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病蟲害治理價值研究

時間:2022-03-29 09:57:48

導語:林業病蟲害治理價值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林業病蟲害治理價值研究

摘要:森林覆蓋率的提高和生態環境的保護有賴于林業種植。因此,對林業的生產和發展具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實際生產過程中常常出現的林業病蟲害問題和營林技術往往限制了林木生產工作的正常進行和進一步發展。本文對營林技術的發展以及對林業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并對現階段通過提高營林技術進行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做了進一步介紹。

關鍵詞:營林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提高;分析研究

隨著近些年來國家實行可持續發展戰略。對林業生產的要求進一步提高。營林技術作為提高林業生產的一項有效技術,對林業生產過程中經常發生的病蟲害問題的防治具有重要意義。進一步提高現階段的營林技術并將營林技術運用于林業生產中病蟲害問題的防治工作中才能真正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本文將就如何提高營林技術并依靠營林技術對林業病蟲害進行防治的問題展開討論。

1林業病蟲害簡介

1.1定義。作為林業發展的重要限制和阻礙,林業病蟲害主要指在林木從種子發育到幼苗甚至在成苗時期出現的危害林木正常生長發育的病害、蟲害。林業病蟲害可以分為兩類,一類為外來林業病蟲害。外來病蟲害是指不是本土原有的而是從國外傳入的病蟲害。由于在本地缺少天敵且存在適宜的生長繁殖的環境而在短時間內大量繁殖。長時間的不斷繁殖造成這類病蟲害威脅巨大且短時間內很難找到抑制方法。在危害本土林木植物正常生長發育的同時也會對生態平衡造成不可逆轉的危害。1.2種類及危害。由于我國國土面積很大,林木種類較多,存在的病蟲害種類也相對復雜。同時,由于早期對病蟲害的危害認識不夠造成很多地區植物病蟲害肆虐,對我國林業事業的發展造成了很大的損害。在現階段,我國仍然是全世界范圍內受病蟲害影響比較嚴重的國家之一。由于病蟲害種類繁多,對林木危害的方式和時期也不盡行同,因此防治工作困難重重。病蟲害造成的主要威脅就是影響林木的正常生長發育,對森林植被造成破壞。除此之外也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由于現階段我國的病蟲害種類以及傳播途徑復雜,因此,如何對病蟲害進行防治并深入了解當前我國病蟲害的發展形勢是林業部門面臨的一個重要難題。1.3營林技術對防治病蟲害的重要作用。作為一種進行林業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手段,營林技術可以通過病蟲害檢疫、引入天敵、人工捕殺的方法進行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工作。近些年,我國對于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主要通過對適宜樹種的選擇來達到降低病蟲害發生的幾率。由于我國各地區氣候條件的不同,不同地區適宜生長的林木種類也有很大的差別。因此,依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選擇抵抗病蟲害侵襲能力較強的樹種可以有效避免大面積病蟲災害的發生。同時,也根據不同地區地理條件的差別,對林木種植的密度進行規范化管理,細化混交林種植,對林木種植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進行整改。同時,加強監管力度,杜絕亂砍亂伐現象,避免植被受到破壞,保障林業生產正常進行。

