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林業經濟發展策略

時間:2022-05-16 06:10:00

導語:黑龍江林業經濟發展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黑龍江林業經濟發展策略

林業承擔著培育、管理、保護及發展森林資源的任務,森林中自然、人文景觀以及生物的多樣性都受其保護,且肩負著提供多種森林產品、優化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發展的多重使命。

1.黑龍江林業經濟存在的主要問題

1.1現階段林業開發破壞嚴重

近年,黑龍江省雖然在林業開發與保護方面取得了顯著的進步,但黑龍江省森工林區作為全國最大的國有林區和森林工業基地,由于過度開采而使林區遭到嚴重破壞。1989-2005年,黑龍江的國有林地面積、林分蓄積大幅度下降,國有林地消失231.5萬公頃,下降l2.8%;林分蓄積由l6.8億立方米,減少到13.1億立方米,下降22.0%;擇伐455.6萬公頃,占整個采伐面積的72.5%,同期疏林地增加46.2萬公頃,非林業用地增加113.6萬公頃,而同期疏林地人工造林面積只有9萬公頃。

1.2林業開采量大利用率低

黑龍江省森工林業開采量大但效率低,同時衍生出眾多其他問題:

1.2.1森林資源危機,企業經濟危困,地方財政困難。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林木蓄積量由開發之初的7.3億立方米,下降到5.3億立方米,下降了27.4%:地處小興安嶺的伊春市可采的成熟林蓄積不足500萬立方米,比開發之初減少98.3%。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后,全面停止了采伐,對人工林的木材產量進行了大量的調減,而這些地區多是“木頭”財政,大興安嶺地區財政收入的90%直接或間接來自森林工業,停伐后對地方財政帶來了嚴重的影響。

1.2.2偏重資源開發,忽視環境保護,生態條件惡化。長期的資源開采與環境保護脫節,使黑龍江省資源型城市生態條件受到嚴重破壞,大小興安嶺森林過量采伐,蓄水固土抗風沙能力大大減弱,給整個東北、華北的生態環境造成了不利影響。同時,黑龍江省資源型城市的所有制結構也不盡合理。采掘工業中的國有大型企業一直是城市經濟的主體,地方經濟結構不合理。

2.積極推動黑龍江省林業經濟未來發展的幾點措施

2.1林權改革。按照國家統一部署,我省集體林權改革于2006年就已在全省展開,黑龍江省是唯一的國有林權制度改革試點地,后又在全國相繼推行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轉改革試點。林權改革的實行,對盤活黑龍江省森林資源資產、增加林區職工收入,促進林業又快又好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鑒于以往林權改革取得的成效,要繼續把林改工作放在第一位,變局部改革為全面改革,即探索集體林權制度主體改革為主線,變為主體、配套改革相結合的全面改革。改革的目的不是為了出風頭,其根本目的是徹底解決我省目前林業發展存在的問題,這就要求林權改革過程中,一要保護林區職工的利益,二要保護林區經濟的發展。

2.2多種經營。黑龍江省以往的林業建設路徑是先開發后建設,產儀、體制較多,雖然這種“政企合一推發展”是我省林業發展的一大特色,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難以充分激發和調動林區職工和百姓的積極性,進而嚴重地阻礙了林業的可持續經營。多種經營、綜合利用是林業發展的重要途徑。我省應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森林資源,按照“林農結合、種養結合、采加結合、工商結合、綜合利用、全民發展”的方針,在對集中連片、大面積公益林和商品林應由國有森林資源管理機構依法加強經營管理的基礎上,從轉換經營機制人手,積極扶持股份和個體經濟,逐步建立國有民營、家庭承包、統分結合的國有森林資源經營管理新機制。

2.3森林保護。作為全國木材采伐量最大的省份,我省的過度采伐造成了天然林木材可采資源基本枯竭,大小興安嶺的森林頂級群落已經遭到嚴重破壞,一些特有的植物資源面臨著滅絕的危險。無論是為保護生態環境,還是為實現林區可持續發展,都應加快森林保護和自我修復。首先,控制采伐。森林已不堪承受大規模高強度的持續采伐,因此,應減少采伐量,嚴厲打擊不合法的采伐行徑。其次,人工造林。這是實現森林消長平衡、促進其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手段。人工造林一要保證適宜的地區選擇適宜的品種;二要保證良種壯苗以優化樹種、林分結構;三要保證良性發展、循環利用。再次,多季造林。要變運動式造林、春季一季造林為多季造林,變傳統的森林經營為可持續、生態管理經營。

2.4控制災害。森林火災、森林病蟲害是制約林業發展的重要障礙,對此工作要常抓不懈。火災方面,首先,要確定重點防火期,并把耕地周圍、居民點、旅游點劃為重點防火區域;其次,要變季節性防火為全年防火,使防火成為常年性工作;第三,要健全防火制度,培訓防火人員,擴大聯防范圍,加大投入力度,加強防火措施及基礎設施建設;第四,要轉變打火方式,變傳統打火為科技打火、變人力打火為機械打火、變直接打火為間接打火。病蟲害方面,要對森林有害生物進行科學管理,并做好預報工作,加強科學技術監測,及時、準確地確定森林病蟲害發生的種類、分布和危害程度,同時劃分防治區、控制區、安全區,防治重點要以人工林為主,另外要把好苗木檢疫關。

2.5多項發展。廣袤的森林資源不僅有豐厚的林木資源,非木材資源也十分豐富,即有很多動植物資源及旅游資源可供利用,因此,要將林業經濟變產業粗放式發展為重點突破式的發展。第一,要大力開發利用林下經濟。通過快速發展以木耳為主的食用菌、進一步擴大中草藥生產規模、大量種植山野菜、將野生動物養殖形成產業化發展等措施,將林下經濟作為林業發展重要的經濟增長點。第二,要形成旅游和服務的突破。高寒地區的氣候條件和獨具特色的生態環境使黑龍江省擁有開展森林生態旅游得天獨厚的條件,我們要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優勢,突出環境優勢和生態旅游特色,把森林生態景觀、人文景觀和民俗文化有機地結合起來,打造獨具特色的旅游產品。

總之,林業不僅承擔著生態建設和林業產品供給的重要任務,而且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維護國土生態安全、及為廣大人民群眾謀福利等方面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鑒于森林的培育質量決定著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為充分發揮林業的重要作用、加快林業的發展,須根據我省林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在大力提高森林培育質量的基礎上,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進一步加快生態建設,并積極運用高科技手段實現林業跨越式發展,進而使林業在管理和經營上更加科學化、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