火災最嚴重的2003年,森林受災面積僅占森林總面積的0.326。

2.2林業病蟲害的威脅

中國有害林業生物發生面積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但防治面積和防治比例不高。氣候變化極易導致林業病蟲害的爆發,進而削弱或者破壞森林的固碳能力。但是,由于有害林業生物包含的種類多,而且各種生物對森林的破壞程度及有害生物的發生程度不同,目前難以定量的計算有害林業生物的發生對林業碳匯造成的損失。表2表明盡管林業病蟲害的發生有增加的趨勢,但還未對林業CDM的發展造成嚴重的威脅。

2.3林業CDM項目中的泄露風險

在CDM造林與再造林項目沒有開展時,生活在林區的村民從森林中砍伐樹木來滿足取暖、做飯等基本的生活需求。CDM造林與再造林項目要求對項目區域林木進行保護,從而達到項目所規定的固碳量。為了保護林區,村民利用林木的權利被剝奪,故居住在林區周圍的村民必將尋求其它的途徑來滿足日常的生活能源消費需求。由此導致的,項目區外樹木砍伐量的增加和能源利用量的提高,稱為泄露。泄露的出現將會極大地抵消林業CDM項目的固碳成果。泄露是CDM項目所關注的重點之一[。林業CDM項目開展之后,如果對林區采取管護措施,林區村民將從項目區外砍伐林木,也會導致泄露的發生。因此,調整林區及林區周圍社區村民的能源消費習慣和滿足能源需求,對解決泄露問題至關重要。

3林業CDM項目的風險應對及建議

3.1林業CDM項目泄露的應對措施

改變林區原住居民的能源結構能夠解決由于CDM造林與再造林項目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轉移問題。而改變林區的能源結構涉及到原住居民的生活習慣、當地的氣候條件和可行的替代能源。改進林區居民所用爐灶,提高薪柴的利用效率,能夠有效減少林區居民對薪柴的使用量,減少CO等溫室氣體的排放。此外,引進沼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能夠改變林區村民的能源消費結構。這樣,不僅可以解決林業CDM項目泄露的問題,還能夠利用CDM項目資金發展可替代的清潔能源,解決林區原住居民的能源需求問題。截至2008年底,中國累計推廣節柴煤灶1.46億戶,節能炕2049萬鋪,生物質爐3300萬個,是世界上涉及受益人數最多的節能減排工程。到2010年,全國農村戶用沼氣將達到4000萬戶,達到適宜農戶普及率的30。這將表明在清潔能源利用方面,我國已經有現成的可利用技術。因此將林業CDM項目與沼氣、太陽能等CDM項目結合能夠有效避免林業泄露的風險,并且能夠改變林區的能源結構。2009年初,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執行理事會(EB)開始加大對中國CDM項目的審查力度,使得國際碳交易買家更傾向于購買環境友好的林業和農業項目,這對林業CDM項目在我國的進一步推廣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3.2火災、病蟲害的應對措施

CDM造林與再造林項目利用樹木生長來固定大氣中的CO。,減少大氣中COz含量。但是隨著全球氣候變化,森林災害發生的頻率將會增加。由氣候變化引起的氣溫變化、降雨量異常等現象會對森林蟲害的發生周期和危害程度產生影響,并且這種影響已經體現在森林有害生物的發生面積和發生頻率上n。氣候異常也使得有害外來物種侵入的可能性增加。此外,CDM林業項目還會影響社會經濟的發展并導致環境變化,這些都是在開展項目時需要考慮的因素。然而,我國森林火災發生面積占森林總面積的很小部分,故利用CDM資金在我國開展大范圍的造林與再造林項目承擔JxL險不會很高。CDM造林與再造林項目的開展,會給中國林業帶來一筆潛在的收益,這部分收益(資金)可用于森林病蟲害的防治,進而促進中國林業CDM項目的可持續發展。

4結語

目前,在中國開展的CDM造林與再造林項目很少,這種情7兄和造林與冉造林項目的特殊性有關。相比于其它項目,CDM造林與再造林項目面臨著更多的風險和不確定性。雖然森林火災和蟲災是導致森林碳釋放的重要威脅兇素,但是分析表明近幾年來我國的森林火災發生面積占總森林面積的比重并沒有上升,森林病蟲害沒有對CDM項目的發展造成威脅。表明在中國有大規模開展CDM造林與再造林項目的空間和潛力。我同近幾年開展的農村清潔能源計劃有助于解決林業CDM項目的額外性問題。農村推廣的沼氣、太陽能等設施本身也是CDM項目的一部分。將CDM造林與再造林項目與清潔能源項目結合,會減少林業CDM項目的風險,也有助于改變林區的能源消費結構。在《京都議定書》第一階段結束以后,如果發展中國家需要在第二階段承擔相應的減排義務,那么林業CDM項目的發展會給中國帶來可觀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以及生態效益。同時,將會極大的提高中國實現減排目標的信心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