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教學鄉土歷史文化資源研究
時間:2022-03-15 11:15:07
導語:初中歷史教學鄉土歷史文化資源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鄉土歷史文化資源是我國歷史文化的縮影,它也是生動的愛國主義教學資源。在初中歷史教學中融入鄉土歷史文化資源,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良好的教學目的。但是鄉土歷史文化資源在教材中體現量較少,甚至沒有將其納入考試范圍,在應試階段似乎很難體現其價值。初中歷史教學中鄉土歷史文化資源的整合是初中歷史教學改革的現實困境,我們將系列分析兩者整合運用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集中采取必要方法與途徑,去解決教學問題,提高歷史教學水平。
關鍵詞:鄉土歷史文化資源;初中歷史教學;整合
1研究現狀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鄉土歷史文化資源的利用成為教學改革的重點。國外歷史教學中,都包含著對鄉土歷史文化資源的研究。在歐美一些國家,例如美國,開設課程都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教師要引導學生去感悟歷史文化古跡,增進對歷史人文事件的了解。而在國內,新課改做了明確的指示,要求教師要因地制宜地開發和利用鄉土歷史文化資源,樹立保護歷史文化古跡遺產的意識。鄉土歷史文化資源是歷史教學的組成部分,應該對其進行研究和實踐。由于高考升學制和應試教學根深蒂固,使得很大程度上鄉土歷史文化資源沒有得到合理化的開發。這嚴重影響了我國基礎教育制度的改革。
2鄉土歷史文化資源在初中教學中的作用
2.1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歷史文化不是枯燥無味的,鄉土歷史文化資源的豐富造就了文化底蘊的深厚,能夠反映歷史文化的古建筑等象征性載體是很多的,鄉土就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歷史根基,就是我們所在的地方發生過的事情。我們時常看到很多歷史文物和少數民族的節日,這些都是鄉土歷史文化資源。例如,一位同學的祖籍在南京,他從小就聽他的祖父講了南京大屠殺的歷史,在節假日經常陪同老人一起去旅游,看看那里的人文景觀和歷史遺跡。當他了解了初中教學內容中提到的南京大屠殺時,就會再一次深刻剖析歷史發展的全過程,了解整個歷史發展的來龍去脈。現在這名同學對歷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一直在歷史這門學科中保持著良好的學習成績。可見,鄉土歷史文化資源的利用不僅僅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增長學生見聞,親身參與社會實踐,獲得更多學習內容。2.2系統理解教材內容。學生學習歷史并不是全來自歷史教材,歷史的主要研究對象之一是社會,學生對社會的探索才是教學目的。教師鼓勵學生了解自己家鄉的環境,將學生最熟悉的人文事物與環境與教學教材內容相結合。在不斷鞏固學習內容的同時,還幫助學生補充學習知識,提升學習的效率。當然,我國的初中歷史教材經過改革后,內容和形式別具匠心。但是都是在整體中把握歷史發展的大局和趨勢,在地方發展歷史上很少有涉及。所以,當教師在構建教學框架和知識體系時,就可以有針對性地擴充鄉土歷史文化知識,幫助學生系統性地掌握歷史,而不是為了考試,對書本知識進行筆記式的學習。比如,當講解到日本侵華戰爭時期,九一八事件的標志性指導意義都寫在教材上,學生也能很好地掌握。為了更好領悟這段歷史,受到歷史啟迪和愛國主義教育,就引導學生現場參觀學習。帶領學生參觀紀念館或是給學生科普歷史文化遺跡,增強學生對歷史文化的敬畏,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2.3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初中歷史教學中鄉土歷史文化資源的整合運用實踐,是一次愛國主義教學。我們利用鄉土歷史文化資源的穩定性和生動性,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的培養和情感教育。愛國主義是基于對家鄉本土的熱愛,而歷史這門學科凝聚的也是無數愛國志士為了保家衛國忘我犧牲的革命精神。例如,在近代中國人民抗日斗爭中,東北民間出現了許多抗日武裝力量,他們都是為了守護自己的家園犧牲的革命烈士,為了保護自己家鄉不受敵人侵擾,為了爭取革命的偉大勝利,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愛國贊歌。這些都是活生生的鄉土歷史文化資源。2.4體現歷史教學的實用價值。教師不僅要傳授課堂文化知識,還要擴大完善自己的知識儲備,不斷教學整合資源優勢,創新教學模式,體現歷史教學的實用價值。初中歷史教學中鄉土歷史文化資源的整合運用的主體是教師,教師應該全面增強自身教學的專業化水準,敢于更新教學方法,深入了解基層歷史文化建設,將初中歷史教學與鄉土歷史文化資源完美結合,編寫出適應教學目標的鄉土歷史文化教學素材,提升教學水平。