2推廣營林技術,進行病蟲防治

2.1提高技術,改進方法。傳統的治理理念是將經濟效益放在首位,而不關注不同區域的實際情況。有些地區選擇種植的數目種類單一,基本上都是一些經濟效益較高的林木。這會造成地區生態平衡受到破壞并且不利于病蟲害的防治,降低了生態系統的抵抗能力。新的治理手段應該一改傳統治理手段只關注經濟效益的錯誤觀點而應該將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觀念作為指導思想。對病蟲害防治的技術和手段進行創新。相關林業部門應該將工作重心放在對病蟲害的預防而不是等到大面積的病蟲災害發生后再尋找方法進行治理。針對各地區情況對該地區林業可能發生的病蟲災害進行有效預測,同時加強監控,在災害大面積蔓延之前就采取有效手段進行治理。力爭將損失降到最低。除此之外,對病蟲害的防治策略也要做出相應調整。對本地區經常發生的病蟲害進行分析,林業部門應組織相關人員尋找災害發生的原因,通過改變林木類型等方式從根本上治理而不是以往治標不治本的管理方法。另外,要改進營林管理模式,改變以往的無序化管理,設計合理的工程管理模式進行營林。對于病蟲害防治,要盡量減少會對環境造成污染的化學品的應用,通過生物的方法進行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樹立起可持續發展觀念。2.2選擇合適樹種。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區在氣候條件和地理條件等方面都不盡相同。由于不同樹種對氣候及地理條件要求不同,在選擇樹種時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選擇較為適宜生長的樹種進行栽植。同時,不同樹種對于病蟲害的抵抗能力也不盡相同。有些樹種自身就具有抗病防蟲的能力,因此受病蟲害侵襲較少,而有些樹種則不具有這樣的能力。因此,在進行樹種選擇之前,要充分考慮本地區多發病蟲害的類型、規模、傳播途徑和傳播速度等因素,針對多發病蟲害選擇抗病蟲能力較強的樹種進行栽培。通過對種植的數目種類進行優化,可以有效地避免一些多發病蟲害的發生。現階段我們發現通過對針葉、闊葉、喬木、灌木等不同種類的林木進行混合種植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病蟲害的抵抗能力,降低病蟲害發生的風險。2.3進行混合種植。進行不同種類樹種的混合種植進行混交林的營造具有以下優點:第一,通過進行不同樹種對陽光、水分、氣候、營養等方面的分析,對樹種進行選擇,不同樹種混合生長可以充分利用空間和營養,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第二,混交林結構較為復雜,對破壞的抵抗能力以及破壞后的恢復能力都比單一型的林木有優勢。例如喜光植物向上生長為喜陰植物創造生長的條件,互補的生長方式可以讓林木生長都具有最佳的環境。第三,合適的樹種可以和外界環境很好的結合,有利于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積累較多的有機物,增加土壤中的腐殖質,提高土壤營養,有利于植物生長。第四,較多的樹木種類在互相提供較佳的生長環境的同時也阻礙了一些病蟲的大量繁殖。同時,環境的復雜會形成較為完整的生態系統,各種病菌害蟲都會有天敵的存在,進一步阻止了病蟲害的大面積蔓延。

3如何提高營林技術

3.1加強林區病蟲害防治。在林業生產過程中,林區出現病蟲害也屬于正常范疇,但是,我們要注意的是外來生物尤其是外來病蟲害的入侵。外來病蟲害是指不是本土存在的但是卻會對本土植物造成危害的病蟲害。外來生物,由于在原來的生態系統中沒有天敵存在,再加上找到了合適的生長環境,就會在短時間內大量繁殖,破壞林區原有的生態平衡,危害極大。由于近些年來不同地區甚至不同國家的交流增多,外來物種入侵的事件頻頻發生。要做好營林工作就要求林業防疫的相關人進一步加強林業防疫工作,尤其是對外來物種的防疫工作更要細心謹慎。如果查出要立即做出有效處理,防止災害蔓延。3.2加強林區衛生治理。林區衛生也是阻礙林業生產正常進行的一個重要方面。林木在生長過程中會受到林區內雜草和多余灌木的影響。這些雜草和多余灌木會和正常林木爭奪養分,阻礙林木的正常生長發育。同時,雜草和多余灌木的存在會影響林木的根系發育,使樹根容易產生病蟲。因此,林業部門應指派專人對林區定期進行衛生清理,同時建立監管機制,對林區衛生比較差的地區進行相應處罰。雜草和多余灌木進行清理除了能夠減少土地中用于林木生長的養分流失同時還可以降低發病率,使林木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和病蟲害的防治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3.3加強監管體系的構建。傳統的林業監管體系基本上都是建立在人工檢測和防治的基礎之上的,雖然操作方便靈活,但是僅僅依靠人力進行監管難免出現失誤和遺漏之處。除此之外,僅僅依靠人工去進行林業監管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因此,建立一套完整而行之有效的監管體系迫在眉睫。新的林業監管體系要提高對現有的監管設備和監管措施的利用,節省人力物力的同時更能夠準確及時的對林區病蟲害進行檢測。同時,完整的監控體系要能對可能發生的病蟲災害進行預測并提出有效的預防措施和合理地治理時間,能夠及時準確的獲取病蟲害的信息,從而能夠及時進行防治。

4小結

本文通過對營林技術在治理林業病蟲害方面的研究發現,營林技術對于林業生產快速、高效、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只有有效運用營林技術中的各種手段,加強對現階段我國林業病蟲害問題的治理工作,才能更好的提升林業生產的工作質量,取得更大的生產效益。也對構建我國現代林業體系,保護生態平衡,促進可持續發展戰略穩步推進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高臣武,董素霞,董長選.淺析如何使用營林技術防治病蟲害[J].現代農村科技.2016(23):27.

[2]畢得玉,劉彥偉.提高營林技術,強化病蟲害治理[J].農民致富之友.2016(13):311.

作者:于占茹 單位:準格爾旗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