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創新林業經濟的發展

時間:2022-02-15 03:53:39

導語:如何創新林業經濟的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如何創新林業經濟的發展

摘要:闡述了林業經濟的發展管理的創新形式。

關鍵詞:林業經濟;發展;管理;模式

1我國林業經濟發展所面對的不良條件

這些不良條件主要表現在:第一,林業經濟的發展受自然環境約束強,由于生態污染環境的嚴重存在,導致我國的森林資源不斷地退化。這種退化成為了我國林業經濟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上最大的阻礙。第二,現代科學技術對于林業經濟發展的扶持力度有待加強。我國林業經濟起步晚,整體投入偏弱的現狀直接導致了我國林業經濟管理的技術含量低,林業資源運用不充分合理。同時,林業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相關的社會化服務功能的相對落后也無法為我國林業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有效的保護。

2對林業經濟創新管理的建構

林業可持續發展依賴于人類對林業資源可持續開發與利用。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涉及資源、環境、經濟、市場等方面,因此,要確立資源多功能利用的林業發展道路,建設山川秀美的生態文明社會,就要轉變我國林業經濟的管理模式,改變以往靠資源吃飯的林業經濟管理模式進而全面協調地考慮生態和諧、生物多樣、產業合理和市場優化型的林業經濟管理模式。以此,推動我國林業經濟長期持久地走在科學發展道路上。為此,林業經濟的管理要在以下方面進行創新。1)對于林業生態環境要加強保護。首先,要完善和執行環境保護法以確保林業經濟管理能夠實現有法可依。其次,加強林業環保的檢測并對重要的林業資源給予經常性的監管。尤其對于那些能夠給林業經濟發展造成影響的污染源和火災要及時地進行排查和清理,防止事故發生。在此基礎上還要加強林業經濟稅收的征繳,以此促使對林業損失的盡快恢復。2)加強林業經濟產業優化。林業經濟的管理和發展不能靠單一結構進行,而是要以多樣化的林業結構來實現。這就客觀上促使了相關林業附加產業要快速發展來配合林業經濟的整體發展。例如,積極建立種苗的試驗基地以及出口創匯基地,大力推廣可以適合祖國各地種植的林業品種。從我國林業經濟管理長期發展目標來看,對于林業相關產品進行深度加工將是未來我國林業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支柱點。而林業產品的深度加工則需要先進的技術支持,這就要求政府積極地整合現有的林業資源以形成具有核心技術的規模產業來提升林業產業化水平。在此基礎上,積極推動規模化的林企走出國內,面向國際,大力地發展林業經濟的進出口貿易以此帶動本國林業產品的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一是為林業經濟發展配套的各類服務業,包括科技、信息、咨詢、金融、交通通訊、運輸、生產資料和市場建設等;二是發展休閑林業和生態旅游業,創建生態文明。3)轉變林業經濟管理方式,加強林業科技管理創新。林業經濟的發展要始終堅持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推動生產規范標準化的實現以期提升生態環境的改善。林業企業要突破現有生產化程度低的現有狀況,就要以林業領頭企業為中心帶領地方經濟農戶進行生產,以此形成產業化組織,由粗放型生產向集約型生產轉化。同時,要不斷地鼓勵和引導著科技生態型林業的發展,拓寬林業增效途徑。

3林業經濟管理的創新形式

1)重視林業管理知識的創新。在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知識的巨大生產力和創造性特質被突顯得極為重要,所以,知識所衍生出來的高附加值逐漸成為重要的戰略經營資源,而這就使得知識的開發和管理上升為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此可見,在我國林業經濟發展趨勢上,林業經濟管理的成敗直接同林業經濟的發展命運密切相關。這點就時刻要求林業經濟的管理者們要適時地改變著自我的管理理念,不斷提升自我學習力度以拓展視野;同時,通過優秀管理人才的引進和運用為管理創新提供一個堅實的基礎。2)重視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伴隨著社會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林業經濟在管理領域逐漸意識到人力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率的重要性。這就迫使林業經濟不斷調整人力資源管理方式,使其從傳統化下以人事管理為主體的管理模式轉化為以培訓、利用和開發人力資源管理為主體。而這一轉變則要求林業經濟管理始終站在可持續發展的高度上去挖掘和提升企業人員對于自我能夠的不斷認識和掌控,并且能夠有效地將理論知識轉化為現實的創新效益,而這一提升客觀上促進了人力資源利用成長為林業經濟的新增長點。人力資源的合理有效運用還要以專業化的人才作為基礎。因為林業現代化建設在相當大程度上是由人才資源素質的開發來決定的,而切實培養和林業現代化要求相適應的高素質勞動者以及專門型人才,從而發揮我國巨大的人力資源優勢,是關乎我國新世紀林業經濟發展的全局。林業經濟要努力建立適應市場化競爭力的職業化經濟管理人才隊伍,這支隊伍要充分發揮高技術科技人才的知識生產力的作用,加大對人才培養機制方面的資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將管理人員的學習和培訓常態化并將最新的知識和技能及時地傳授給全體員工以此來提升人員的整體素質,將林業知識理論轉化為巨大的現實生產力。3)提升文化創新在管理創新中的地位。林業經濟的發展是全方位的發展,不僅要帶來經濟效益,還要體現出林業獨有的個性并符合時代的發展要求。所以,林業文化的創新也就成為了林業經濟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林業文化的先進性動力就是要在發揮人才優勢的基礎上,制定林業企業的長期發展戰略并實施程序化的管理。這樣就可以理順企業內部的管理程序,達到以制度制約而非人制約,進而提高林業經濟的凝聚力。

4結語

林業經濟的發展趨勢要想全面實現我國林業經濟的協調科學發展,就必須充分地認識我國林業經濟的發展趨勢:我國林業經濟的發展必須要同世界林業經濟的發展保持一致。目前,我國林業經濟已經進入到了戰略轉變階段,主要表現為從過去的木材生產為主轉變成了生態建設為主,從過去的天然林轉變成了人工林,從過去的毀林開荒轉變成了退耕還林,從無償使用轉變成為有償使用,從部門性林業轉變成為全社會性林業。這就從客觀上為林業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客觀發展趨勢。同時,也使得林業經濟發展以科學、全面的管理作為前提條件成為了我國林業經濟發展的共識。所以,我國的林業經濟發展已經不單單只是經濟速度的發展,更多的內涵應是在有效維護國家林業資源和生態環境完整下的綠色林業經濟發展。在這一要求下,為加快林業經濟的發展就要加強林業生態體系的研究力度,形成一整套的林業經濟會計核算體系,不斷地提高我國林業經濟國際化模式的發展,從本質上為林業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思路和能量。

作者:于麗娟 單位:內蒙古呼倫貝爾牙克石市國營林場

參考文獻

[1]尹繼波,李峻.淺談我國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4):274-275.

[2]程永亮.淺談林業技術創新與現代林業的發展[J].廣東科技,2013,22(2):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