3鄉土歷史文化資源在初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3.1傳統應試教學束縛了其發展。傳統的應試教學體制嚴重限制了鄉土歷史文化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讓兩者的整合成為難點。學習成績是衡量教師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成果的唯一方式,教材成了唯一學習來源,其他的無關考試就拒之門外。這就使在鄉土歷史文化資源整合和挖掘的過程中受到阻礙,學生無法領悟到初中歷史教學的精髓,鄉土歷史文化資源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作用和影響也沒有實現,導致傳統教學停滯不前,而歷史文化成了抽象不切實際的代名詞。3.2受教師傳統觀念的影響。鄉土歷史文化資源似乎離教學目標很遙遠,教師未打破原有的思維慣性,始終認為鄉土歷史文化資源不重要。殊不知,歷史這門學科的根基就在于勞苦大眾的解放。教師意識不到初中歷史教學中鄉土歷史文化資源的整合運用實踐的重要性,甚至沒有接受過鄉土歷史文化的學習和了解。因為受制于地方教育制度,很多高校不愿意投入教學成本,各級教育部門也沒能培養教師的文化素養,亟待加強鄉土歷史文化探索的師資隊伍建設,通過培訓讓教師擺正教學心態,意識到初中歷史教學中鄉土歷史文化資源的整合運用實踐的重要性。
4初中歷史教學中鄉土歷史文化資源的整合運用實踐分析
4.1推崇素質教育改革。我們應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強化素質教育課程學習,積極推廣和應用鄉土歷史文化課程資源,創建以新課改為方向的素質教育改革體系。在完成基本教學的同時,開設鄉土地理、鄉土歷史文化和文物鑒賞等選修課課程,增加學生實踐時間。啟發學生參與社會活動實踐,主動探索和發現身邊的人和事,調動學生的感官,根據學生的性格特征、興趣特點制定不同的研究課題,鼓勵學生自主參與學習。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提高學生文化素養。學校要推崇素質教育改革,以歷史文化研究為依托的辦學特色,實現初中歷史教學中鄉土歷史文化資源的優化配置。4.2整合鄉土歷史文化資源。初中歷史教學中,開發鄉土歷史文化課程,是遵循新課改的要求,也是適應新時代教學發展的要求,提高基礎課程的教學質量,努力拓展課程范圍,深化教學模式。將原有的選修課納入課程標準體系,規范教學質量,逐步開設探索性課程。4.3形成體系建設。學校課程的創新型發展體現國家對人才的重視,當地教育結合地方人文特色和鄉土歷史文化資源的優勢,設計有針對性教學的教案,形成科學的教學體系。通過課程設置的補充,提高學生的互助互學的能力。培育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精神,培育學生的歷史使命感與社會責任感,充分體現時代精神內涵,塑造學生的健全人格,創建學生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精神,鄉土歷史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要與當下現代歷史教材有機結合,鼓勵學生熱愛家鄉、建設家鄉。4.4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學校要注重基礎辦學,創設符合客觀環境的鄉土歷史文化課程,促進初中歷史教學結構的優化,讓學生在學習中研究學問和創新實踐,牢記育人的教育目標,推行素質教育體制改革。學校要充分挖掘教師的資源優勢,運用先進的教學技能和物質資源,促進鄉土歷史文化資源整合的信息化,積極挖掘教育資源,采用社會調查問卷和參觀學習的形式開展課外文化拓展訓練,讓學生與教師一起參與教學和學習的全過程,不斷強化運用實踐的模式,實現了師生的良性互動。學校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發揮鄉土課程資源優勢,推進教材編寫改革。4.5積極拓寬開發途徑。各地區有豐富的鄉土歷史文化資源,教師要積極搜集鄉土歷史文化資源,實現資源的有效合理利用,廣泛運用多媒體教學,及時更新教學信息資源,借助網絡平臺開展電子教學,建立電子課件,推薦學生觀看鄉土歷史文化資源的影視作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資源的搜集和整理,帶領學生參觀各地區檔案館,熟悉地方志和文化史料,觀賞歷史景點和文化圣地,實地進行參觀學習。學生深入群眾調查研究,了解當地民間故事、拜訪歷史事件見聞者和實地采訪當地本土居民,并形成文字影像資料保存下來,確保鄉土歷史文化資源整合運用的實效性,加強鄉土歷史文化教學評價體系建設,以課標要求和標準規范教學,每個教學環節緊密圍繞鄉土歷史文化資源展開,將此作為專題教學推行下去。充分挖掘初中歷史課程資源的鄉土歷史文化資源因素,重視人文教育,提高教學的綜合質量。
5結束語
鄉土歷史教學是歷史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應注重鄉土歷史教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恰當運用鄉土歷史資源,實現歷史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參考文獻
[1]牛林豪.中國近現代史鄉土歷史課程資源的設計及利用[J].科教導刊,2011(14):52-53.
[2]潘希利.挖掘鄉土歷史資源優化歷史課堂教學[J].科教導刊,2013(24):117-118.
作者:侯錦才 單位:廣西梧州市社學初級中學
- 上一篇:初中歷史教學拓展學生思維寬度
- 下一篇:初中歷史與社會學科教學研究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