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導學案教學模式分析
時間:2022-09-24 09:38:09
導語:初中歷史導學案教學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編寫導學案
導學案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教學方式,以學生自學為主,通過師生互動,發現問題,進行自我探究,體現了現代教育理念,發展學生的多種能力,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實現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教師編寫導學案,要結合新課程標準,認真分析教材,全面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創新性的設計導學案,問題設置由易到難,基礎知識——強化鞏固——創新拓展,學案內容結合學生實際,著眼于各個發展水平的學生,使他們都能參與并獲取知識。初中歷史學案編寫要注意課時化,明確每節課的學習任務,讓知識傳導循序漸進,條理清晰,課時學案的容量要合理。導學案設計要確定準確的探索目標,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探究中做到有的放矢。導學案的設計要有趣味性,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問題,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探求新知識,在趣中學,在學中樂。教師要善于誘導學生,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遵循啟發性原則,問題設置要具有啟發性,調動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學思結合,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問題設置要有梯度,照顧不同層次學生的認知水平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因材施教,學案要有針對性,因勢利導,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得到不同程度的進步。例如,《》教學,教師設計三個有層次的問題:①通過分析教材提供的材料,了解的歷史背景。②把土地分給農民的原因是什么。③有哪些歷史意義。教師引導不同層次學生參與討論問題,各層次學生都能學有所獲。
2學生自主學習
課前預習是學生的自學環節,借助導學案,學生在課前的自學有清晰的思路,重點、難點、目標明確,通過課前學習形成歷史知識點。依據“學案”預習新知識,要求學生認真預習,完成“學案”中的知識。在預習中,學生遇到疑難問題,相互交流,對于難以解決的問題,由教師解答。例如,《伐無道誅暴秦》教學,教師設計下面的問題:①陳勝吳廣起義的原因是什么?②陳勝吳廣起義有什么歷史意義?面對第一個問題,學生主動去查找問題的答案,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了解了秦始皇的暴政,然后讓學生思考第二個問題,開闊學生思維,促使學生主動思考,教師鼓勵學生查閱資料分析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課前預習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尊重學生的感受,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讓學生用真情感悟歷史,觸摸歷史人物跳動的脈搏,體會歷史事件所蘊含的意義。
3課堂探究,互動合作
通過自主學習,學生對教材內容有了一定的認識,上課時,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討論學案中的相關問題。學生經過探索、協作完成的成果,需要在課堂上交流學習體驗,分享成功和喜悅,進行師生交流,教師要及時回答學生的問題,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統計,集中講授共性問題,解決學生經過討論難以解決的問題,學生之間交流學習狀態、學習感想,互相幫助解決問題,培養了自主學習能力。在交流中實現共享,學生就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問,可以與教師或同學討論,為性格比較內向、不敢發言的學生提供了大膽表達的平臺,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伐無道誅暴秦》教學,教師把學生分為小組,小組成員相互交流,讓學生講述“秦末農民起義的故事”,讓學生討論陳勝、吳廣的農民英雄形象,選擇小組代表發言。學案導學,學生合作交流,相互協助,共同參與,相互促進,培養了學生的協作意識,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及自我發展的能力。
4教師點撥釋疑
在學生討論中,教師要給予相應的指導,點撥釋疑,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在學生自學、討論的基礎上,教師指導解決經過討論難以解決的問題,抓住要害,理清思路,對學生的獨特性見解給予肯定鼓勵。例如,《鴉片戰爭》教學,教師用多媒體展示人們吸食鴉片的鏡頭,讓學生了解當時中國的社會情況,然后進入課堂討論,“鴉片戰爭的危害”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熱烈討論,表達自己看法和觀點,課堂氣氛活活躍,教師適時進行點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通過課堂小結幫助學生理清知識結構,教師鼓勵學生總結本課內容,提供給學生反思的機會,在探究過程中,學生體驗了成功的樂趣,鞏固了歷史知識,增強了學生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提升了歷史素養,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總之,導學案引入初中歷史課堂,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從被動地接受變為主動探究,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解決問題,體驗探索知識的樂趣,提高了學生的自我意識和學習積極性,注重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提高了歷史課堂教學效率。
作者:黃紹錦 單位:福建省福州市亭江中學
- 上一篇:審計工作事中事后監管工作方案
- 下一篇:旅游企業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方案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